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海洋学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龙章  T. Ichiye 《海洋学报》1986,8(2):142-150
本文用二维正压非线性模式研究东海东北海域(包括朝鲜海峡)的流型。该海域的环流主要为海底地形所支配。科氏效应对环流的变动很重要,β效应则是次要的。作为研究该海域的第一步,风应力未予考虑。该海域的海流在夏季比冬季强,朝鲜海峡一带尤为明显,这与所观察到的对马海流输运的年变化是一致的。在附录中导出了带底应力的应涡守恒方程,并用以分析该海域东北和东南部的流场,以便与数值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
渤海海峡拉格朗日余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首先用二维非线性模式对渤海海峡的M2分潮进行数值模拟,求得逐太阴时潮位和潮流场,进而导出欧拉型的潮余流,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符合良好. 在潮流模拟的基础上,对海峡中投放的标识质点的拉格朗日运动进行数值跟踪,获得典型潮时起算的拉格朗日漂移和拉格朗日余流,与欧拉余流相似,拉格朗日余流也呈北大南小之势,但二者的量值并不相同.对于确定的潮流场,欧拉余流是定常的,而拉格朗日余流却是潮位相的函数.  相似文献   
3.
渤海潮流及湖余流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渤海是我国重点保护水系之一。为了控制水域污染,制定废水排海标准,首要步骤须查明入海污染物质的扩散过程。在渤海,潮流是形成污染扩散的主要营力之一,为此首先计算渤海的潮流及潮余流场。近二十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技术的进步,潮汐动力学进入了数值研究的新阶段。这一新方向的特点,是以求解自然条件下长波方程的初值——边值问题为出发点,研究以往所不能解决的许多复杂现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