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49篇
地质学   100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改  张彤  贾小川  杨学俊  肖典  谭晓莲 《地质学报》2021,95(11):3335-3351
青藏高原东南缘滇西北前寒武纪石鼓变质杂岩中新识别出一套花岗质片麻岩.采用LA-ICP-MS方法进行锆石U-Pb年代学分析,获得206Pb/238 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790±11 Ma(MSWD=2.1,n=10)和814±15 Ma(MSWD=5.7,n=9),显示其形成于新元古代早期.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石具有高硅(SiO2=66.05%~77.16%)、高 K2O/Na2O(0.90~9.26,均值2.57)特征,MgO=0.35%~3.60%,TFeO=1.02%~4.86%,P2O5=0.03%~0.17%.铝饱和指数A/CNK为1.08~2.51,矿物组合中出现石榴子石和白云母等富铝矿物,CIPW标准矿物中刚玉分子平均含量为4.72%,显示为强过铝质花岗岩.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配分显示轻稀土元素富集,(La/Yb)N=1.79~12.34,具明显的Eu负异常(δEu=0.21~0.67).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显示,岩石富集Rb、U,明显亏损Ba、Ta、Nb、Sr、P、Ti元素.综合分析认为,花岗质片麻岩原岩主要为低成熟度、黏土贫乏的砂质岩在高温条件下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后碰撞构造环境,是Rodinia超大陆汇聚事件在滇西北石鼓地区的响应.  相似文献   
2.
大洋岩石圈俯冲增生过程中可能伴随着复杂的深部板片运动过程。高压变质岩无疑是记录这些深部过程的良好载体。最近的研究提出,在特定情况下,双向俯冲中占主导的俯冲板块拖曳另一侧板块发生反向运动,从而短板片可能被另一侧长板片拖出。该研究提示我们关注俯冲增生过程中这种可能的“不正常”的板片运动方式,从而客观而全面地剖析碰撞造山带。现有高压变质岩折返模式中,除了俯冲隧道流模式,其余模式均强调单次快速折返。然而,俯冲反向运动导致的折返过程有所不同:对单个高压变质岩来说仍是快速折返,但是对整体高压变质岩带来说,整个俯冲反向期间必然都存在高压变质岩折返,从而形成较长的折返过程持续时间。对上地壳层次的折返相关构造变形的研究有助于揭示上述过程。  相似文献   
3.
The MGS5 segment of the Milanggouwan stratigraphical section in China's Salawusu River Valley records 8.5 sedimentary cycles consisting of dune sands alternating with fluviolacustrine facies or/and paleosols.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Rb and Sr within the segment and paleoecological evidence (fossils), it appears that the observed sedimentation cycles mainly resulted from fluctuations between dry-cold and warm-humid climates,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MGS5 segment experienced at least eight cold-dry and nine warm-humid climatic fluctuations. Of these, 12 cold–warm climate fluctuations correspond to DO20–DO25 and stadia 21–26 recorded by the NGRIP ice cores. Another five cold–warm climatic fluctuations that occurred during MGS5e correspond to five substages (5e1–5e5) recorded by the GRIP ice cores from Greenland. This kind of high-frequency climatic fluctuation on a kiloyear scale was mainly subject to variations in the strength of the East Asian winter and summer monsoons.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散射计风场数据的台风定强方法。该方法定义了台风所在海区的一个圆形区域上的风速平均值来对台风进行定强,并使用海洋二号卫星散射计历史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台风定强方法可以克服散射计反演台风风速过低的问题。与台风强度监测的历史记录比较的结果显示,在台风强度低于"强台风"这一强度等级时,该方法能够有效估算台风强度。  相似文献   
5.
贺电  吴后波 《海洋科学》2007,31(3):76-81
在动植物病原体的检测中,方法学历经了生物培养、显微镜观察、生化检测、免疫学到分子生物学几个阶段的变更,朝着更特异、更快速、更便捷、更安全、集成化、微量化、定量化、费用低廉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病原检测主要依据致病病原体在介质或细胞中的培养、分析病原体表型或血清型特征,或采用组织学检测病原体对宿主器官的影响[1]。这类方法耗时、特异性和灵敏度低,远远不能满足日常快速检测工作的需要。免疫学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检验时间,就灵敏度而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要高于免疫荧光、反向免疫凝胶电泳和免疫扩散,是最常用的免疫学检测病原体方法[2]。  相似文献   
6.
