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11篇
测绘学   127篇
大气科学   59篇
地球物理   113篇
地质学   205篇
海洋学   66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4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bilities of polypeptide from Chlamys farrer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INTRODUCTION Active oxygen free radicals can damage cell structure, even kill the cells, causing aging and cer- tain serious diseases (Bors et al., 1989). Usually, the production and scavenging of active oxygen free radicals are in balance in healthy hu…  相似文献   
2.
1993年分析了不同大小斑节对虾肌肉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和肌肉蛋白质 的氨基酸组成。虾体肌肉中有各种游离氨基酸存在,但数量很少,而且比例与肌肉 中结合氨基酸不一致。不同大小斑节对虾,其肌肉中氨基酸组成基本一样,不同的 是小虾的半胱氨酸、蛋氨酸含量比中虾、成虾的低;成虾的缬氨酸、异亮氨酸含量比 小虾、中虾的低,而酪氨酸、苯丙氨酸、天门冬氨酸较高。随着虾体的长大,甘氨酸、 丙氨酸的含量逐渐下降,而脯氨酸的含量升高。雌雄虾的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只 是雄虾的甘氨酸含量偏低,精氨酸含量偏高。  相似文献   
3.
Abundance and distribution of phytoplankton in seawater at southwestern East/Japan Sea near Gampo were investigated by HPLC analysis of photosynthetic pigments during summer of 1999. Detected photosynthetic pigments were chlorophyll a, b, c1+2 (Chl a, Chl b, Chl c1+2), fucoxanthin (Fuco), prasinoxanthin (Pras), zeaxanthin (Zea), 19’-butanoyloxyfucoxanthin (But-fuco) and beta-carotene (β-Car). Major carotenoid was fucoxanthin (bacillariophyte) and minor carotenoids were Pras (prasinophyte), Zea (cyanophyte) and But-fuco (chrysophyte). Chl a concentrations were in the range of 0.16-8.3/land subsurface chlorophyll maxima were observed at 0-10m at inshore and 30–50 m at offshore. Thermocline and nutricline tilted to the offshore direction showed a mild upwelling condition. Results from size-fraction showed that contribution from nano+picoplankton at Chl a maximum layer was increased from 18% at inshore to 69% at offshore on average. The maximum contribution from nano+picoplankton was found as 87% at St. E4. It was noteworthy that contribution from nano+picoplanktonic crysophytes and green algae to total biomass of phytoplankton was significant at offshore. Satellite imag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indicated that an extensive area of the East/Japan Sea showed lower temperature (<18 °C) but the enhanced Chl a patch was confined to a narrow coastal region in summer, 1999. Exceptionally high flux of low saline water from the Korea/Tsushima Strait seemed to make upwelling weak in summer of 1999 in the study area. Results of comparisons among Chl a from SeaWIFs, HPLC and fluorometric analysis showed that presence of Chl b cause underestimation of Chl a about 30% by fluorometric analysis but overestimation by satellite data about 30-75% compared to HPLC data.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DEM的变化检测问题,采用了基于密度的聚类分析方法对匹配所得的初始变化区域进行分析,实现了地表高程变化区域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西安市冬季采暖气象条件分析和预报方法初探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西安市冬季采暖气象条件和预报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国家采暖规范结合西安冬季采暖的实际,首先对西安1951年7月到2003年6月历年的逐日气象资料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比较了国家采暖日期相关规范和规定中的3种不同的统计方法,确定了符合西安特点的采暖初终日。充分利用T213数值预报产品,对2002年和2003年两个冬半年的逐日850hPa和500hPa各时次各类气象要素及与之对应的西安各时次实况的气温作了相关分析,建立了回归方程,提出了采暖期及其逐日气温预报。  相似文献   
6.
定义了对点误差,导出了统计分布密度和分布函数,给出了矩母函数、特征函数和数字特征,以及对点误差及其投影分量和标准化分布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夏季降水量的长期变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庞文保  杨文峰 《高原气象》1997,16(3):326-330
对榆林、西安、汉中夏季降水量的历年变化进行分析,并用灰色拓扑方法作了趋势预测。分析表明,关中的初夏旱和伏旱突出,半湿润地区的西安夏季多年平均降水量比半干旱地区的榆林还少。自1951年以来,陕西省夏季降水量的总趋势是:关中、陕南有下降趋势,而陕北下降趋势不明显。另外,关中、陕南的夏季降水还存在连续几年多雨或连续几年少雨的时段,而陕北则呈现出少雨年和多雨年交替出现的高频振荡。  相似文献   
8.
铋的原子吸收光谱分析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米瑞华 《岩矿测试》1997,16(4):277-283
文章对1985年以来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Bi的情况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用氢化物发生法、石墨炉法和火焰法测Bi时,为了提高灵敏度所采用的各种氢化物发生装置及根据不同试样所使用的各种分离富集手段。主要参考文献101篇。  相似文献   
9.
10.
华南壳幔结构与动力学的宽频地震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了解华南各岩石圈块体壳幔结构和各向异性方面的差异是揭示华南深部构造演化的基础。本文利用布设于华南的两条宽频地震测线观测数据,采用多种地震学方法对华南的地壳上地幔结构和各向异性进行了研究。接收函数结果表明,华南地区地壳厚度和岩石圈厚度都较薄,地壳厚度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增厚,扬子克拉通的泊松比(波速比)低于华夏块体,表明扬子克拉通地壳较华夏块体更偏长英质。约北纬29°以北的扬子克拉通地幔转换带厚度明显增厚,可能是由地幔转换带底部停滞的冷的古太平洋板片或中生代克拉通碰撞残留造成的。层析成像结果显示华南上地幔具有很强的横向差异性,上地幔中的强烈低速异常体可能对应了晚中生代发生广泛岩浆作用时的岩浆房和岩浆通道。台湾下方的上地幔存在南北横向差异明显的高速异常,分别对应台湾南部向东俯冲的欧亚板块及台湾北部向北俯冲的菲律宾海板块。俯冲的欧亚板块在台湾南部是连续的,而在台湾中北部,由于与菲律宾海板块的相互作用,俯冲的欧亚板块被折断。剪切波分裂结果显示,以江绍断裂为界,华夏块体与扬子克拉通的岩石圈地幔各向异性存在明显的横向变化,表明两者的构造演化过程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