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数据对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促进与局限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大数据技术的诞生不仅快速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而且也将科学研究不断引向新的高度。以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人文—经济地理学与当前大数据建设和发展趋势具有高度一致性,大数据的发展对丰富和完善人文—经济地理学势必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学科思维和研究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梳理和分析了目前大数据在人文—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城市内部空间研究、交通与消费行为、社会空间与社会网络研究中的最近进展,以及大数据对参与式研究和决策平台的作用。着重剖析了大数据对人文—经济地理学数据获取,研究思维与范式,研究内容、研究时空尺度与研究目标等方面的促进作用与存在问题,特别是由于大数据自身发展的不完善,在数据收集特别是数据属性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局限,缺乏理论基础将会使得大数据与实际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同时,数据本身也不能替代研究者思维和决策过程。因此,人文—经济地理学者应该科学对待大数据所带来的机遇,弥补和丰富以往发展中的短板,即完善学科数据建设、建立大数据应用较为完善的研究方法体系,促进跨域数据整合和跨域研究,以及推进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游客原真性感知对于世界遗产资源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基于原真性学说针对游客感知与世界遗产资源旅游发展内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通过对世界遗产故宫博物院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数学集合理论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游客原真性感知与遗产资源发展内涵之间的内在联系,继而5种集合式关系被建立起来,即"相离关系"、"相交关系"、"包含关系I"、"包含关系II"和"重合关系"。根据调查样本的分配规律5种集合式关系可以被进一步分为主要集合式关系和次要集合式关系。使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从被调研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游览频率和已有感知程度)出发,针对集合式关系进行研究的结果进一步显示:游客对于5种集合式关系类别的感知具有差异性。本论文研究成果对于基于原真性视角下的世界遗产资源发展成效评判以及从游客原真性感知出发提出世界遗产资源发展未来策略均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南京市城市老年人出行行为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建喜  杨振山 《地理科学进展》2015,34(12):1598-1608
老年人在人口比例和绝对数量上的快速增长将对整个社会产生一系列影响,其中交通出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基于2012年南京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发现相对于年轻人,老年人的日出行次数增加,但日出行时间和日出行距离都减少,说明老年人单次出行距离较短,且主要围绕“家”形成圆形的活动空间;从出行方式构成来看,老年人以步行和公交车为主,出行目的以娱乐、休闲和购物为主。运用次序Logit及线性回归模型,在确定老年人及其家庭的基本社会经济属性之后,发现城市建成环境对老年人的出行有显著影响。其中,城市人口密度会显著增加老年人的日出行次数,但其日出行距离反而有所减少;居住在原单位小区的老人日出行次数比居住于商品房的老人多,且出行距离也较短;说明混合用地以及紧凑的发展模式有利于促进老年人的出行。距离交通基础设施越近,老年人的出行越活跃。大型购物中心对老年人的购物出行没有显著影响,老年人更倾向于在街头小店购买物品。而小区周边体育馆、博物馆等设施对老年人的吸引力则不如棋牌室和公园广场。研究结果对老年人健康生活和科学合理布局城市设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世界城市是国家竞争力提升和城市化推进的主要载体,而都市农业则是世界城市可持续 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以世界城市、都市农业的概念入手,着重对伦敦、纽约、巴黎、东京和阿姆斯 特丹五大世界城市的都市农业发展特点、历程、功能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 了世界城市都市农业发展的现代产业化农业、多功能社区农园、生态绿地型农业三大模式,并给出 了我国世界城市打造过程中都市农业的发展路径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杨振山  蔡建明 《地理研究》2007,26(2):363-372
都市农业是城市化进程中崭新的农业形态,但缺乏对其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的实证研究。本文基于对互润(国际)食品集团的调查实例,详细分析了都市农业加工型企业的成长机理,指出制度平台、政府行为和社区沟通是企业发展的外层机理,是企业平稳运行的基础;生产经营活动及其不断的扩张构成了企业发展的内层机理;创新和企业管理及市场的内、外部控制所形成的内核机理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据此,文章总结了都市农业加工型企业的发展模式,并就都市农业加工型企业如何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DEA和主成分分析的中国城市代谢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代谢效率测度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方向。该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主成分分析法考察了2010年中国31个案例城市的代谢效率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城市代谢系统效率的地域分异性显著,尤其是西部城市代谢系统的非DEA有效比例较高。这些非DEA有效城市在非可再生资源要素(钢材、原煤、焦炭等)投入、社会经济产出(人均GDP、城市化率等)、非期望产出(固体废弃物、废水和废气)方面有较大改善空间。  相似文献   
7.
本文揭示了建国以来中国山洪灾害时空演变格局,探测了影响历史山洪灾害空间分布的驱动因子.采用6万多个山洪灾害历史记录数据,利用重心对比方法,从重心地理位置、聚集程度、移动趋势3个方面揭示了1951~2015年中国山洪灾害时空演变特征,初步分析了降雨、人口与山洪灾害之间时空演变的关系.进一步选取2000~2015年间相关数据,基于自然流域单元,构建了降雨、人类活动、地表环境相关因子,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方法,探测影响历史山洪灾害空间分布的驱动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建国以来,中国历史山洪灾害空间分布转移与降雨和人口分布的变化趋势呈现出明显的相关性; 2000~2015年间山洪灾害空间分布呈现出区域分异特征,降雨因子的驱动大于人类活动因子和地表环境因子,地表环境和人类活动在成灾环境中具有交互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山洪灾害驱动因子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中国山洪高风险区包括川渝生态区、华南生态区、云贵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低风险度区包括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东北生态区.研究结果有助于科学理解山洪成灾环境、山洪灾害风险度分区,也为进一步做好治灾防灾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9.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下,高质量发展必然是秉轴持钧的关键。基于新发展理念,通过梳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构建了包含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在内的5个维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空间分析、俱乐部收敛检验以及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2005—2020年中国城市发展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研究期间中国城市发展质量平均水平提升了48.4%,低水平城市数量显著缩减,城市发展质量的空间分布模式发生转变且空间聚集特征显著;城市发展质量不平衡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差距弥合挑战仍然较大,且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城市间存在显著的角色分化,在全国及区域层面均形成“示范—追赶”模式,其中北京、上海、深圳等11个城市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先行者;城镇化、政府投资、数字经济、环境规制以及经济增长均能显著促进城市发展质量水平的提升,城市规模与发展质量则呈现倒“U”型关系。新时期实现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目标仍需要在中西部地区持续着力,发挥先行者的示范作用,需要持续推动数量增长、强化环境规制、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以及优化城市规模体系。  相似文献   
10.
迁居行为及其意愿反映了城市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揭示了城市居住环境是否能够满足居民的需要。论文从迁居意愿的视角,将地方依赖和社区认同引入迁居研究中,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城市居民的居住选择。运用Williams量表,在292份调查问卷和52份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对北京中关村地区展开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关村周边社区居民对就业和子女教育具有明显的地方依赖和较高的社区认同感。在292名被调查者中,共有115名居民有迁居意愿,占被调查者总数的39.4%。其中,在就业和子女教育地方依赖程度较低的调查人群中,这一比例分别上升至47.2%和54.2%。此外,有迁居意愿的居民大多社区认同感不高,在115名有迁居意愿的居民中,仅有4人对所在社区具有强烈认同感。论文从地方感的角度丰富了居住空间的研究内容,为理解当代城市居住空间的特点、提升城市空间建设质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