理论提出的纠偏方法需反复进行实验验证方可应用于实际工程,然而垂钻纠偏控制过程复杂,操作难度大,所需时间长、资金庞大,直接将所提方法放置现场调试是不可取的,而仅采用计算机仿真对算法进行验证也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发展和研究纠偏控制工程实现方法十分必要。本文以地质钻探钻进过程定向纠偏控制的工程实现为导向,首先分析并给出实际纠偏工艺过程以及纠偏控制的特点与目标;然后总结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纠偏控制问题与优化目标,结合笔者早期的一些纠偏控制理论研究,分别阐述不同纠偏工况下的纠偏控制方法;其次开发定向纠偏控制系统,用于集成纠偏控制算法,使得算法能够应用于实际工程;最后设计纠偏控制实验,以验证纠偏控制算法的工程适用性。实验表明,所提纠偏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应用于实际纠偏过程,并应对和完成多种纠偏任务。  相似文献   
7.
南冈底斯岩浆岩带出露的一套早—中侏罗世火山-沉积建造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形,致使这套火山-沉积层序发生了强烈的面理置换,形成了典型的构造-岩石地层。依据造山带地层划分方法将叶巴火山弧厘定为叶巴岩群,并根据内部岩性组合特征和构造变形特征将其进一步划分为邦堆岩组、叶巴岩组、甲玛岩组。运用构造解析原理划分了3期构造变形事件。第一期构造变形为脆-韧性剪切变形,剪切方式为纯剪占优的一般剪切变形,透入性面理S1普遍置换层理S0(S1∥S0),伴生倾伏向85°~100°陡倾的拉伸线理,运动学指示顶面朝西运动,存在左行和右行两个方向的剪切旋转碎斑共存的现象;EBSD实验结果显示变形的温度≤380 ℃,石英颗粒细粒化明显,重结晶方式为亚颗粒旋转重结晶;40Ar-39Ar年代学结果表明该期构造变形时代约为79 Ma,其可能代表新特提斯洋板片低角度(平板式)俯冲引起在弧后挤压背景下形成的挤出构造。第二期构造变形表现为S1面理发生纵弯褶皱变形形成的轴面劈理S2,轴面产状倾向北或南,倾角40°~70°,枢纽向西或北西西倾伏;结合区域地质演化特征,认为其可能是在晚白垩世(79~68 Ma)南北向持续的挤压应力条件下,南冈底斯弧后盆地整体向上挤出,引发上地壳缩短、加厚进而导致褶皱作用的发生。第三期主要为浅层次膝折构造和近东西向正断层,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铅直向,最小主压应力方向(伸展方向)为近南北向;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征,认为该期变形可能代表渐新世末—中新世初期(23.74~21.1 Ma),印度岩石圈或青藏高原岩石圈或两者组合的拆沉作用引起冈底斯岩基隆升(主要动力学机制)和GCT活动并共同作用导致近南北向伸展滑覆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8.
丁玲  王典  鹿琪 《世界地质》2014,33(4):867-874
时频分析是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中的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笔者把该技术应用于吉林某油田中,得知研究区内储层主要由两个朵叶构成,分别位于该油田的西北部和西南部。地震反射波的85%能量位置对应的频率、65%能量位置对应的的频率和45 Hz位置的能量百分比,三个时频属性可确定砂岩的分布范围,有利储层发育程度和分布范围,并给出了有力井位,和钻井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9.
Water Self-Softening Processes at Waterfall Sit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ny rivers in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karst regions are supersaturated with respect to CaCO3 and have high water hardness. After flowing through waterfall sites, river water is usually softened, accompanied by tufa formation, which is simply described as a result of water turbulence in fast-flowing water. In this paper, a series of laboratory experiments are designed to simulate the hydrological conditions at waterfall sites. The influences of air-water interface, water flow velocity, aeration and solid-water interface on water softening are compared and evaluated on a quantitative ba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nhanced inorganic CO2 outgassing due to sudden hydrological changes occurring at waterfall sites is the principal cause of water softening at waterfall sites. Both air-water interface area and water flow velocity increase as a result of the "aeration effect", "low pressure effect" and "jet-flow effect" at waterfall sites, which greatly accelerates CO2 outgassing and therefore makes natural w  相似文献   
10.
About 70years ago,Frenc卜卜alaeohdoglst回LL sc卜dars al卜ome and a卜road卜ave successively con-HARD de Chardin P.et al.Initiated the Quaternary ducted large amount ofwork on the Later Quaternarygeologlcal research In the >alawusu River Basin of strata(TEILHARD,1924; YUAN,1978; LI,1987;desert region of Northern China and established th,ZHENG,1989; SUN et al,1996; LI et al,1993),Salawusu Formation门EILHARD,1924).Sine,then,palaeobiolo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