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质学   8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1.
利用岩石化学中各种氧化物及相关比值在陆相盆地沉积作用中的不同表现性质, 讨论了上黑龙江盆地绣峰组Ⅳ级层序形成的气候、水体、沉积体系及基准面变化特征.绣峰组Ⅳ级层序自下部向中部Fe2O3、Fe3+/Fe2+、K2O、Na2O等值逐渐减小; MnO、FeO、MgO、LOS等含量逐渐增高; 层序中部向上部Fe2O3、K2O、Na2O等值逐渐增大, MnO、FeO等含量逐渐减少, 显示了绣峰组Ⅳ级层序在气候旋回控制下由水体加深、气候潮湿向水体变浅、气候干旱演变的中期基准面对称旋回特征.这一研究成果为陆相盆地高频层序划分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塔河西北绿林林场一带原划分的兴华渡口群的岩石地球化学成分可与太古宙绿岩带对比,该区的兴华渡口群为低级地体(火山沉积盆地),SmNd模式年龄及单阶段演化年龄为(1252±28~1463±20)Ma。  相似文献   
3.
大兴安岭北段兴华渡口岩群多期褶皱解析及变质变形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兴安岭绿林林场一带兴华渡口中岩群属于中元古代层状变质岩系,受长期热动力变质事件影响,形成三个世代褶皱变形构造,其中以第二世代褶皱变形为主。此外,发育两套大型的韧性剪切带,它们在该区构造格架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变质与变形作用关系密切,由第一世代至第二世代变质表现有闪岩相的递进变质作用,之后发生了绿片岩相垢退化变质。  相似文献   
4.
在1:25万鸡西市幅区域地质调查中,于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早期阿尔布——赛诺曼期猴石沟组砂岩中发现大型脊椎动物化石。经野外初步鉴定,主要为恐龙(?)化石,此外还有龟化石和鱼化石。这些化石的发现对重新厘定地层时代、进行区域地层划分及对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鸡西盆地是黑龙江东部重要的含煤盆地,其以陆相沉积作用为主,同时发育了陆相背景下的海侵事件沉积,组成了丰富多彩的沉积体系。鸡西盆地陆相沉积体系可进一步划分为冲积扇,三角洲,湖泊,河流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6.
表尚虎  郑卫政  周兴福 《地质学报》2012,86(8):1262-1272
近几年,有关额尔古纳地块基底性质的锆石U-Pb样品测年,为讨论额尔古纳地块的构造归属提供了重要资料。绿林林场兴华渡口岩群二云母石英片岩的碎屑锆石U-Pb年龄892±20Ma、韩家园子兴华渡口岩群含十字石榴二云片岩的碎屑锆石U-Pb年龄1000~1100Ma、韩家园子兴华渡口岩群绿帘石化斜长角闪片岩的岩浆锆石U-Pb年龄816±27Ma、韩家园子达拉罕片麻杂岩(区域上相当于呼中地区凤水山片麻杂岩)的岩浆锆石U-Pb年龄981.0±6Ma~820±3Ma等数据,表明兴华渡口岩群及其相伴的变质深成岩形成于新元古代拉伸纪(青白口纪)至成冰纪(南华纪)早期。兴华渡口岩群普遍发育混合岩化。根据韩家园子东兴华渡口群的建群处混合岩化长英质脉体的变质锆石U-Pb年龄431.5±1.6~430±16Ma,及葛文春等对塔河地区早古生代花岗岩锆石的U-Pb年龄和Hf同位素研究表明,广布于额尔古纳地块上的众多早加里东期的后造山花岗岩是古生代早期额尔古纳地块快速隆升-剥蚀过程中所引起的降压导致下地壳物质熔融的产物;而兴华渡口群的混合岩化作用是早加里东期的后造山花岗岩侵位后,残余岩浆于早志留纪对兴华渡口群混合岩化作用的结果。部分测年样品中岩石的蚀源区或围岩的2800Ma、2600Ma、2400Ma、2200Ma、1888Ma等数据表明,额尔古纳地块内的确存在着相当于新太古代—早元古代的古老结晶基底。漠河地区门都里河一带出露的"兴华渡口群"的岩石组合为以含石墨为特征的孔兹岩系,可与黑龙江省东部麻山岩群、兴东岩群大马河岩组相对比。据此,额尔古纳地块的古老的结晶基底可能位于漠河地区门都里河一带,其东南侧出露的兴华渡口岩群系新元古代中期大陆边缘增生产物,早古生代后造山花岗岩的侵位、焊接,使其转化为稳定的陆块。  相似文献   
7.
大兴安岭绿林林场一带兴华渡口岩群属于中元古代层状变质岩系 ,受长期热动力变质事件影响 ,形成三个世代褶皱变形构造 ,其中以第二世代褶皱变形为主。此外 ,发育两套大型的韧性剪切带 ,它们在该区构造格架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变质与变形作用关系密切 ,由第一世代至第二世代变质表现为角闪岩相的递进变质作用 ,之后发生了绿片岩相的退化变质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呼中地区早寒武世花岗岩的岩石类型为二长花岗岩,依据同源岩浆演化理论划分为4个侵入期次,岩石结构表现出一期结构演化序列中由细粒向粗粒的演化趋势。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w(SiO2)普遍大于70%,w(Na2O)/w(K2O)<1,为钙碱性岩石,标准矿物中均出现刚玉而未见透辉石,属S型花岗岩;δ(Eu)一般大于0.5,属铕弱亏损,N(87Sr)/N(86Sr)>0.706,应为区内古老陆壳主体经重熔作用成因。各种岩石地球化学指数均表现出研究区花岗岩与碰撞型花岗岩的特征趋于一致,可与中国西藏及阿曼同碰撞型花岗岩相对比。碰撞型花岗岩的岩浆活动提供了该区新元古代-早寒武世额尔古纳地块南部大陆边缘陆缘增生的构造动力学信息。  相似文献   
9.
采用露头、钻井、钻孔剖面资料对鸡西盆地北部含煤条带中城子河组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和对比,共识别出2个长期、7个中期、44个短期基准面旋回。中-长期基准面旋回由上升、下降两个半旋回构成对称型结构,在不同剖面中对应标志明显;短期基准面旋回分为对称型和非对称型两种,自盆地中部至盆地边缘基准面旋回个数递减。通过对各级别基准面旋回的分析,讨论了高分辨率层序与聚煤作用关系。长期基准面旋回总体上制约了煤层的分布规律,完全对称型旋回和不完全对称型上升半旋回聚煤作用总体偏好,是找煤远景层位;中-短期基准面下降半旋回聚煤作用较好,是重要工业煤层的有利赋存部位。研究结果显示城子河组第①、②、④、⑥个中期基准面旋回聚煤作用最好,是采煤及扩大远景找矿的首选层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