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5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以扎龙湿地龙泡子为研究对象,利用58个实测水深数据和季相最接近的Quick Bird数据,建立湖泊水深的反演模型。探索性地建立了单波段和多波段组合的线性(多元)回归模型、指数模型、二次多项式模型、微分模型和对数模型等;通过对比模型的决定系数R2,比较模型精度;线性模型、对数模型、指数模型和幂指数模型的R2小于0.5,而二次多项式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R2大于0.5,精度相对较高;筛选出拟合度较高的模型,用20个实测验证样本,采用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进行模型精度评价;最后,利用精度较高的模型,进行龙泡子水深反演计算。水深反演结果表明,用选出的模型反演得到的龙泡子水深基本一致,为170~200 cm,即使有稀疏的水草覆盖,依然可以表现出水深渐变的趋势。以蓝、绿、红和近红外波段多光谱遥感反射率为自变量,建立的线性湖泡水深反演模型y=123.990-3.332B1+183.859B2-237.133B3-37.143B4(y为水深;B1、B2、B3和B4分别为蓝、绿、红和近红外波段的水体反射率),能较好地反演扎龙湿地湖泡的水深。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西辽河流域湿地变化状况,查明区内湿地演变规律及其变化的影响因素,以2000年的ETM数据和2010年的CBERS数据为数据源,在RS和GIS软件平台支持下,利用人机交互解译方法提取了西辽河流域10年内两期湿地信息,对湿地的时间与空间格局变化进行分析,并从地形、气象和人类活动等方面,对区内的影响湿地动态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0年来西辽河流域天然湿地大量减少,人工湿地呈现增加趋势,湿地和非湿地类型间转化明显,水田转化率最高;在研究区内,温度、降水和人口密度是影响湿地变化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4.
为了研究近30年内西辽河流域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特征,本文基于1985年TM数据、2000年ETM数据和2015年OLI数据,利用景观格局软件Fragstats4.2,选取了8个景观格局指标,进而分析30年来西辽河湿地景观格局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各湿地类型总斑块数和斑块密度呈下降趋势,湿地逐渐转化为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湿地主导类型变为人工湿地; 2)研究区湿地破碎化虽然有所减弱,但景观格局变化依然明显; 3)湿地大面积减少,湿地多样性大大降低,空间连通性较优,景观类型趋于单一化。  相似文献   
5.
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结合Landsat8 OLI遥感数据对该地区土壤有机碳进行定量反演.试验采集了164个土壤样品,通过3倍标准差准则对样品进行奇异点去除及数据集划分,其中120个样品作为训练集,44个样品作为验证集,建立土壤有机碳的多元逐步回归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有机碳与Landsat8各波段反射率均显著相关;黑土有机碳光谱预测最优模型以倒数为自变量模型最优,决定系数R2=0.180,均方根误差RMSE=0.558,海伦地区适于Corg含量遥感反演,预测模型稳定性好,可以用于揭示黑土典型区Corg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认为在不对土壤进行地面光谱测试的情况下,直接采用化学分析数据与遥感卫星相关联的方法预测模型拟合度有限,光谱对有机碳可解释性较低.  相似文献   
6.
当代矿产资源评价是复杂高维非线性系统的建模与评价过程,建立能够描述综合信息间复杂关系的多元非线性统计模型并预测矿产靶区,对矿产勘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基于GIS软件平台,将证据加权模型应用于青海拉陵灶火地区矿产靶区预测,提取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信息,遥感地质信息,地球化学异常信息等17种致矿综合信息,建立研究区矿产靶区预测模型,绘制成矿后验概率分布图,并利用ROC曲线分析方法对预测结果进行效果评价,根据ROC曲线的TP率和FP率计算圈定矿产靶区概率阈值,对研究区矿产靶区进行了圈定,结果表明证据加权和ROC曲线分析相结合圈定的成矿靶区与已知矿点分布较为吻合,该方法用于矿产靶区预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选择2005与2012年两期遥感影像,基于RS/GIS技术和转移矩阵数学模型,从景观转移方面对保护区景观要素时空变化进行定量分析,探讨了双河自然保护区在7年内土地利用格局及土地转化规律.结果表明,林地、灌木及草地之间转化较为突出,与保护区的环境因素有直接关系.沼泽、水域、居民地及裸土地因其面积基数小,类间转化量较小.旱田较活跃,除居民地外,其余6类景观都有面积转化为旱地.林地和草地相互转化较为活跃,灌木和林地相互转化较为活跃.研究结果可以为保护区的生态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