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5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J—B表自1904年问世以来已几十年了。它主要依据欧州,日本和北美的地震资料获得。其中近震走时表目前仍用于四川区域台网近震定位。四川地区处于青藏高原边缘地带,地壳速度模型与J—B近震表采用的模型有明显的差别,用J—B表定位有时误差很大。另一方面,J—B表本身也存在误差。  相似文献   
2.
TemporalchangesinshearwavesplittingaftertheM=5.2ShimianEarthquake of June 9,1989Tian-ChangCHEN;Zhi-JunLI;Run-ShengZHANG;GuoGu...  相似文献   
3.
四川地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6,自引:6,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珠  张润生 《地震学报》1987,9(2):154-166
本文使用10个工业爆破和154个天然地震,以及四川台网50个台站记录的 P 波组到时等资料,以龙门山断裂和二次大地构造单元分界线为界(图1),得出四川东部盆地和西部高原不同的地壳上地幔平均速度模型.若简单地采用双层地壳模型,则东部地壳厚40-41km,壳下 P 波速度为8.15-8.2km/s,壳内上层平均速度为5.82-5.9km/s,厚18km,下层平均速度为6.47-6.54km/s,厚22-23km;西部地壳厚61-64km,壳下 P 波速度为7.8-7.84km/s,壳内上层平均速度为5.82-5.98km/s,厚27-28.5km,下层平均速度为6.94-7.0km/s,厚34-35.5km.此模型为四川地区走时表提供了依据,也为研究地壳上地幔结构与地震的关系,研究我国大陆地块的构造演化及形成等,提供了有用的约束.   相似文献   
4.
对地震事件进行数字记录,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记录方式,这一方式具有动态范围大,失真小,易于计算机处理等优点。DR—200数字地震记录仪是我国引进美国丹尼尔公司的产品,其必不可少的回放设备是 DP—260,本文就 DP—260在 BAS1C 环境下联机回放,转储数据进行讨论。我们的回放设备只有串行RS—232接口,故只讨论串行方式下的通讯,本文主要从程序设计的实施细节入手,以便还未做此项工作的同志能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5.
四川地区地震波分区走时表的编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震波走时表是测震学中最基础的工具之一。所用走时表是否适用本地区直接影响震中位置、深度、发震时刻的精确测定,震相的正确识别;并由此影响探讨地壳、地幔速度结构、断层分布、板块结构、地震预测预报等项工作的开展。由于四川地区地壳结构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用世界平均的J-B表来处理四川地区地震观测资料,深感误差较大,使用不便。为此,我们编制了四川的走时表。本文着重阐述四川地区近震走时表的编制方法、步骤和对表的检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