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1篇
综合类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根据1992年和1995年两期GPS测量结果所获得的位移场和应变场,结合丰富的地质资料,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华北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华北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为NEE,其边界力除受NE55°~SW235°方向的压应力作用外,同时还受到SE120°~NW300°方向的拉张力作用,其中NE-SW的压应力量值较大,约为SE-NW向拉应力的两倍,这个结果与震源机制解所获得的应力场方向基本一致。这一应力场状态是两种动力学过程的叠加:一是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挤压,其中来自印度板块的作用力最大,约为太平洋板块作用力的1.5倍;另一个是因地幔隆起而产生的NW-SE向的水平拉张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用模糊聚类的方法,将监测网的地质、地震和测量等信息建立定量的联系,从而选出合理的拟稳点。结合新丰江水库监测网的情况,讨论了统计指标的选取方法。 本文还介绍了新丰江水库1964年9月23日5.3级地震前后五期观测资料的拟稳平差结果,并对这次地震的形变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根据华北地区1992~1995年两期GPS复测资料,研究了该地区现今的地壳形变状态。采用坐标平移方法建立近似平面坐标,并在其上进行位移场和应变场的分析。研究结果认为,本区现今地壳形变以区内断块间的相对运动为主,是新构造运动的继承,其中以太行山山前断裂两侧形变场差异性最为明显,是本区的主要活动断块边界带。据此认为未来强震发生在本带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NOMINQUE—technique”提出了几点看法,并对文献[1]的1.1节和文献[2]进行了比较。然后讨论了方差一协方差分量估计的唯一性与文献[1]的1.1节中B的秩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指出方差一协方差分量估计唯一性和无偏性是等价关系。  相似文献   
5.
利用GPS水准对几个重力场模型计算的大地水准面进行了检验。利用WDM94模型编制了华北地区不同阶次的大地水准面起伏图,讨论了大地水准面起伏和该地区构造横向不均匀性的关系。结果显示:华北地区大地水准面由东向西逐渐降低,总体形态和本区地壳厚度呈镜像关系,且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大地水准面的梯度带和本区3种不同地形的分界带(华北平原,太行山区,鄂尔多斯块体)一致,其中115°(E)分界带和我国东部的主要地壳厚度梯度带一致;大地水准面零等值线的两侧是地震比较集中的地带。  相似文献   
6.
新丰江水库监测网的拟稳平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介绍拟稳平差方法在新丰江水库监测网上的应用。结合1964年9月23日5.3级地震前后共五期观测资料的处理,阐述了选取拟稳点的五条原则;说明用解的转换方法求拟稳平差结果,计算简便,切实可行。通过分析形变位移场,并与常规平差、伪逆平差相比较,进一步说明监测网作拟稳平差的必要性和优越性。最后,分析了5.3级地震前后监测网的某些特点。这次地震前9个月有明显的形变现象,网的东南部有偏离西北部的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