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4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下扬子盆地石炭纪层序地层研究及盆地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层序地层学概念,探讨石炭纪的下扬子盆地—陆表海盆地。下扬子盆地的石炭系,沉积厚度薄,岩相变化大,界面多而不清晰。研究结果表明,它可以分为 6个三级层序,而且层序的界面大多数与组的界限相吻合。层序 A由金陵组的碎屑岩和灰岩组成;层序 B由高骊山组碎屑岩组成;层序 C由和州组碳酸盐岩组成;层序 D由黄龙组底部碎屑岩和白云岩组成;层序 E由黄龙组中、上部灰岩组成;层序 F由船山组灰岩组成;其中层序 A、 B、 E属于Ⅱ型层序,层序 C、 D、 F属于Ⅰ型层序。石炭纪下扬子海盆的演化可以分为 3个阶段,即坳陷、隆起、扩展沉陷阶段,它们分别对应于层序 A- B、 C和 D- F。  相似文献   
2.
贵州威宁岔河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贵州威宁岔河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出露良好, 发育齐全, 对此剖面进行了综合研究. 已建立5个孢粉组合带, 1个植物化石群; 二叠系与三叠系界线确定在67b④层底; 在界线上(68层)、下(66f层)有火山成因的粘土岩, 在粘土岩中有锆石、双锥六方石英等特殊矿物; 68a层的锆石测得同位素年龄为252.6 ± 2.8 Ma. 同时还进行了有机碳同位素测定和分子地层研究. 贵州威宁岔河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位置总体上可与浙江长兴海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金钉子)相比较.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期盆地东北部中侏罗世延安组双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卢宗盛  黄其胜 《地球科学》1992,17(3):353-361,T002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沿江一带早侏罗世象山植物群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所描述的化石采于安徽省怀宁县拉犁尖、当涂县花山、含山县城西、和县腰埠等地象山群下部。安徽沿江一带象山植物群,以往正式研究者甚少,仅有一些零星报导。 1979年至1980年,笔者先后和合肥工业大学地质系王道轩、洪天球、陈昭生等同志以及安徽省煤炭二队部分同志,到上述地区进行生物地层工作,采集了大批植物化石。 本文是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生代植物组全体同志帮助下,在李佩娟老师指导下完成,对此笔者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5.
苏皖一带的黄马青群(即青龙群与象山群之间的一套地层),自1928年谢家荣创名后,先后有不少学者进行研究(表1)。安徽省怀宁县月山一带黄马青群发育完好。1979年笔者随安徽省第二煤田地质勘探队部分同志在这一带工作时采集了一些化石。1980年初笔者又同合肥工业大学洪天球、陈昭生同志在怀宁县拉犁尖、宝龙山等地测制地层剖面时采集了较多的植物化石,其中有一些是标志化石,对进一步澄清拉犁尖组以至整个黄马青群时代,提供了较充分的植物化石依据。文中昆虫化石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林启彬同志鉴定,李佩娟老师审查部分植物化石并给予指导。合肥工业大学地质系金福全副教授帮助审查全文,夏字屏同志清绘插图。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汪贵翔工程师协助拍摄化石,在此一并致谢。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浙江省兰溪市马涧组植物化石,鉴定28属54种,描述2个新种,讨论了马涧植物群特征,论证马涧组时代为早、中侏罗世。  相似文献   
7.
赣东北侏罗纪陆盆的沉积建造及构造旋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下侏罗统林山组、中件罗统罗坳组、上侏罗统至下白垩统武夷群的建造类型及建造序列,总结了侏罗纪陆盆的发展阶段。本区中生代构造运动划分为3个亚旋回;印支亚旋回(分为Ⅰ幕金子运动,Ⅱ幕南象运动)、早期燕山亚旋回、晚期燕山亚旋回;4个构造幕,尤以燕山Ⅲ幕最为剧烈,使本区地抛由东升西降转变为西升东降。  相似文献   
8.
赣东北早中侏罗世地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黄其胜  卢宗盛 《地层学杂志》1998,22(1):65-72,T001
上饶县清水乡林山组、罗坳组剖面出露完好、化石丰富、顶底齐全、地层连续,是赣东北新发现的一条下中侏罗统最佳剖面,有13个化石层位,划分成7个岩性段。野外进行了接触关系、沉积特征、古气候特征资料搜集,室内进行了植物、双壳与叶肢介化石详细鉴定,确认1—5段含Ptilo-phylum-Coniopteris植物组合、Pseudocardinia-Tutuela双壳组合的含煤地层为林山组,时代为早侏罗世中晚期,6—7段含自流井真叶肢介动物群的杂色砂页岩为罗坳组,时代为中侏罗世。  相似文献   
9.
本文化石采自贵州南部安顺和惠水地区晚二叠世大隆组地层,共计16属21种,分别属于蕨类植物石松纲、楔叶纲、真蕨和种子蕨纲,裸子植物科达纲、银杏纲、松柏纲,另外有种子化石和分类位置不明类型匙剑叶,对植物群古生态学的研究表明,当前植物群为以松柏类为主的高地植物群落,以裸子植物为主要成分,群落组成为:高层为由以斯氏松为主的松柏类、鳞木类、科达纲、银杏类植物,中层为芦木类等,底层为低矮的真蕨、种子蕨类;对各门类植物群特征及群落分析表明,黔南地区晚二叠世时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区,整体气候炎热,雨量充沛,植物茂盛,但具短暂的干旱无雨季节,为热带-亚热带半落叶季雨林气候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