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篇
  2000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利用中国大陆东部21个台站的43条面波大圆路径上瑞利面波记录的双台资料,计算出双台间地震面波相速度频散,采用Tarantola概率反演的方法求得相速度频散曲线的分布,并由各处相速度频散曲线反演得到地壳上地幔的三维横波波速图像,进而得到中国东部地壳上地幔的S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我国大陆东部地壳厚度总体上呈东薄西厚的趋势,以105°E为界向西地壳厚度逐渐加深到55 km以上,其中有一个北东向的h形地壳厚度的坡度带.豫西及晋南地区为相对薄地壳的地区.大别山地区和泰山附近地区地壳变厚,但秦岭地区地壳不变厚.上地幔低速层上界面的深度在华北地区较浅,为80-90km,在鄂尔多斯、四川东部以及黔湘地区为120-130km.扬子地块东部及华南褶皱系中、东部上地幔顶部速度偏低使低速层的速度反差不明显.滇黔褶皱系的西部在200 km以内的上地幔中未出现低速层.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部地壳、上地幔横波品质因子的三维层析成像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中国763 长周期地震台网的数据, 从中选取出43 条对中国大陆东部覆盖较好的双台Rayleigh 波垂直向记录, 运用改进的多重滤波法, 提取震中到台站路径的群速度频散和振幅谱信息, 进而求出每一双台大圆路经的面波衰减因子. 采用Talentola 概率反演得到不同周期面波衰减因子的分布, 根据上述衰减因子分布, 再反演出中国大陆东部地壳、上地幔横波品质因子的三维Qβ结构. 层析结果显示: 华北地区地壳、上地幔的Qβ结构与地震活动性有密切的联系; 在陕南秦岭段的南缘, Qβ结构显示出扬子块体碰撞并俯冲于华北块体之下的迹象. 扬子准地台的大部份地区在88 km 的深度表现为一明显的高Qβ区, 四川台坳区的东部、黔川交界地区以及位于黔湘交界附近的江南地块, 地壳中Qβ值的横向变化小, 上地幔顶部存在一不小于40 km 厚的高Qβ层, 上地幔约在90 km 的深度开始出现低Qβ层; 位于滇黔交界地区的滇黔褶断区, 壳幔边界处Qβ值的纵向变化小, 上地幔顶部有一厚约40 km 的低Qβ层, 约在95 km 的深度上开始出现上地幔低Qβ层; 扬子准地台的东部以及华南褶皱系的中、东部, 莫霍面起伏小, 地壳中Qβ值的横向变化小, 上地幔约在85 km   相似文献   
3.
根据传播矩阵方法,并把由联合反演得到的同时满足长波地形起伏、板块运动速度、重力位异常资料以及地震层析先验知识的全地幔三维异常密度作为载荷,以求取核-幔边界的动力学背景.计算结果显示:1.所求的核-幔边界起伏图像与Hager等根据格林函数方法所求得的核-幔边界的起伏在全球范围内基本相符.2.核-幔边界处的环型场仅在数量上降为地表处的环型场的1/8左右,而极型场较地表处的极型场的流动图像有显著变化,数值也增为地表处极型场的3倍左右.  相似文献   
4.
核-幔边界的动力学背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传播矩阵方法,并把由联合反演得到的同时满足长波地形起伏、板块运动速度、重力位异常资料以及地震层析先验知识的全地幔三维异常密度作为载荷,以求取核-幔边界的动力学背景.计算结果显示:1.所求的核-幔边界起伏图像与Hager等根据格林函数方法所求得的核-幔边界的起伏在全球范围内基本相符.2.核-幔边界处的环型场仅在数量上降为地表处的环型场的1/8左右,而极型场较地表处的极型场的流动图像有显著变化,数值也增为地表处极型场的3倍左右.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部地壳上地幔速度和Qβ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光品  高尔根 《地质与勘探》2000,36(6):58-61,65
从穿越中国西部地区所有双台大圆路径中,选出Rayleigh波记录比较清晰且焦散效应相对较弱的3条双台大圆路径,计算出双台间地震面波相速度频散,群速度频散和随周期变化的衰减因子,进而反演出3条路径下地壳下地幔的平均S波速度和Qβ结构,对应于兰州-高和径,在约72km深度的上是幔中开始出现低速和Qβ层,在深度为6km-20km的地壳中,存在一低Qβ层,而在其下20km~34km深度的地壳中存在一高Qβ夹层,对应于成都-乌鲁木齐路径,在约86km深度的上地幔中开始出现低速Qβ层,在121km深度开始出现明显的低Qβ层,在深度为19km~34km的地壳中,存在一显著的高Qβ层,对应于高台一拉萨路径,在约84km深度的上地幔中开始出现低速和低Qβ层,在15km~29km深度的地壳中,存在一高Qβ夹层。  相似文献   
6.
Q_β tomography under the crust and upper mantle in eastern China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IntroductionTheenergyattenuationofseismicwavesduringthepropagationcanbequantificationallydescribed.GeophysicistshavefoundoutthattheregionalvariationofoPisobviousandthevalueofoPatthestableregionisdistinctlyhigherthanthatatactiveregion(Canas,Mitchell,...  相似文献   
7.
由Hager(1981)提出的,叶正仁(1989)进一步发展的传播矩阵方法,提供了一种运用地球重力位、板块运动速度资料来探求地幔内部横向不均匀性的一条途径.但由于地球重力位、板块运动速度资料均是二维资料,故仅运用上述两种资料来反演三维异常密度会导致反演结果很强的不唯一性、不稳定性.作为80年代地球物理学最富有成效的成果之一就是利用地震P 波和S波的层析技术,提供了上、下地幔三维异常速度分布,从而为地球物理及地球动力学的研究提供了最新的先验知识.把传播矩阵方法、粘滞损耗最小原理运用于全地幔对流的地球动力学模型,并同时把长波地形起伏、板块运动速度、重力位资料以及傅容珊根据地震层析结果所合成的全地幔三维异常密度作为约束条件,联合反演全地幔的三维异常密度结构.计算结果显示:(1)从计算所及的密度横切剖面来看,至少在250—670km 深度范围内异常密度的高低与地表构造有一定的相关性:即全球的大部分发散边界和相当部分的大陆分别对应低异常密度区和高异常密度区,地幔的异常密度数值在1500km 深度附近达到最小.(2)从计算所得的密度纵切剖面来看,对应太平洋中脊、印度洋中脊、红海及亚丁湾地区,低密度的异常区从地表一直延伸到核一幔边界,不过太平洋中脊相对明显.除上述区域外全地幔的异常密度基本上(按数值大小及正负)分三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