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娟  赵骏峰  刘文元  邢波  肖政  周小深  卢林 《矿床地质》2022,41(6):1142-1163
福建泰宁李家坊金矿床位于武夷山成矿带中段,为闽西北何宝山矿田内新发现的一个中型金矿床,成因类型尚未明确。磁铁矿是该矿床中常见的氧化物,文章应用磁铁矿微量元素特征对李家坊金矿床成矿过程与成因类型进行约束。基于野外地质踏勘和钻孔岩芯编录,结合室内详细的岩相学观察,依据磁铁矿的结构和矿物共生组合,文章将其分为4种类型(Mt1a、Mt1b、Mt2和Mt3)。其中,Mt1a位于铜金矿脉边缘,呈板柱状,与绿泥石共生; Mt1b位于铜金矿脉边缘,呈自形-半自形粒状,与绿泥石-赤铁矿共生; Mt2位于铜金矿脉中,呈脉状产出,穿插早阶段的石英-黄铁矿脉,与绿泥石-绿帘石共生; Mt3位于铜金矿脉中,呈半自形-他形粒状,与绿帘石-赤铁矿共生,被后阶段黄铜矿包裹、交代。金主要以自然金和银金矿的形式赋存于Mt3中。原位微区分析结果表明,李家坊金矿不同类型磁铁矿均属于热液型磁铁矿。此外,从Mt1a型到Mt3型磁铁矿,w(Ti)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指示热液流体逐渐向低温条件演化; w(V)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规律,暗示热液流体的氧逸度有明显波动,但总体呈升高趋势。磁铁矿的显微结构和化学组成具矽卡岩型矿化特征,是判断矿床成因类型的证据。其中,Mt3型磁铁矿与Au矿化密切相关,其矿物组合与微量元素特征可指示金在低温高氧逸度的环境下沉淀。  相似文献   
2.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以下简称广西地矿局)党组认识到,开展活动是否取得实效,不在于表了多少态、开了多少会议、写了多少总结,而在于为群众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只有找对问题、找好靶子,才能解决问题、革除顽疾,只有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最希望改的地方做起,才能取信于民。  相似文献   
3.
国土资源部门工作直接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相关联。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此,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活动开展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4.
在信息定义和结构化选取的基础上,根据图斑的空间分布与距离联系,给出图斑数据地理要素层结构的定义和建立过程,从而实现图斑数据制图概括中对象选取的模型化。  相似文献   
5.
福建李家坊金矿为何宝山矿田近年新发现的中型金矿床,矿区内广泛发育火成岩岩体,然而,由于缺少对其岩浆活动时限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各类岩体与金矿化的关系尚不明确.针对这一问题,文章通过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和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微量元素测试,约束李家坊金矿床内火成岩岩体成岩年龄,并讨论了其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  相似文献   
6.
在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的构造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聚类过程的多比例尺空间数据模型,并得到尺度依赖的空间数据表达。以图斑数据为实例,通过空间分布与距离信息的聚类过程,建立了图斑数据的多比例尺分层分区的数据模型,从而由数据本身实现多尺度表达与综合的模型化,降低或消除了制图综合过程中的主观影响和不稳定性,改进和提高了多尺度表达与综合的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从岛屿轮廓数据的形状特征、几何度量(面积、周长)和岛屿群的分布情况三个角度,结合熵信息的有关定义,给出三种关于岛屿图斑的熵定义方式和计算结果,最后给出一个在聚类问题中的应用实例,说明了这三种熵的应用价值,从而拓宽了熵在地图数据处理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9.
江汉盆地白垩-新近系由于构造作用产生了多个不整合面,地震剖面上为T11、T10、T9、T8′、T8、T7和T1反射界面,在盆地内的不同部位易于识别,具有明显的角度不整合或侵蚀不整合界面特征.古近系和新近系之间的T1不整合面形成于古近纪末期的盆地整体抬升,对下伏地层造成不同程度的剥蚀,沿盆地南缘的剥蚀层位深,剥蚀量大,反映盆地南缘整体相对隆起,与江南古陆的隆起作用有关.T1界面剥蚀带走向以北西向为主,反映了盆地在古近纪末受到了北东-南西向的挤压或压扭作用,该作用造成盆地整体抬升,强化了北西向展布的低凸起,产生了近北西向的洼陷和剥蚀带.盆内主要的剥蚀带主要受控于早期北西向断裂反转造成的隆起作用,另外,北东、北北东向断裂也存在压扭性逆冲作用,造成局部强烈隆升并遭受剥蚀.对T10、T8′、T8和T7不整合面剥蚀量的平面编图表明,白垩系基本全区遭受剥蚀,T8′、T8界面只造成区内局部剥蚀,T7界面的剥蚀量在南部最大,向盆地内减小,反映了盆地南部江南古陆的早期发育.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信息定义和结构化选取的思想基础上,给出图斑数据地理要素的层结构的定义和建立过程,从而实现图斑数据制图概括中对象选取的模型化,降低或消除了制图概括过程中人为操作的不稳定性和主观影响,改进和提高了制图概括的效果和地图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