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2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黔西北位于扬子板块的西南缘,经历了新元古代板块拼接碰撞造山运动及早古生代加里东期陆内造山运动的复杂演化过程,尤其是加里东期的三幕(郁南、都匀、广西)构造运动造成早古生代地层不同程度的缺失。本研究在黔西北毕节地区首次发现早奥陶世湄潭组与桐梓组之间存在一套以硅质砾石为特征的砾岩层。通过地质剖面测制、镜下岩石学分析、地层对比及古生物化石鉴定等手段,对该砾岩层区域产出特征、岩石学性质及横向地层对比等进行综合研究,笔者认为包括研究区在内的黔中地区,在早奥陶世曾发生短暂的水上隆升,以致该阶段岩石地层单元出现平行不整合接触界面,以湄潭组粘土岩假整合于娄山关组白云岩之上标志着本次隆升结束。综合构造变形与沉积环境的研究认为,郁南运动阶段,贵州大部表现为水下隆起和海盆变浅,大面积沉积早奥陶世早期碳酸盐岩,但毕节地区出现短暂的抬升为古陆剥蚀区;都匀运动自南向北挤压,形成东西向黔中隆起,以遵义—毕节—赫章为界,黔西北为沉积整合区,黔中为假整合区。  相似文献   
3.
黔南独山北东—东部一带广泛出露下泥盆统砂岩,形成了类型丰富的砂岩地貌景观。本文以野外调查为基础,对地貌景观类型及其成因演化机理作了主要分析,认为该区地貌为省内可与张家界媲美的砂岩地貌分布区,具有砂体时代老、演化属幼年期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对南昌地震台2008—2015年垂直摆倾斜仪观测数据分钟值进行分析,发现观测曲线有清晰的长趋势变化及年变周期特征。利用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分析法,对观测数据进行计算,结果显示,与台站周围震例及汶川地震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表现为明显偏离稳态值1;异常阈值Y1.3时,异常对应合理,具有显著的震前高值异常;异常的时间间隔及幅度与震级、震中距未表现出显著的比例关系,可能与发震动力过程复杂有关。  相似文献   
5.
黔南独山县位于江南造山带西南段古生代陆源盆地区,是研究盆地物质来源的良好场所.利用碎屑锆石年代学定量分析下泥盆统丹林组底部碎屑锆石年代学特征,可反映其物质来源;利用锆石较稳定特征定量分析锆石微量元素所代表的地质意义也具有可操作性.结果表明,根据丹林组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特征,可将其分为4组:早古生代(427~560 Ma)...  相似文献   
6.
在华北陆块区进行构造-地层区划的基础上,对华北陆块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三叠纪-早侏罗世、中侏罗世-白垩纪5个大地构造阶段不同构造-地层区内的沉积盆地类型、充填序列和时空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讨论.中-新元古代是华北周缘裂谷发育期.寒武纪-早、中奥陶世,华北广泛发生沉降并接受海侵,形成几乎广布全华北的碳酸盐岩台地.晚奥陶世-泥盆纪,华北整体抬升,遭受剥蚀,沉积缺失.石炭纪-二叠纪,华北陆块再次发生沉降并接受海侵,形成广阔的陆表海海陆交互相沉积,至晚二叠世华北陆块进入陆相盆地发展阶段.中生代,华北陆块陆内构造运动活跃,普遍形成与火山活动相伴的断陷盆地、坳陷盆地和拉分盆地.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华南扬子陆块和华夏增生体两大构造单元南华纪-二叠纪7条综合性剖面岩性、岩相、地层厚度、沉积环境、变形与变质作用的对比研究, 以及对扬子陆块南缘以及华夏增生体具有指相意义(与洋壳相关)的岩石组合的系统总结与分析, 以地层区和分区为单位对盆地原型进行了初步划分, 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华南地区南华纪-二叠纪盆地和构造演化的基本规律, 总结出构造演化的发展阶段, 揭示了扬子陆块与华夏增生体沿江绍-郴州-钦防北东段碰撞对接的时间发生在早古生代末, 西南段碰撞对接的时间相对较晚, 可能发生在二叠纪末.   相似文献   
8.
贵州黔南独山地区处扬子陆块东南缘,出露较完整的下古生界地层,对该区开展碎屑锆石U-Pb年龄谱研究可为晚古生代之前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结合带构造属性的进一步确定和对华南大地构造演化的深入研究提供新依据。本文对该区下泥盆统丹林组5件石英砂岩分析了375颗碎屑锆石:锆石阴极发光具有典型的振荡环带、不规则分带,Th/U比值多大于01,强Ce正异常、弱Eu负异常特征;346组谐和年龄显示来自多个源区,5组主要年龄峰值2 456 Ma、1 366 Ma、970 Ma、536 Ma、402 Ma,以970 Ma为最突出峰值。研究认为古生代锆石源于桂北-湘西内陆加里东期花岗岩、新元古代锆石主要来自江南造山带内新元古代四堡群、丹州群的火成岩;中元古代-太古宙锆石可能从华夏板块内部搬运到扬子板块。进一步论证了古生代华夏板块和扬子板块之间不存在沉积阻隔区,是一个整体板块;丹林组沉积于华南地块内的一个克拉通盆地。  相似文献   
9.
目前遥感影像的查询方式多是基于关键字的形式,基于拓扑的查询方式较基于关键字的查询方式具有空间几何不变的性质,在保障查询结果的查全率和查准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DE-9IM及其拓扑接口JTS拓扑套件(JTS Topology Suite,JTS),利用JTS提供的拓扑判断功能,基于Solr开源搜索引擎实现了基于对地观测的3交模型(Earth Observation 3 Intersection Model,EO-3IM)的拓扑查询功能。实验证明,JTS可很好地适用于EO-3IM。同时也证明了遥感影像拓扑查询的可执行性。  相似文献   
10.
唐婷婷  牟军  田文明  唐佐其  强希润  王安华 《贵州地质》2020,37(3):244-250, 232
贵州西部中、上二叠统界线附近普遍发育与玄武岩风化壳有关的铁-多金属矿化。本文通过对贵州西部普安地区二叠系茅口组顶部古风化壳型铁矿详细野外地质调查发现,玄武岩风化壳剖面普遍发育铁矿化,但铁矿体主要呈透镜体产于喀斯特洼地或溶斗之中,剖面上表现为Fe由上而下运移富集的特征。7件岩(矿)石样品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贵州西部普安地区二叠系茅口组顶部玄武岩风化壳普遍富集Fe、Ti、Al的氧化物,As、Sb、Cu、Nb、V、U、Zr等亲硫及高场强元素。该区部分样品TFe2O3、TiO2含量达到工业品位,Al2O3也呈不同程度富集,具有铁-多金属富集的特征。此外,研究区Fe倾向于喀斯特洼地富集,而Ti、Al则倾向于残留喀斯特斜坡富集,具Al、Ti与Fe差异性分离的特征,这可能与玄武岩间歇性喷溢,古地理特征,风化作用及频繁海侵、海退事件关系密切。综合研究表明,峨眉山地幔柱活动推动了贵州西部古地理格局的演化(喀斯特不整合洼地),并造就了(矿源层)高铁钛玄武岩堆积。贵州西部二叠系茅口组顶部古风化淋滤作用及古地理格局演化对Fe的迁移及富集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因此,对于贵州西部二叠系茅口顶部玄武岩风化壳及其古地理恢复的研究是寻找玄武岩风化壳型铁矿床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