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地质学   3篇
综合类   7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鄂西北南化塘地区中元古界武当山岩群由三个岩段组成,其原岩分别以火山角砾岩、岩屑凝灰岩及晶屑凝灰岩为主。它们的空间展布与上覆上元古界耀岭河岩群高角度相交,三岩段所显示出早期褶皱也只限于武当山岩群内部,与上覆岩群的构造轮廓极不谐调,耀岭河岩群没有经历过这一期变形。因此,武当山岩群与耀岭河岩群之间最初存在着明显的角度不整合接触。该区域不整合面的厘定和早晋宁运动的确认将改变以往关于扬子地块北缘构造层的划分及构造演化历史的认识,对研究秦岭造山带的造山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采用双环入渗法研究了洛川L1—S4各层土壤水分入渗特点,并利用各层孔隙度、磁化率、CaCO3含量资料研究了各层土壤含水空间发育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洛川城西剖面黄土层稳定入渗率大于红褐色古土壤层,水分入渗达到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比红褐色古土壤层长。黄土层孔隙度高,含水空间较大,利于形成含水层;红褐色古土壤层孔隙度低,含水空间较小,利于形成隔水层。土层含水空间的大小是由气候条件控制的成壤作用强弱造成的。黄土层含水性较好是冷干气候决定的成壤作用较弱造成的,红褐色古土壤层隔水性较好是温湿气候决定的成壤作用较强造成的。对剖面渗水实验数据用3个入渗公式进行拟合,发现通常采用的3个经验公式均适用于描述L1—S4土壤入渗规律。  相似文献   
3.
秦岭中更新世以来抬升的新资料及认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秦岭北坡的陕西省洛南县南洛河北岸发育高度不同的6层溶蚀洞穴,其中5层溶蚀洞穴中发现沉积物和古生物化石。对这些洞穴进行了考察和发掘,并研究了洞穴内沉积物的化石。另外对洞穴外的河流阶地进行了高程测量和对比分析,用选频光释光法测定各洞穴底部沉积物和洞穴外河流阶地沉积物的年龄,确定了各洞穴大致的形成时代,并首次得到秦岭中更新世以来的抬升资料。其抬升过程中速度不均一性、时代越新抬升速率越强的总趋势等状况与青藏高原相似  相似文献   
4.
对渭河盆地新生界及其年代的讨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秦岭造山带北缘的渭河盆地,新生界十分发育.前人建立了盆地地层系统.随着地质成果的不断积累,原有的地层系统需要重新整理。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根据新的全球变化研究资料和数据,对渭河盆地新生界部分地层的年代做了重新认识。认为红河组形成于古近纪中始新世-晚始新世;白鹿塬组形成于古近纪晚始新世-早渐新世;冷水沟组形成于新近纪中新世早期;寇家村组形成于新近纪中新世中期;灞河组形成于新近纪中新世晚期。蓝田组和游河组不存在层位上下关系,它们可能是地史时期形成的同期异相沉积;三门组的上界年代在不同的地区各不相同,表明古三门湖的消亡时代不同的地区存有差异。蓝田组和游河组形成时期,研究区地形地貌发生分异,表现为地形凸起和凹陷并存,凸起堆积风成沉积,凹陷接受湖泊沉积,这一地貌格局很可能自7.3Ma B.P.以来,一直持续到0.15Ma B.P.,黄土高原的风尘堆积与古三门湖并存的地貌格局是新近纪晚中新世最晚期至0.15Ma B.P.以来研究区重要的地质事件之一,它是当时研究区区域构造运动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鄂西北南化塘地区灯影组发育的暴露标志:渗滤豆石、虫蚀状构造、洞穴充填沉积、干裂及帐篷构造的研究,认为灯影中晚期为本区主要的暴露时期。  相似文献   
6.
扬子地块北缘的滑脱构造近年来逐渐被确认(许志琴,1988),但关于滑脱构造的结构、组成却没有详细的研究论述。从1991年开始,我们在鄂西北南化塘一带进行1:5万区调填图,经过一年多的辛勤工作,基本上建立起了扬子地块北缘滑脱构造的垂向结构模式,从而在该区提出了一套新的地层划分方案,确定了适于本区1:5万区调填图的工作方法,并对该区构造格局与演化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作者认为鄂西南化塘区晚震旦世发育的一套碳酸盐砾岩层序,是碳酸盐台地上台隆边缘形成的一种特殊沉积岩相,是古海洋面强烈波动的一种标志。文章从构造学和沉积学方面初步探讨了其建造过程和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8.
南化塘地区蓝闪片岩带,位于耀岭河群强变形层的顶底部位置,是扬子地块北缘高压变质带的组成部分。形成温度为500℃左右,压力为1.5MPa左右,特征矿物为青铝闪石。蓝闪片岩是板内碰撞的产物,与扬子地块向北东仰冲推覆所形成的构造超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扬子地块北缘滑脱系统由一些发生于不同深度层次的滑脱面(带)及其之间的变形或未变形的岩石地层单位组成。鄂西北南化塘一带已确定出滑脱构造由三个主滑脱面(带)与下部强变形带、中部褶皱层及上部层滑岩片构成。这些结构单位各自都具有一定的岩石地层组成和变形构造形迹组合,并且自下而上虽然变形机制均以顺层剪切为主,但变形的性质与变形强度都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秦岭的隆升及其环境灾害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护军 《西北地质》2005,38(1):89-93
秦岭是中国中部巨型的纬向山脉,是华北、华南重要的自然分界线,虽然秦岭的隆升问题取得重要进展,但在隆升的时间、幅度、速率等方面还存在分歧。对已有的研究成果作归纳论证,通过对渭河盆地的沉积响应研究后,提出有关秦岭隆升研究的新认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秦岭构造隆升的气候、灾害效应方面的成果作了论述,气候效应体现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两个方面,灾害效应包括水土流失、地震活动性以及地裂,认为秦岭的隆升是导致气候、灾害效应的根本原因。通过对气候和灾害效应的总结,为研究区未来灾害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