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质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6月17~24日,华南地区发生了连续多日的暴雨天气过程,其显著特征是存在着南北两条雨带,北支雨带(福建中北部)由准静止的梅雨锋造成,南支雨带(广东中东部)发生在锋前暖区之中,这种连续多日共存的双雨带现象引起了气象学家的广泛关注.为了探究锋面和锋前暖区暴雨的成因,加深这两类不同性质暴雨的认识,利用NCEP每6 h一次的1°×1°经纬度再分析资料以及华南地区加密观测的逐小时地面降水等资料,以此次连续多日维持的双雨带降水过程为例,详细分析了锋面附近与锋前暖湿区内暴雨系统的主要物理差异.结果发现:梅雨锋暴雨和锋前暖区暴雨不仅在中尺度雨团活动、系统动力结构、大气不稳定机制和大气加热结构等存在明显的差异,而且在水汽输送、中尺度环境以及与暴雨有关的垂直环流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点,这些差异可能是造成锋前暖区暴雨难以模拟和预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2009.11”山西大暴雪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山西省109个测站的降雪资料、FY-2C卫星云图和华北雷达拼图,分析了2009年11月9~13日山西大暴雪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中低空系统配置、物理量场中相对湿度、散度及垂直速度沿112.5°E的空间垂直剖面。结果表明,此次暴雪天气以500hPa南支槽与西风槽的相继影响为背景,有利的中低层(700hPa切变与急流、850hPa东风急流)系统配置为持续降雪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强降雪时段,物理量场的空间垂直剖面呈现出相对湿度在200hPa以下形成≥80%深厚的湿空气柱,整个对流层为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不稳定结构,山西处于上升运动区,最大负值中心(-36×10-3 hPa.s-1)位于400~500hPa,这种配置构成了强降雪产生的有利条件。FY-2C云图的云团发展与华北雷达拼图的组合反射率因子的演变类似,强降雪主要由3次大范围的中低云系和强回波东移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3.
“93·7”山西南部大暴雨成因浅析姚彩霞,董存仙(山西省气象台030006)1实况概述1993年7月12~15日,山西境内出现了两场暴雨。第一场暴雨出现在12~13日,晋中(灵石)、临汾(隰县)、运城(永济、芮城)及长治地区的6个县市降了暴雨(见图1...  相似文献   
4.
多种气象要素图形分析显示系统姚彩霞,赵建中,郑定英(山西省气象台030006)为适应气象现代化需要,有效地利用实时气象信息,为预报员提供快速、准确、客观的预报工具,经过二年多努力,我们完成了“多种气象要素图形分析显示系统(简称MEGPS)”项目研究任...  相似文献   
5.
6.
2006年4月11-12日,伴随着强冷空气的入侵,山西全省出现历史上罕见的雨转雪、强降温天气。全省各县(市)的日平均气温48小时内均下降了10℃以上,其中有21个县(市)的日平均气温下降了20℃以上;70个县(市)24小时降水量达到10~20mm,3个县(市)超过30mm。强寒潮天气导致已返青生长的冬小麦、开花期的果树、设施农业、林木等遭受严重冻害,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7.4亿元。这场强寒潮天气具有降温幅度大、降雪范围广、冻害灾情重的特点。通过分析认为,前期气温高、降水少、日照充足,导致冬小麦提前返青、拔节,抗寒能力下降;冷空气势力强,降温剧烈,导致冻害发生。本文还就这场灾害性天气的决策气象服务特点进行了总结,找出了不足,提出今后仍需要在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加强应对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决策气象服务工作,增加预警信息覆盖面,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普及等四个方面继续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7.
2006年4月11日,山西全省出现强寒潮天气,并伴有大范围雨雪,给部分地区造成严重冻害,直接经济损失达17亿之多。前期降水少、气温高、日照充足,致使中南部冬小麦拔节期提前。冷空气势力强大,降温急剧,是导致冻害发生的直接原因。山西各级气象部门对这次强寒潮天气进行了及时准确的预报、决策服务,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今后,需进一步提高重大天气过程联防、监测、预警能力,提高预报、预测水平。  相似文献   
8.
姚彩霞  魏凤英  韩雪  任璞  杨英  郭俊龙 《气象》2007,33(5):100-104
使用山西省内59个测站1961-2005年月降水量、月平均气温资料和同期北半球500hPa高度、北太平洋10°S-50°N、120°E-80°W范围的海表温度等资料,首先定义了表征山西干旱程度的指数;使用三次样条函数及功率谱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山西省干旱的气候特点及其前兆信号。分析结果表明,山西干旱不仅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此外还具有2年、3.5年和5.6年的显著年际变化特征。在此分析基础上对原华北多尺度组合干旱预测模型进行了改进与调整,建立了山西干旱的多尺度组合预测模型,并进行了一系列预测效果检验。2000-2005年各月、季独立样本的干旱等级预测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对山西大部分地区的干旱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9.
夏旱连秋旱深秋暖雨雪──1994年夏秋天气回顾姚彩霞(山西省气象台030006)11994年夏秋天气实况1.1夏季1994年夏季(6~8月),我省雨量170~360mm,其中,北中部270~360mm,南部170~300mm。与常年均值比较,北中部及...  相似文献   
10.
采用Window可视化程序设计方法。运用Access数据库和Winlnet、vba、ADO等技术,建立了集气象要素检索分析、决策服务产品和常规业务产品浏览、决策服务产品加工制作、灾情上报、工作记录、系统管理等为一体的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加工制作系统。2006年以来,系统在日常实时业务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在防汛抗旱、防灾减灾等决策气象服务和应急保障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