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14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探讨了城市等级不规则网格的组成及编码规则,分析了城市大比例尺共享空间框架数据的特点、作用及确定原则,以城市有关部门的数据为例进行了城市基础空间信息整合及共享研究。  相似文献   
2.
李钢 《福建地理》2006,21(1):55-57
本文以高三地理教学为例,着重阐释了用新课程的视角重新审视地理双基的基本观点,阐述了分析筛选地理主干知识的具体方法,以及地理学科读图的规范和技巧,并从完善认知层次、分析主导因素、注重知识内化、形成迁移能力、培养辩证思维、讲究科学表述等方面论述了高三地理的复习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陕县宽坪银多金属矿位于崤山矿集区内,已探明银铅锌储量达中等以上规模。通过研究矿区地质特征,认为矿体主要受构造蚀变带控制,在含矿热液的多期、多阶段交代和充填作用下,在构造有利部位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4.
自古以来,蝗灾与水灾、旱灾并称为中国农业社会的三大自然灾害。基于史料文献收集了明清时期安徽历史蝗灾记录,通过构建10 a尺度上的蝗灾频次序列和1 a尺度上的蝗灾县次序列,在县域尺度上绘制了蝗灾指数分布图,探讨了蝗灾演化时空动态过程。通过引入饥荒、米价以及疫灾序列分析了蝗灾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古代社会对蝗灾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明清时期安徽境内共发生181次蝗灾,每3.2次/10 a,累计653个受灾县次,平均3.6县/a;安徽地区发生了5次大蝗灾事件,这与同时期的干旱密切相关;安徽长江以北地区的蝗灾指数高于南部山区,地形、水旱灾害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是影响蝗灾指数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蝗灾对社会产生了复杂深远的影响,是引发饥荒的重要因素,并间接导致瘟疫现象。蝗灾大范围出现后导致短期内米价暴涨,增加社会不稳定性。政府的捕蝗救灾的方式与能力直接影响群众的生存状况,是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机制。综合看来,蝗灾会对农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技术子系统产生多重影响。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拐卖儿童犯罪的时空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拐卖儿童犯罪给受害者带来身心创伤、给家庭带来巨大悲痛和长期困扰,已成为社会和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该领域犯罪地理学视角的研究兴起较晚,且主要侧重宏观整体分析,当前亟需聚焦高发源地和重点人群作精细解析。为此,论文针对中国拐卖犯罪重灾源区四川省,综合运用数理统计、空间分析、文本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探究四川省拐卖儿童犯罪的时空演变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 数量上,被拐男童明显多于女童,被拐儿童主要来自乡村,虽呈现1~6岁和14~17岁的“双峰”型特征,但整体趋向低龄化。② 时间上,犯罪年际分布大致呈倒“V”型波动态势,高发期为1981—2000年;犯罪年内分布集中于夏半年,周内分布周末高发,日期分布每月1日的被拐儿童数量最多。③ 空间上,存在一个被拐高发区和多个被拐次高发区;县域尺度上的犯罪格局呈现“高—高”和“低—低”聚集;随着时间的变化,拐出热点区不断向南部和东部蔓延;宏观贩运路径上,向中东部地区分散拐入,华北和华南是重点拐入的“南北两汇”。④ 对1981—2000年犯罪高发期的原因解析发现,受教育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是影响拐卖儿童犯罪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6.
三维激光扫描单点定位精度评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当前的一种新技术,其仪器的精度评定方法还不完善,提出两种三维激光扫描单点定位精度评价方法,即外部符合精度评价方法和内部符合精度评价方法。介绍了两种方案的实施过程,并且通过实验进行了分析,得到了较好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7.
移动GIS技术在土地变更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GPS定位的高精度和PDA的便于携带、功能强大的特点,将二者集成用于土地变更调查。探讨了移动GIS应用于土地变更调查的技术方法,移动GIS的系统结构及其开发实践。  相似文献   
8.
基于GPRS的土地变更调查一体化系统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GPRS公网的实时差分技术的土地变更调查的技术方法和工作流程,以徐州市数字国土土地变更调查为例,实现了基于GPRS公网的GPS-PDA采集、处理、分析土地变更信息的内外业一体化系统。  相似文献   
9.
“3S”集成技术在“精准土地”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桂德竹  张成成  李钢  付莉丽 《测绘科学》2007,32(4):155-156,100
本文探讨了土地变更调查常用方法在应用中的一些不足,简要介绍了综合“3S”集成技术的“精准土地”调查的原理和流程,并对应用中出现的坐标系统转换和精度偏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城镇地区由于建筑物密集、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快、土地利用现状图比例尺较大等特点,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主要依靠专业部门利用全站仪完成,但全站仪需要通视的特点限制了其工作效率。而采用3S集成技术进行城镇地区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技术方法,则可以相应提高工作效率。基于3S集成技术城镇地区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应用模式为:通过GPS接收机与笔记本电脑(已配置GIS软件系统)通讯,实现GPS与GIS的集成,并调用RS影像作为底图,既可实现实时的数据采集、存储和编辑。对于城镇地区部分GPS信号弱的地区,采用测边交会的方法则可以完成这些点的数据采集,克服了GPS使用盲区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