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
1.
Rapakivi granite is a very rare and special type of rocks in the crust. Nearly all the typical Proterozoic rapakivi occurred in stable craton, and was regarded as representing special anorogenic settings and rifting events of the supercontinents. Therefore, rapakivi has constantly been attracting the attention of researchers from various countries[15]. For example, the Protero- zoic rapakivi granites occurring in Miyun, Beijing, has been studied in detail by the researchers both at home and …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华北地区地震层析成像成果的研究,将其深部构造划分为三带:①大型软流圈上涌柱带,主要出现两个大型软流圈上涌柱;②过渡带,呈现4个小型软流圈上涌柱(软块)与岩石圈较厚区(硬块)相间的构造格局;③巨厚岩石圈带,为巨厚岩石圈(鄂尔多斯硬块)稳定区。依据岩石圈热力学衰减原理,一定体积的深部构造可存留200~300Ma之久,而传导人浅表的热量则扩散较快。故以大地热流值为主,结合浅层岩浆活动可将本区中生代与新生代的软流圈上涌柱区分开来:渤海湾柱、大同柱和南阳柱属新生代,邯郸柱、中条柱和吕梁柱则属于中生代燕山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燕山期深部构造与浅表岩浆构造活动关系的模式:在强大的分散热力作用下,软流圈上涌柱柱头中大量热浮物质向上熔蚀薄的岩石圈及下地壳,混染而主要形成中酸性岩及有关矿产;而在软流圈上涌柱与岩石圈的陡接触处,由于该处热力集中,致使幔源物质底侵下地壳,并再熔融上侵形成偏碱性-碱性杂岩及相应矿产。  相似文献   
3.
累托石制备润滑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累托石是一种具有独特的结构组成和性质的粘土矿物,其既具有象蒙脱石一样的阳离子交换性,吸水膨胀性,制浆性等,又具有象云母一样的耐高温性和光滑性等性能。经提纯和有机改性后的累托石吸油速度快,膨胀率高,是一种较好的稠化剂,用它制备的润滑脂滴点〉633.15K,远高于膨润土润滑脂的指标要求,研究表明,累托石是制备润肖脂稠化剂的好原料,累托石润滑脂是一种新型高温润滑脂。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倡导问题式教学,"问题链导学"是其常用形式。本文通过一系列实例,从问题设计的依据、依托、策略和导学实施的原则等角度,探讨了"问题链导学"如何设问、如何导学等问题,并通过设问和导学实现课堂深度学习和核心素养培养。  相似文献   
5.
以深部地球物理资料为基础,结合大地构造环境、岩浆岩同位素示踪及矿产资源分布规律,加以综合分析.通过热力学计算可知,中国东部近2亿年来的上地幔岩石圈/软流圈构造可以存留至今,且能区分出中、新生代.软流圈上涌与矿集区:(1)中生代金属矿:(a)克拉通区,软流圈沿柱身上涌,其柱头上方形成幔壳混熔花岗质岩及相应Au、Cu、Mo、Pb-Zn等矿集区,并于柱身与岩石圈块体陡接触带,形成中基性杂岩及相应富Fe矿集区;(b)褶皱带区,在软流圈上涌柱上方形成近幔源型花岗质岩,相应为Cu、Au、Pb-Zn、Mo、Ag矿集区;(c)南岭带,软流圈层在适当深度、热量充足、较大范围内"平卧",因热传导而致使地壳内物质部分重熔,形成壳源型花岗质岩及相应的W、Sn、稀有元素矿集区;(2)新生代油气田:(a)与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的软流圈上涌,其上方出露玄武岩,形成较大型油田;(b)与裂陷盆地有关的软流圈上涌,其上方形成大型油田,也有中小型油田.