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5篇
测绘学   8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北斗定位与通信、微基站、GIS、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搭建了公路建设施工信息化监管云平台,实现了项目基础信息的可视化管理.研究成果对公路建设施工安全监管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为公路建设施工大数据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数字航空影像辐射信息精处理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数字航空影像辐射信息的基础上,针对数字航空像片的特点,探讨对数字航空影像进行匀光和匀色处理的技术方法,以及实现批量化处理的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3.
襄汾陶寺遗址是龙山时代重要的大型城址,具备早期城市和都城的特征。综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剖面孢粉分析、野外地貌调查等方法,结合考古资料,从区域社会文化背景和环境背景的角度,探讨了陶寺都邑的形成原因。认为有四大因素主导其形成:全新世大暖期气候背景下区域文化的连续发展和陶寺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了陶寺文化的繁荣;聚落群的发展有利于人口和资源的空间集聚,促进中心聚落的产生;陶寺城址地理条件优越,具备满足大量人口生存的食物和能源需求的生业基础;平坦且有浅沟的局地地形、丰富的建材、发达的手工业和交通便利等优越条件有利于大型城邑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探究住宅价格空间分异原因及影响机制,对维护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提升城市规划和居住满意度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海口市海甸岛为研究区,基于POI数据及商品住宅小区的房价数据,从内生因素、区位特征、邻里特征3个维度选取9个解释变量,构建GWR模型分析各变量对海甸岛房价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房龄、重点学校及生活服务设施等因素对海甸...  相似文献   
5.
食品安全、食品信息透明度、海洋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变化等是海洋水产品供应链社会责任的主要问题,但长期被我们忽视。中国是水产养殖大国,近年来我国海洋水产品供应链中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如养殖环节药残超标、加工环节操作不规范、仓储与运输过程中滥用防腐剂等,严重损害消费者的身心健康。正是由于水产品供应链中的成员企业缺少履行社会责任的驱动力,才导致水产品安全问题频发。文章认为海洋水产品供应链社会责任的驱动力来源于供应链核心企业,且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供应链社会责任压力不同;供应链市场权力的不均衡会对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产生不利影响,并诱发供应链成员之间的企业社会责任冲突,供应链成员企业需要在供应链社会责任中取得一个相对的平衡点来实现供应链的整体稳定。  相似文献   
6.
在地理信息系统的Web站点开发中,我们遇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最直接的是矢量显示的问题,因为浏览器作为容器不具有处理矢量的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它需要嵌入其他有处理矢量能力的容器。目前,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方案:一是ActiveX控件技术;二是Java Applet技术。本文简单介绍一下两种技术,并主要讨论JavaApplet技术怎样实现矢量数据的显示。  相似文献   
7.
根据多年沉降监测的实际经验,结合国家及行业的有关规范标准,对建筑工程沉降监测的方法、监测点的布设、周期的安排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PostGIS是开源关系型数据库系统PostgreSQL的空间扩展。本文分析了目前在地理信息工程领域的异构地理空间数据几种存在形式,结合PostGIS的空间数据组织方法,提出了针对PostGIS数据库的多源空间数据的集成应用方案,并在.Net开发环境中进行了可视化应用开发实践。  相似文献   
9.
针对声学覆盖层脱落问题,首先以均匀分层介质理论建立覆盖层脱落模型,在垂直入射和斜入射条下,将解析解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相互验证,并计算脱落介质和脱落层厚度以及入射角度对复合结构反射和透射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脱落层介质对结构的透声性能影响较大,脱落层为空气时频响曲线变化显著,透射系数趋于 0。就反射系数而言,不同入射角度下,脱落后反射系数有所增大;水层较空气层而言对入射角度的变化敏感。  相似文献   
10.
在对榆林地区仰韶时期至西周聚落遗址时空分布及考古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区内聚落分布同环境变化的关系。研究表明,本区全新世气候具有较大幅度的变化历史,与其相应的人类活动同样具有强烈的兴衰变化特点,表明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在5~4kaB.P.前后,在气温和降水有所降低的背景下,人类文化却得到进一步发展,进入鼎盛时期,说明除了当时的环境仍较为适宜外,社会发展自身规律对人类文化发展也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本区全新世人类文化发展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 自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时期开始,榆林地区的气候处于全新世鼎盛期,吸引南来移民在此定居,6.5~4.5kaB.P.的约2000年间形成的遗址有127处;  龙山前期气候较为适宜,4kaB.P.后气候转向干凉,但由于环境条件仍然较为适宜和人类社会自身发展规律的影响,在 4.5~3.7kaB.P.仅800年的时间形成的遗址多达740处,分布范围有所扩大;  商代和西周时期,由于气候的进一步干凉化,对人类文化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得该时期遗址数量大幅减少至77处,表明当时人口的显著减少和社会繁荣程度的明显退步,且畜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