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2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于影像的地图服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当前用户对空间信息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地图服务技术应用得到更多的关注,而对于G IS领域的地图数据,多为矢量格式,数据量非常大,故目前广泛采用的即时生成地图发布技术仍存在着服务器分析时间长、客户端浏览速度慢等问题,而基于预生成技术的影像地图服务方法则弥补了这些缺陷。主要分析基于网络的动态地图服务发布的研究现状,特别对基于切片方式的预生成影像地图服务的实现方法进行深入探讨,最后对两种主流W eb地图服务方法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
超深层孔隙型地下热水回灌难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关中盆地地下热水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瓶颈.本文以超深层孔隙型地热流体为载体,以热储原水-回灌尾水-热储介质-堵塞垢物之间水岩作用下矿物组分溶解沉淀规律为基础,以咸阳回灌1号井为例,应用室内堵塞实验模拟及水文地球化学模拟耦合方法,展开超深层孔隙型地热尾水回灌堵塞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造成堵塞的主要因素有物理、化学、气体、微生物等,其中物理堵塞形式主要为颗粒运移和悬浮物堵塞,颗粒运移受回灌流速和储层物性影响明显,温度、压力是悬浮物堵塞的主控因素,而粘土膨胀影响甚微;化学堵塞程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剧,主要化学沉淀为碳酸盐垢,且在回灌初期-中期达到沉淀量最大值;气体堵塞在回灌初期影响较大,之后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微生物堵塞的主要细菌类型为腐生菌,其堵塞程度与环境开放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渭北中部筛珠洞泉补给来源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珠洞泉位于中低山区与渭北黄土台塬区衔接地带。筛珠洞泉区地势整体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北部以中低山为主,海拔在1 200-1 600 m之间,多由裸露和隐伏碳酸盐岩组成;西南地势逐渐降低,海拔在800-1 000 m之间,为以唐王陵向斜为主的一系列褶皱构造,由奥陶系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组成;东南部地势呈阶梯状下降,山前地带海拔多在400-500 m之间,为裸露碳酸盐岩区与山前冲洪积扇区的接触地带。筛珠洞泉作为渭北中部最大的岩溶泉,对于其补给来源前人已做了大量的研究,较为一致的认识是泾河渗漏是筛珠洞泉最主要补给来源,且筛珠洞泉是渭北中部筛珠洞泉域隐伏岩溶系统的集中排泄点。本文根据氢、氧和锶同位素的研究成果,结合水文地球化学及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对筛珠洞泉的补给来源提出了与前人研究不同的认识,即筛珠洞泉的补给以筛珠洞泉域外西南部岩溶地下水为主;在所有的补给来源中,大气降水、河水及岩溶水所占比例分别为11%、37%和52%;在岩溶水补给中,西南部、西北部及坝址区岩溶水所占比例分别为77.9%、19.7%和2.4%。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根据氚同位素资料估算筛珠洞主泉岩溶水的平均滞留时间为62-64年。  相似文献   
4.
以咸阳城区蓝田灞河组孔隙型热储流体为研究对象,应用环境同位素法、离子比分析法对其同位素分布规律、富集趋势以及水化学类型进行分析,确定其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并对其成因类型进行论证.研究中发现受控于沿渭河东西向深大断裂的南北热储流体,其水化学特征各异而同位素差异不大,北部水化学类型单一,全部为Na-Cl型水,南部Na+,HCO3-和SO42-含量较高,水化学类型复杂,体现出研究区地下热储环境形成过程的复杂性.同位素结果显示成阳热储流体完全不同于浅层循环地下热水,可能为赋存混入古溶滤水的残存沉积水,亦或为混入残存沉积水的古溶滤水.  相似文献   
5.
奚歌  吴正鹏  侯晨  姜伟男 《东北测绘》2012,(10):70-73,76
基于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基本地形图更新具有更新周期短、效率高的特点,最优卫星影像数据源选取环节为实施关键步骤。本文分析了卫星影像数据选取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遥感影像尺度效应、地形图成图比例尺、研究区域和地物特征适宜空间分辨率、影像质量等基本信息,对用于地形图更新的卫星影像数据的基本要求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应用SPOT-5卫星遥感资料,对中国海岛海岸带区域1:5万基础地理数据中的交通运输线、水系、居民地面和海岸线四类要素进行了更新研究和实践工作,详细编制了更新的工作流程、作业方法、技术要点、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的内容与流程,使数据的现势性达到了2004~2006年,为中国近海海洋规划和工程项目实施提供了现势性强的基础资料,也为基础地理数据的更新工作进行了有益的实践,积累了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