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本文针对江苏省6—7月12小时降水场,得到降维和客观、定量描述的数学模型,求出i个12小时时段的预报向量Y_i. 通过降水天气诊断分析,归纳出制约成云致雨过程的、有限区域内的物理量因子场;立足于场量的观点,用车贝雪夫多项式展开的办法,把上述因子场上彼此有内在联系的巨量数据信息浓缩加工成因子集合X.在环流客观、定量分类基础上,选用逐步回归模型建立Y_i和X之间的统计方程.经统计检验和试报检验。效果均较满意,进而设计短期降水场的客观、定量、自动或半自动化预报方案.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江苏省1975—1980年6—7月共732个12小时时段降水样本场,进行了定量描述和客观分类。讨论了三个问题:第一,如何减小短期降水场在量值和分布上的不稳定性和不均匀性,以便于定量描述;第二,提取降水场的特征参数,达到浓缩场量的目的;第三,用特征参数对降水场的雨量量级和分布两方面进行客观聚类分析。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年六月廿七日于江淮之间产生一条暖式切变型颮线,它的特征与一般颮线有显著不同。分析表明,此颮线在高空前倾槽与地面暖式切变线相遇处形成并沿切变线向东南方移动,雷达回波走向与颮线垂直。在地面上,颮线后部的反气旋辐散中心移动较慢,而范围扩大,因而颮线与反气旋辐散中心的距离逐渐增大,雷暴高压和强风区逐渐与反气旋辐散中心脱离,强对流天气仅发生于江北地区。最后,本文讨论了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及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