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地质学   5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鄂西南宣恩地区牯牛潭组瘤状灰岩与宝塔组龟裂纹灰岩为整合接触,相变缺失了庙坡组。通过对牯牛潭组和宝塔组界线附近牙形石样品的采集和鉴定,发现代表庙坡组开始沉积的Pygodus serrus牙形石带的Eo.Foliaceaus亚带初现于牯牛潭组顶部瘤状灰岩中,而消失于宝塔组龟裂纹灰岩,说明牯牛潭组为中奥陶世地层(O_2),宝塔组为中-晚奥陶世地层(O_(2-3))。  相似文献   
2.
武汉地区1:5万区调第四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以第四系研究为重点,通过地面调查、物探、钻探等多种调查手段,尤其是通过钻孔和露头剖面测量,在原阳逻砾石层内部发现分布稳定的沉积间断界面,并以此将其分为两套明显差异的砾石组合,反映了物源区侵蚀作用的变化过程;发现武汉长江以南地区存在早更新世堆积,取得了较明确的时代依据,确定了其属山间近源带状洪...  相似文献   
3.
鄂西中央背斜带位于扬子陆块扬子碳酸盐台地构造区和川中(鄂西)前陆盆地构造区,构造形迹保存完整,对于研究区域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区域优势.根据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结合磷灰石裂变径迹模拟将本区侏罗纪以来的构造活动分为5个主要期次:(1)187.4~180.1 Ma之间的早侏罗世时期,本区地层发生隆升,导致了九里岗组与桐竹园组之间的平行不整合;(2)180.1~115.6 Ma的侏罗纪中晚期至早白垩世,发生区域沉降,并接受陆相碎屑沉积;(3)115.6~78.8 Ma的白垩纪晚期,再次缓慢隆升并遭受剥蚀;(4)78.8~63.6 Ma的白垩纪末至古近纪初,再次发生构造沉降,沉积了白垩系跑马岗组;(5)之后,本区总体处于大幅度构造隆升状态,但2.6 Ma后的第四纪开始有小幅沉降.根据以上构造演化历史,结合平衡剖面技术定量重建了本区区域挤压-伸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鄂西恩施地区龙马溪组下部发现一套厚度在30~50cm之间的生物屑灰岩,时限上相当于赫南特期,灰岩层下部为深水沉积的富含笔石化石的生物屑硅质岩,其上为薄层状富含笔石化石的含炭质生物屑泥质粉砂岩夹炭质页岩。灰岩顶底界面均为岩相突变面,代表海平面的突然变浅与加深。在详细的野外工作基础上,结合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研究,证明灰岩为浅水沉积的产物,将其与华南其他区域赫南特期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研究区的沉积古地理变迁特征。  相似文献   
5.
鄂西南宣恩地区牯牛潭组瘤状灰岩与宝塔组龟裂纹灰岩为整合接触,相变缺失了庙坡组.通过对牯牛潭组和宝塔组界线附近牙形石样品的采集和鉴定,发现代表庙坡组开始沉积的 Pygodusserrus牙形石带的Eo.FoGliaceaus亚带初现于牯牛潭组顶部瘤状灰岩中,而消失于宝塔组龟裂纹灰岩,说明牯牛潭组为中奥陶世地层(O2),宝塔组为中-晚奥陶世地层(O2G3).   相似文献   
6.
鄂西恩施地区龙马溪组下部发现一套厚度在30~50cm 之间的生物屑灰岩,时限上相当于赫南特期,灰岩层下部为深水沉积的富含笔石化石的生物屑硅质岩,其上为薄层状富含笔石化石的含炭质生物屑泥质粉砂岩夹炭质页岩。灰岩顶底界面均为岩相突变面,代表海平面的突然变浅与加深。在详细的野外工作基础上,结合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研究,证明灰岩为浅水沉积的产物,将其与华南其他区域赫南特期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研究区的沉积古地理变迁特征。   相似文献   
7.
鄂西恩施地区龙马溪组下部发现一套厚30~50cm的生物屑灰岩,时限上相当于赫南特期,灰岩层下部为深水沉积的富含笔石化石的生物屑硅质岩,其上为薄层状富含笔石化石的含炭质生物屑泥质粉砂岩夹炭质页岩。灰岩顶底界面均为岩相突变面,代表海平面的突然变浅与加深。在详细的野外工作基础上,结合微量和稀土元素研究,证明灰岩沉积时期为浅水沉积的产物,并与华南其他区域赫南特期沉积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研究区的沉积古地理变迁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