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从构造地震的前提出发,以通海地震余震序列为例,说明:对于浅源地震,利用余震序列的空间展布特征,确定一次大地震断层面的走向、倾向、倾角,进而估算震源体积及发震机理,是利用余震序列的一种尝试。随着震源测定精度的提高,这方面的利用将会越来越广泛。文中也从构造的角度,对通海地震可能存在多重性的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2.
大地震的孕育与发生,是构造变动的一部份,是受区域应力场控制的。本文正是通过对区域地震活动图象的研究,探索大震可能发生的危险地点;并通过其变化规律,探讨大震孕育的周期。笔者根据对川滇地区两千年的历史地震资料及1965年至1982年底的十八年地方台网资料的研究,初步确定了以 NW50°、NE40°的地震密集条带构成的网状图象。7级大震,90%以上发生在条带内,80%以上发生在网状结构的“结点”区。通过对1970—1976年五次7级大震的综合对比研究,初步确定,大地震的孕育周期:6—5年、4—3年为中长期阶段,2—1年为中短期阶段。而大震前,震源结点区及其相应的共轭条带上,多有中强震发生。从而可为大地震的长、中、短期预报,为中强震的中、短期以至临震预报提供趋势意见。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福建地区及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Ml6.0*级(Ms5.7**)地震系列以及台湾海峡等相关区域划分出9个结点区。通过对结点区地震活动与周边(包括台湾等)4次有影响的≥6级强震对比研究,得到以下认识:1)强震能量和距离结点远近是影响异常幅度的两项主要因素。7级大震前后,在该区多个结点地震活动出现同步变化。6级地震则不明显。2)大震发生前大面积异常,半径约达200公里。小震活动增强首先从外围开始,大震源区及其附近则经历1段相对平静期,直到震前半年左右小震活动才开始增强,形成平静——密集——发震的特点。3)福建地区中小地震活动异常,于九江地区6级地震前,较台湾海峡6级地震前显著,前者对福建地区地震活动的影响较后者稍大。4)部分较敏感的结点区,中强地震发生前小震活动有异常表现,可作为本结点区域内的预报参考。以上研究结果,可供福建地区4——5.9级中强地震,周围地区6——6.9级强震以及台海地区≥7级大震中长期监测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海南岛西南海域地壳剖面海陆联合探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海南岛SW海域,利用船载大容量气枪连续发射,岸基台阵(301)与海底地震仪(OBHs)同步接收地壳深部地震波,在海岸与浅海过渡地区首次实施海陆联测,获得了最远偏移距130 km的岸基观测记录,与OBHs数据联合反演完成了210 km的地壳结构剖面AA'.与BB'及重磁资料对比显示,NW-SE走向的1号断层为切穿地壳的...  相似文献   
5.
地震活动与地壳现代构造断裂,具有共轭网络特征.笔者在研究川滇地区和中国东部大陆扳内地震活动中,利用中小地震活动条带互为正交网络,与7级大震的发生地区进行对比,总结出大地震发震区域与网络交汇的结点具有相关性.以此对川滇地区18个网络结点小震频度--时间序列进行统计,预测区内5级以上地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陆相盆地三角洲前端滑塌型重力流砂岩因富含油气而广受关注,其厚度薄、面积较小、期次多,储集层预测难度大,长期以来制约了油气的精细勘探开发。利用全覆盖三维地震资料和已有钻孔信息,对东营凹陷东辛地区始新世三角洲—重力流沉积体系开展了以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研究为基础的地震沉积学研究。研究表明,沙三中亚段对应二级基准面下降背景的三级层序,以6期大规模高位域三角洲(第5准层序组—第10准层序组)的发育为特征。以第8准层序组为例,以四级层序为研究单元落实了来自不同物源的3个三角洲—重力流沉积体系;再根据地层切片进一步分期落实了其内部薄砂岩储集层的空间分布。地层接触关系特殊,地层厚度和岩性的横向变化剧烈,导致三角洲—重力流发育区地震波速纵横向变化较大。基于目的层精细标定的相位调整成为地震沉积学研究的基础,四级层序(而不是体系域或层序)的约束成为保障地层切片等时性的关键。研究结果表明,四级层序约束下的地震沉积学研究,为三角洲前端滑塌型重力流薄砂岩储集层的横向预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也为恢复深水重力流发育区沉积过程、深化重力流沉积规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盐沅、宁蒗地震余震序列的空间展布特征和序列延续特征进行了研究。 空间上,由震沅体长轴、震沅机制结果及烈度等值线图确定,两次盐沅、宁蒗地震是在北西20°左右方向上的压应力P作用下形成的一组共轭破裂面。其序列具有震群型的特征,合称“共轭震群型”。并认为,余震序列的应交、频度、b值的延续特征,反映了大震后,应变能由高值向低值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对比了中国南北地震带及其以东大陆板内65次地震的特征,检查的特征包括极震区长轴方向、余震震中密集区走向、震源机制解和多次破裂点。还确定了各次地震地震源破裂方向,概括出该地区地震断裂的基本形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