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通过对卫星重力数据的精细处理,发现欧亚大陆东缘存在一个规则分布的重力异常组合,这个异常组合与中国大陆上的已知断裂严格对应。SinoProbe探测计划实施的反射地震探测出这些断裂下方存在Moho破裂,幔源物质上涌,剩余重力异常,莫霍面破裂,高密度的幔源物质上涌和深断裂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依照这个联系规律,对已有断裂的延伸补充,显示出欧亚大陆东缘存在一个巨型深断裂系统,主断裂带南起中国广州向北延伸直至鄂霍次克海,绵延逾3000 km。沿主断裂带东侧近似等间距的平行分布着9条北东向断裂,北东向断裂向东入海至大陆边缘。采用数值方法模拟了断裂系统的形成过程,在菲律宾板块和太平洋板块近NW方向构造力的作用下,欧亚大陆东缘产生NNE向走滑断层,其东侧生成彼此平行,间距大体相等的派生断层。断层形成过程中,Moho破裂,大量地幔物质上涌,形成中国东部中生代以来的巨量火山岩浆活动,控制了内生金属矿床的分布。这个断裂系统近代还在活动,导致了郯城8.5级大地震和长白山的火山喷发。  相似文献   
2.
位场的向下延拓对重、磁等位场资料的处理与解释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的延拓方法在位场向下接近场源时会产生剧烈震荡,计算过程很不稳定,而且理论上都不能越过场源.本文在复数域里定义了一个具有位场和几何双重特性的新函数PFGR,提出了一套新的延拓方法,在理论上实现了位场在包含场源的下半空间里的解析延拓,经过模型试算验证,表明该方法可以延拓越过场源,准确确定场源奇点,计算过程稳定,对测量中的随机噪声也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3.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铁铜多金属矿产资源基地,基于成矿系统理论,研究其在成矿带尺度,矿集区尺度和矿田尺度上的地球物理场特征,对于发现类似巨型成矿带和寻找同类大型矿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区域重磁资料和深反射地震资料,分析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地球物理特征,发现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地球物理标志是重磁同高的条带状异常,认为地幔流通道是形成此类巨型成矿带的根本原因.通过庐枞矿集区的深地震反射资料分析,认为深反射地震探测能有效识别Moho破裂及地幔流通道,重磁与地震结合寻找地幔流通道是发现此类成矿带的有效途径.在矿集区尺度上,重力高值带上的相对重力低地区对应金属矿床集中分布的拉分盆地.为有效筛选找矿靶区,我们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重磁交叉梯度方法,通过模型试验,发现该方法能很好的区分不同组合的重磁异常.利用该方法,在九瑞矿集区和铜陵矿集区开展了找矿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圈定找矿靶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剩余重力异常与金属矿分布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宗理  严加永 《地球学报》2011,32(6):652-658
剩余重力异常反映地壳浅部岩石密度和厚度的变化,为成矿背景和找矿预测提供了丰富信息.在分析中国剩余重力异常与金属矿床分布关系的基础上,划分出兴蒙、华北、中南和新疆天山4个条带状剩余重力异常,发现金属矿床沿着这些异常条带密集分布.在辽吉黑东部、华东、华南、三江地区的剩余重力异常区里,金属矿床呈面状均匀分布,铁铜矿产一般分布...  相似文献   
5.
我队78至80年分别对安徽淮北的前常及徐楼两地区的550Km~2的1/万磁测资料进行了数据处理。其目的:对已见矿的异常进一步确定矿体的部位及范围;处理面积性资料以解决复盖地区的岩体分布(配合填图工作划分接触带);研究局部异常判别异常性质。经过两年来的实践,证实取得了较明显的地质效果,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7.
黄宗理 《物探与化探》1982,6(4):218-225
磁测解释结果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物性测定中磁参数统计值(K,Jr)的可靠性。对磁参数的统计有许多方法,例如,有求几何平均值、算术平均值、众数、绘制频率曲线取其极大值所对应的磁参数等等。采用何种计算方法取决于假定磁参数的测定值符合何种分布这一前提,如满足正态分布,则取算术平均值;满足对数正态分布,则取几何平均值。但是磁  相似文献   
8.
9.
江泽民总书记在2000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强调:坚持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安全,关系到我国人民生活的质量,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的长远大计。国土资源(包括土地、矿产、水、海洋等)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口多,国土资源相对短缺,自然灾害较为频繁,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在新的世纪里,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都要求国土资源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依靠科技创新,发挥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