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9篇
  1991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Kaap Valley英云闪长岩侵入体的形成年龄约为3500Ma,是侵位于巴布顿绿岩带的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岩套中年龄老而且规模最大的深成侵入体之一。虽然在许多方面与该岩套中的其它深成侵入体相似,但Kaap Velley英云闪长岩体在化学成分上更富镁铁质,其中以角闪石而不是以黑云母作为主要的镁铁矿。此外,它还富含稀土元素。这些特征表明:仅仅用简单的高度部分熔融来解释该英云闪长岩的成因是不合适的,因为这需要更多的富长英质的奥长花岗岩从同一源岩中分熔出来。所以,不如把Kaap Valley英云闪长岩的原始岩浆看作是一种富含镑石、磷灰石等副矿物,并可能溶有CO_2气体相而且被镁铁质物质混染了的奥长花岗质岩浆。英云闪长岩中角内石的晶形和成分与那种认为角闪石是岩体侵入时没有被消化尽的镁铁质的变质火山岩围岩中的角闪石作为捕获晶保存下来的认识相矛盾。因此,可以推断岩浆的混染作用应该发生在岩体侵位以前。可能的形成机制是原始岩浆在深部混入和完全同化了基性的岩石,从而形成了一种相对偏基性的岩浆。在这种岩浆凝固时期,由于晶体发生分离并下沉而导致角闪石和角闪石十黑云母质英云闪长岩相的分凝作用。尔后,英云闪长岩浆大约是在3200Ma以底辟的方式侵位于目前所处的位置,而且在底辟作用过程中使与之接触的绿岩带发生变形。同时,底辟作用还改造了岩体本身原始的可能是近于水平的成分分带,其理有的几何图形最好可以解释为是一种由交叉构造线组成的棋盘格子构造。  相似文献   
2.
在华北陆台北缘太古宙花岗质岩石的成因研究中,对其中的暗色包体进行了较详细的矿物学和岩相学研究,从中获得了许多反映花岗质岩浆来源及其成岩演化过程的信息,从而为花岗岩的岩浆起源提供了证据。这些暗色岩包体按成因及来源可分为:深源火成岩包体,围岩包体及深熔同生包体。研究表明,深源火成岩包体是花岗岩的母岩浆(基性岩浆)的早期结晶分离相,有些包体可能代表岩浆源区—上地幔岩的岩块。而深熔同生包体和围岩包体则是在深熔岩浆的形成过程中母岩中难熔组分的聚集物和岩浆上侵过程中捕获围岩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景洪傣族自治洲大勐龙地区前寒武纪变质含铁建造及其中的变质磁铁矿矿床位于我国西南滇藏地槽褶皱区,三江褶皱系之澜沧江变质带的东南端。组成含铁建造的变质岩系属前寒武系澜沧群国防组。澜沧群为一套晚元古代形成的厚约8000~10000米  相似文献   
4.
宽甸环斑花岗岩的同化混染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斑花岗岩是发育于前寒武纪的一种特殊岩石。本文从环斑花岗岩的地质学、岩石学及矿物学等方面讨论了宽甸元古宙环斑花岗岩的成因,认为环斑花岗岩是由分异出石英二长岩的富钾质残余岩浆在深部同化围岩(类似盖县组的矽线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及黑云母变粒岩等岩石)形成的含大量围岩捕虏晶的晶粥状岩浆,经侵位结晶而成。环斑长石的斜长石外壳是来自围岩的捕虏晶,它通过流动、吸附作用附着于钾长石巨晶的周围,构成环斑结构。  相似文献   
5.
太古宙花岗岩中的暗色包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华北陆台北缘广泛分布着太古宙花岗质岩石(英云闪长质-奥长花岗质-花岗质片麻岩),按成因它们可分为:受变质花岗岩(古深成侵入体)、碱性交代花岗岩及深熔花岗岩。这些岩石中广泛分布着暗色包体,按成因及来源可以分为:深源火成岩包体、围岩包体及深熔同  相似文献   
7.
花岗质岩石中微粒交生体的成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一些花岗质片麻岩中,经常看到分布在长石颗粒周围的细小矿物集合体——微粒交生体。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微粒交生体主要由钠长石、钾长石和石英组成,其标准矿物平均成分相当于An-Ab-Or体系的“低限熔点”成分。显然,微粒交生体是花岗质片麻岩经部分熔融产生的“低限熔体”的结晶产物。太古宙高级区一些晚构造钾质花岗岩的矿物,化学特征与微粒交生体类似。这意味着在塑性变形过程中产生和聚集的“低限熔体”最终可以形成大规模钾质花岗岩。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冀东迁安,安子岭地区的太古代花岗质混合片麻岩中出现一种暗化斜长石。过去曾有人描述和讨论过这种暗化斜长石。有人认为斜长石的暗化是一种水化,还有人认为它是一种钾化。但到底是属于什么性质的变化还没有被证实过。  相似文献   
9.
方占仁  林强 《吉林地质》1991,10(1):50-55,T001
我国冀东地区广泛分布着太古代各种花岗质岩石(英云闪长质—奥长花岗质—花岗质片麻岩,及微斜长石花岗岩)。在这些花岗质岩石中见有各种成因组构:残余岩浆组构、聚集重结晶组构、交代一熔蚀组构、分凝—共结组构及塑变—碎裂组构。运用这些标志性组构不仅可以研究该区花岗质岩石的成因而且可以追溯这些花岗质岩石的形成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