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杨宜海  范军  花茜  高见  王朝亮  周鲁  赵韬 《地球物理学报》2017,60(10):4098-4104
搜集了四川地震台网的波形资料,采用全波形反演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7.0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反演结果显示,九寨沟主震矩震级为MW6.36,震源深度为22 km,节面I走向为150°,倾角为80°,滑动角为-20°;节面Ⅱ走向为244°,倾角为70°,滑动角为-169°.余震主要分布在14~22 km深度范围内,震源机制以走滑型为主,其中正断型地震2个,逆冲型地震2个,走滑型地震24个,混合型地震8个.断层面优势方向为SSE向,与塔藏断裂和虎牙断裂走向基本一致,但与塔藏断裂最南段存在明显差异.倾角变化集中在60°~80°,滑动角主要分布在0°附近,表明九寨沟地震序列主要受SSE走向、近似直立的左旋走滑断层控制.P轴优势方位为SEE向,仰角主要分布在30°以内,与区域应力场基本一致.震源区的机制类型和应力状态均存在空间分段差异.本文推测此次九寨沟M7.0地震序列可能发生在虎牙断裂向北延伸的隐伏断裂上,但不排除地震引起了塔藏断裂南段和虎牙断裂以北隐伏断裂同时破裂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在龙门山西南段,汶川和芦山两次地震之间地震空区产生的物理机制及其未来的地震活动性仍然是亟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现有研究结果也无法完全解释地震空区挤压应变/应力的调节模式。我们使用Match and Locate方法获取了2015年5月至12月时段内空区及邻区的详细的背景地震目录,完备性震级为M_c=0.2,微震的时空分布特征凸显了小震级事件的丛集(簇)特征。在深度域上,微震在空区两端的优势深度存在明显差异,南端深于北端,表明空区作为汶川和芦山两次地震破裂的转换带。我们的微震探测结果表明空区存在明显的微震"亏空",否定了其通过微地震释放累积应力的调节模式。我们发现该区域内,不同震级范围内的背景地震活动性都与降雨变化率存在明显的反相关关系。在夏、秋季节,地震活动性极值滞后于降水极值1~2个月,库仑模型计算表明增强的地震活动性很可能被浅地表含水量的减少所触发,季节性降水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背景地震活动性。相较于震级大于3.0的背景地震,背景微震对降水的变化具有更敏感的响应,这可能由其更短的起始周期所致。  相似文献   
3.
汶川和芦山地震之间地震空区综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索汶川与芦山地震之间的地震空区的深部结构,探讨该地区的物质运移方式及动力学模式,评价区域断层的地震活动性,本研究小组于2015年5月至今共开展了2期共约3年的地震观测.前期得到的主要结论包括:(1)地震空区两端应力状态差异显著,且存在沿断裂带的横向应力差;(2)接收函数分析发现一个平行于马尔康断裂的Moho面上隆,泊松比较高的条带状结构从地震空区延伸到龙日坝断裂,可能是下地壳撕裂和部分熔融的结果;(3)地震空区以下,上地壳速度相对偏低,在下地壳存在明显的部分熔融体,这可能是地震能量不能积累的原因之一;(4)地震空区完整性震级Mc=0.2以上的地震的活动性仍然很低;基于密集的监测台阵(约70台地震计)的走时定位也初步显示了龙门山断裂带的地震空区段仍然很平静,但是其东边的断裂带(包括大邑断裂等以及一些隐伏断裂)上地震活动比较活跃.判断这些断裂可能是该区域应力积累的主要断裂,值得进一步关注;(5)提出了地震空区产生的机制:空区北东-南西两端水平应力差导致空区地壳的撕裂,地幔物质上涌,产生部分熔融,空区地壳抬升以塑性形变为主,穿过空区段的龙门山断裂带地震活动性低,地表地形较平滑.  相似文献   
4.
2016年12月—2018年4月间布设于汶川、芦山地震之间地震空段的密集监测台阵(LmsSGA)提供了密集的观测数据.通过拾取地震走时、初始定位,计算地方震级,得到了完备性震级为0级的地震目录.更加完备的地震目录为地震空段及周围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孕震风险性评估提供了丰富的信息.重定位结果显示地震主要集中于龙门山断裂带深度为5~20km的孕震层内.地震活动频繁的汶川、芦山主震区,震源的空间分布模式与其早期余震相似,说明两次大地震的区域仍处于缓慢的应力调整阶段.青藏高原物质东向挤出受宝兴、彭灌杂岩阻挡,在两个杂岩体西北侧地震活动频繁.地震活动性分布显示汶川—茂县、映秀—北川断裂上存在一个清晰的长约30km,宽约20km的地震活动"空白"区域,与其下方因部分熔融而产生的低速体分布一致,我们推测熔融体的加温作用是导致空段内极低的地震活动性的主要原因.监测时段内仍观测到降雨变化率和地震数量呈反相关关系,再次证实了汶川—芦山地震间地震空段及邻区内季节性降雨对地震活动性存在一定调节作用.综合分析S波速度模型、历史强震活动及b值,我们推断地震空段东部的彭灌断裂中段及周围部分隐伏断层存在发生强震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减桩法在建筑物纠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应桐  毛源  赵文生  王朝亮 《岩土力学》2000,21(4):416-419,422
分析了一栋7层综合楼产生倾斜的原因后用锚杆静压桩加固、减桩法纠偏处理,使原平均倾斜达4.83‰、并将继续倾斜的大楼纠正到3‰的稳定倾斜以内。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阳不振型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 例心阳不振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 例。对照组予以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24 h室性早搏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57%(31/35),对照组为62.86%(22/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24 h室性早搏次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出现轻度胃部不适、恶心等不良反应,其中治疗组2 例,对照组1 例。结论: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能有效改善心阳不振型室性早搏患者的症状,减少室性早搏发生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