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4篇
  免费   458篇
  国内免费   834篇
测绘学   319篇
大气科学   498篇
地球物理   903篇
地质学   1765篇
海洋学   394篇
天文学   87篇
综合类   222篇
自然地理   30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123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8篇
  1960年   10篇
  1959年   10篇
  1958年   17篇
  1957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核磁共振实验对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63 致密砂岩储层可动流体赋存特征进行了研究,并结合铸体薄片、图像孔隙、高压压汞、恒速压汞及真实砂岩微观水驱油实验,对可动流体赋存特征的微观孔隙结构影响因素开展了探讨。结果表明:华庆地区平均孔隙度为8.71%,平均渗透率为0.148×10-3μm2,可动流体饱和度平均值为33.89%;主要孔隙组合类型为残余粒间孔型、溶蚀孔型及孔隙+裂缝型,不同孔隙类型的储层可动流体赋存特征各异;孔喉大小及配比关系对可动流体饱和度具有重要影响,喉道半径大于水膜厚度的有效喉道对储层可动流体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威涛  任利剑  运迎霞 《地理科学》2020,40(11):1899-1908
关注滨海城市竖向避难场所的选址可靠性问题,首先深化确立“竖向避难场所”概念;然后构建竖向避难场所选址可靠性评价模型,综合自然地理要素和建成环境要素,从与灾害直接作用相关的选址暴露性、与应急交通相关的选址敏感性、与应急服务相关的选址适应性3个维度展开,搭建3级评价指标体系;再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聚焦滨海城市潮洪灾害和人口安全矛盾的集核——临港城区展开实证研究,借助ArcGIS分类与可视化发现:高低可靠性选址之间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可以分解为灾害暴露性的“近岸高?远岸低”分异、交通敏感性的“外围高?中心低”分异、服务适应性的“中心与沿河高?外围低”兼“近港高?远港低”分异。同时发现:商业设施用地选址价值较高,在高可靠性选址中占比第一;中小学和社会福利设施用地选址价值最高,在高可靠性选址中占比第二;文化科研和娱乐康体设施用地在高可靠性选址中占比最小。针对临港城区实证研究结果,提出滨海城市竖向避难场所选址及可靠性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3.
1988年,笔者在河南西部鲁山县进行野外地质考察时,首先在前寒武系崔庄组中发现了后生动物遗迹化石。此后,又在汝阳、临汝、宜阳等地前寒武系云梦山组、白草坪组、北大尖组、崔庄组、三教堂组发现了大量的后生动物遗迹化石。些遗迹化石大部分为平行层面的潜穴(现均已被纯的石英沙充填),多为生物觅食、啮食、运动等造成。造迹生物很可能以蠕虫类为主。遗迹形态复杂,个体较大,表面多光滑无饰,有些具非常发育的横向环节,有些具明显的纵纹。与遗迹化石伴生最多的沉积构造为浪成波痕。  相似文献   
4.
日本和世界其他国家都已在测地学和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引进使用VLBI,SLR和GPS。扼要综述日本近年来有关这些技术对应用方面的各种活动。VLBI和SLR主要是应用在国际性实验方面。  相似文献   
5.
1Water LossInitiativesUnaccounted-for water(or unbilled water)has beenreceiving newscrutiny at both the state and nationallevels.For years,water conservationeffortsin Europehave emphasized reduction in water loss to a muchgreater extent thaninthe United S…  相似文献   
6.
现在正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期,它必然引起劳动地域分工和生产地域组织的变化。研究经济问题的所有学科的研究对象也因而随着变化。促成这些变化的经济因素是。生产系统和非生产系统的形成;生产和非生产领域的高速发展;生产集中和地域集中;引用新工艺和新的劳动手段.  相似文献   
7.
From elements formed in interstellar furnaces to humans peering back at the stars, the evolution of life has been a long, intricate and perhaps inevitable process. Life as we know it requires a planet orbiting a star at just the right distance so that water can exist in liquid form. It needs a rich supply of chemicals and energy sources. On Earth, the combination of chemistry and energy generated molecules that evolved ways of replicating themselves and of passing information from one generation to the next. Thus, the thread of life began. This chart traces the thread, maintained by DNA molecules for much of its history, as it weaves its way through the primitive oceans, gaining strength and diversity along the way. Organisms eventually moved onto the land, where advanced forms, including humans, ultimately arose. Finally, assisted by a technology of its own making, life has reached back out into space to understand its own origins, to expand into new realms, and to seek other living threads in the cosmos.  相似文献   
8.
Many space scientists think that the chemical conditions today on planets and moons of the outer solar system are similar to conditions on Earth soon after it formed. If so, we can learn much about the chemistry that led to life on this planet. We can also speculate about exotic habitats that might have given rise to other types of life. And if we are able to discern the chemical reactions now occurring in the outer solar system, we may be able to extrapolate these rules to other solar systems, and so define the habitable zones around other stars where the potential for life is high.  相似文献   
9.
长江中下游地区二叠纪碳酸盐斜坡沉积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长江中下游地区二叠系发育,主要由碳酸盐岩、硅质岩和碎屑岩组成.其二叠系不仅是华南地区最重要的烃源岩,而且也是长江中下游铜等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赋矿层位之一,因此,进一步确定其沉积相以及古地理意义重大.发育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二叠系以往多被认为主要属于浅水碳酸盐台地沉积,其次是较深水的陆棚沉积或者裂陷槽沉积.但进一步研究发现,二叠系的碳酸盐斜坡沉积相发育,它主要由砾屑石灰岩、泥晶粉屑灰岩、硅质岩和泥晶灰岩组成,斜坡主要发育于中二叠世的栖霞期和茅口期,其次是吴家坪期和长兴期.碳酸盐斜坡主要沿安徽铜陵-东至-宿松-线以及湖北大冶-江西瑞昌一线分布,其成因大致受江南断裂和长江断裂控制.同沉积断裂不仅控制着碳酸盐斜坡的发育和展布,同时也构筑了深水盆地、斜坡和浅水台地沉积体系,构成油气生、储、盖单元的组合,为二叠系成为华南地区最重要的烃源岩提供了成因解释.控制斜坡发育的断裂既可以是含矿热水溶液、海底热泉和火山的通道,同时斜坡带也可以成为金属硫化物矿床的富集场所,因此,它对长江中下游铜多金属成矿带的层控和喷流成因提供了可选择的解释.长江中下游地区中、晚二叠世断裂发育,显示盆地的伸展特征,符合古特提斯洋东扩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0.
铀矿物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综述自80年代以来铀矿物学的研究进展,包括新铀矿物种的发现、铀矿物晶体结构研究的精细化、实验铀矿物学的广泛深入研究及铀矿物学在核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