软流圈上涌与大地构造:中生代J-K时期,通过构造力特征等的综合分析,阐明燕山运动的根源及其影响;新生代侧重剖析大陆裂谷相关特征.总之,软流圈上涌是岩石圈减薄,以及中、新生代构造-岩浆-矿集区形成的根源.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部深部构造特征及其与矿集区关系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文中以地震层析原始数据为基础,结合大地电磁测深和热流值数据,对老资料重新开发,编制了中国东部岩石圈厚度图、大地热流值图、岩石圈构造与矿集区关系图等,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东部上地幔岩石圈-软流圈构造及其变异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1)中生代燕山期较大型深部构造(如软流圈上涌体)的地震层析影象可存留至今,运用大地热流值及其相应浅表岩浆岩、矿集区等特征差异可以将中、新生代深部构造加以区分;(2)中国东部深部构造总特征:上地幔岩石圈-软流圈构造起伏变化,岩石圈西厚东薄,软流圈上涌发育且形式各异。大体可分为华南(构造线呈NWW)、华北(构造线近SN)、东北(构造线呈NNE)三大块,其基本特征各异。整个中国东部深部构造中,软流圈上涌起主导作用;(3)中生代软流圈上涌是相应浅表燕山期花岗质岩形成的根源,并与金属矿集区密切相关,新生代软流圈上涌则是大陆裂谷、玄武岩喷发及大型油气田形成的基础;(4)岩石圈减薄的主因是软流圈上涌,中生代燕山期主要减薄于中国东部大陆内部,新生代主要减薄于偏东部沿海区域。  相似文献   
7.
赵学武  王作芸 《海洋学报》1981,3(4):629-633
主要由β-D葡萄糖苷1,3键结合组成的褐藻淀粉,普遍存在于褐藻体内,在褐藻的代谢中占有一定的位置[1],并具有某些药用价值[2],对其含量的测定方法的研究,无论是对褐藻生理的研究,或是开展褐藻的综合利用,均具有实用价值.褐藻淀粉含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是基于将其用稀酸水解后,测出葡萄糖含量,而后推算出褐藻中的含量.迄今仍有作者沿用此原理进行测定.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联大茴香胺法测定葡萄糖的方法,由于酶的特异性高,只同葡萄糖反应而不受其他还原糖的干扰,精密度及操作步骤也较为理想,早已在医学和工业方面采用,但至今仍未见有试用于褐藻淀粉的含量测定的报导.  相似文献   
8.
于1989-1991年,在青岛室外对盐藻为实验材料,利用Johnson改良配方制作增养液,进行盐度(90-240)实验,结果表明,细胞生长的适宜盐度为120;当盐度超过120-240,盐度越高对细胞生长越不利,但越有利于细胞内β-胡罗卜素的累积;适宜于养殖盐藻生产β-胡萝卜素中至少含6种异构体,盐度增加不利于顺式异构体的累积。为生产防癌和延缓衰老等作用更强的顺式异构体,建议生产性养殖时适当降低盐度  相似文献   
9.
花岗岩成因研究前沿的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十多年来,人们已认识到大多数花岗岩浆的发育和演化受对流地幔(软流圈)物质向岩石圈地壳输入作用过程的制约,开创了把壳-幔相互作用研究与花岗岩形成演化紧密结合的新方向,这个新的研究方向的科学前沿主要是花岗岩形成与大陆生长和深部过程的关系;花岗岩形成的深熔作用和热源以及花岗岩的成因类型与构造环境。这些研究试图从大陆生长及大陆动力学的层次去认识花岗岩成因,以期建立起一个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的框架,并进一步通过这一框架追索它们形成时热能传递的机理及其体制。因此,研究花岗岩不仅可以获得花岗岩物质来源和构造环境的信息,而且可以获得对流地幔(软流圈)物质向岩石圈地壳输入作用过程导致的壳幔物质运动的状态、过程、动力学等问题的本质、深部能量(热能)的传导、转化的重要信息。探索和解译这些信息,对于认识大陆生长具有纲举目张的作用,是解决当今大陆地质演化,建立大陆动力学关键问题之一,是继花岗岩物质来源、构造环境研究的花岗岩研究的第三个里程碑,对传统花岗岩成因观点提出了挑战,因而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