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0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山区年、月平均温度推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提出了山区年、月平均温度空间分布的推算方法,并提供了相应的小地形温度订正值。该方法在福建省沙溪流域山区实际应用的结果表明,能有效地揭示山区年、月平均温度空间分布的宏观与微观变化,效果满意,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业气候带的振动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其尧 《地理科学》1991,11(2):109-117
  相似文献   
3.
灌溉地的小气候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溉所产生的小气候效应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共效应的大小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受着很多因子的影响,如灌溉方法、灌凝量、灌溉地段的面积、作物种类、地区、季节、天气条件和一天的不同时间等等。只有对这些影响进行详细的研究,才能确定灌溉小气  相似文献   
4.
中国干湿期与干湿区划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是作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条件,俗语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我国地域辽阔,又处于季风的影响之下,气候的干湿情况不但各地差异很大,而且一年中的变化也很悬殊,对农业的影响极不相同。只有考虑干湿的季节变化才能反映我国气候的实际情况,才能为农业生产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冬小麦光合生产潜力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中国小麦生态实验资料建立了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发育阶段模式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模式,由这些子模式连结成为一个可以模拟瞬时光合作用的,充分考虑了叶片空间分布特征的冬小麦光合生产潜力模式.运用该模式研究结果证明冬小麦光合生产潜力与抽穗前10天至成熟期辐射量相关性最大.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光合生产潜力可达到800kg/亩~1 000 kg/亩,与牛文元计算结果相近.功率谱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光合生产潜力存在3年~4年和9年~10年的变化周期.此外,文中还给出了CO2升高后冬小麦光合生产潜力的可能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6.
山区由于地形影响,温度的分布不仅随海拔高度而变化,还受坡向和小地形等的支配。农业界限温度出现日期和持续日数是农业气候资源的重要指标,也是合理开发利用山区农业气候资源的重要依据。但是,小地形对这些要素的影响值的定量推算,几乎还是空白。 作者认为,山区正规气象站稀少且多分布在地势较平、海拔较低的城镇附近,不能  相似文献   
7.
冬小麦生长发育统一阶段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生物学为基础,发展了一个包含非线性积温模式并考虑了日长影响的冬小麦生长发育阶段(DVS)模式,该模式不同于一般以往的冬小麦分段发育模型,它是一个统一的发育模式,利用中国小麦生态实验资料研究表明:黄淮海地区秋播冬小麦发育速度模式可以拟合为V=2.34×10-3+1.21×10-3×e0.30(DL-DL0)+1.62×10-7×(T-Tmin)(1.93)(Tmax-T)(1.14),其中T为日平均温度,DL为日长,DL0为临界日长,Tmin、Tmax为小麦生育的最高、最低温度;V的逐日累加即为该日的DVS值。利用中国小麦生态资料确定的DVS值分别为:出苗0.03,三叶0.07,拨节0.70,抽穗0.88,开花0.89,成熟1.0。平均拟合误差3.6天。利用该模型可对大田冬小麦生长进行监测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业气侯区划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做好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研究工作,可以为合理地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地规划和指导农业生产,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灌溉所产生的小气候效应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共效应的大小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受着很多因子的影响,如灌溉方法、灌凝量、灌溉地段的面积、作物种类、地区、季节、天气条件和一天的不同时间等等。只有对这些影响进行详细的研究,才能确定灌溉小气  相似文献   
10.
水是作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条件,俗语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我国地域辽阔,又处于季风的影响之下,气候的干湿情况不但各地差异很大,而且一年中的变化也很悬殊,对农业的影响极不相同。只有考虑干湿的季节变化才能反映我国气候的实际情况,才能为农业生产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