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5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水根萨依铌矿化是谢米斯台地区新发现的找矿线索,基于其地质矿化特征,对赋矿花岗斑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初步探讨其成矿背景。矿化体的产出受控于正长花岗斑岩与流纹岩接触带,包括花岗斑岩型与伟晶岩型2种,前者具块状构造,铌钽分布均匀,(Nb+Ta)2O5多集中于0.015 4%~0.018 4%,最高为0.030 8%,后者呈带状展布,矿化主要产于微斜长石带,(Nb+Ta)2O5多大于0.01%,个别达0.049 5%。赋矿花岗斑岩具A型花岗岩特征。铌矿化、正长花岗斑岩、花岗质伟晶岩脉成因联系密切,推测水根萨依铌矿化形成于中志留世,成矿背景为后碰撞阶段的挤压-伸展转变期。  相似文献   
2.
在新疆西准噶尔灰绿山西开展的地球化学剖面上,发现三岔沟金矿点。通过填图、钻探、槽探揭露,发现矿体随脉岩断续产出,品位0.10~13.1 g/t,深部延伸稳定。金矿石组合为黄铁矿、针铁矿、赤铁矿、磁铁矿、褐铁矿、自然金等中低温热液型矿石组合特征。金以自然金、碳酸盐包裹金、硫化物包裹金3种方式存在。将之与邻区金矿成矿特点进行对比,矿体产于泥盆系中酸性脉岩之中,具构造控矿和脉岩控矿双重控矿性。  相似文献   
3.
乌什加嘎衣提金矿床是西准噶尔谢米斯台—沙尔布尔提成矿带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金矿床,金资源量2 t,品位8×10-6。霏细斑岩脉的地质特征、成岩年代、地球化学特征对该地区的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金矿体产于中酸性岩体与地层接触剪切带中,与霏细斑岩脉密切共生,主要发育硫化物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两种矿石类型,工业类型属石英脉—蚀变岩型金矿床。笔者等测得不含矿的霏细斑岩脉成岩年龄为429. 1±1. 6 Ma以及两期含矿的霏细斑岩脉的成岩成矿年龄为426. 5±1. 7 Ma和426. 0±1. 6 Ma,认为矿床形成时代为中—晚志留世。矿区的安山岩、二长岩、霏细斑岩脉、蚀变岩型金矿石和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石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和微量元素演化趋势,从前往后具有递进性演化的关系。矿区所有岩石均表现出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Ti、Nb,不具有Eu、Ce异常等特征,显示出俯冲带岛弧岩浆的特点。霏细斑岩脉εHf(t)同位素(+8. 86~+15. 41)与区域岩体(+5.0~15. 4)高度重叠,对应的二阶段年龄为429~844 Ma,略大于锆石年龄,表明成矿的岩浆热液来源于亏损地幔新增的年龄地壳,源区在地壳中存留时间较短。霏细斑岩脉和二长岩在岩石成因和构造判别图解上与区域I型花岗岩落入相同的区域,成因类型为高钾钙碱准铝值Ⅰ型花岗岩。综合地质、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认为矿床成因类型属岩浆热液型金矿床,是晚志留世古亚洲洋向南俯冲背景下与侵入岩同源岩浆活动演化分异的产物,并预测区域上具有寻找与I型花岗岩相关的多种类型的Au—Cu矿床。  相似文献   
4.
杨清茂  师志龙  杨文龙  王元元 《地质论评》2022,68(3):2022052010-2022052010
什加嘎衣提金矿床是西准噶尔谢米斯台—沙尔布尔提成矿带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金矿床,金资源量2 t,品位8×10-6。霏细斑岩脉的地质特征、成岩年代、地球化学特征对该地区的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金矿体产于中酸性岩体与地层接触剪切带中,与霏细斑岩脉密切共生,主要发育硫化物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两种矿石类型,工业类型属石英脉—蚀变岩型金矿床。本文测得不含矿的霏细斑岩脉成岩年龄为429.1±1.6 Ma以及两期含矿的霏细斑岩脉的成岩成矿年龄为426.5±1.7 Ma和426.0±1.6 Ma,认为矿床形成时代为中—晚志留世。矿区的安山岩、二长岩、霏细斑岩脉、蚀变岩型金矿石和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石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和微量元素演化趋势,从前往后具有递进性演化的关系。矿区所有岩石均表现出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Ti、Nb,不具有Eu、Ce异常等特征,显示出俯冲带岛弧岩浆的特点。霏细斑岩脉εHf(t)同位素(+8.86~+15.41)与区域岩体(+5~15.4)高度重叠,对应的二阶段年龄为429~844 Ma,略大于锆石年龄,表明成矿的岩浆热液来源于亏损地幔新增的年龄地壳,源区在地壳中存留时间较短。霏细斑岩脉和二长岩在岩石成因和构造判别图解上与区域I型花岗岩落入相同的区域,成因类型为高钾钙碱准铝值Ⅰ型花岗岩。综合地质、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认为矿床成因类型属岩浆热液型金矿床,是晚志留世古亚洲洋向南俯冲背景下与侵入岩同源岩浆活动演化分异的产物,并预测区域上具有寻找与I型花岗岩相关的多种类型的Au—Cu矿床。  相似文献   
5.
西准谢米斯台乌什加嘎衣提一带金成矿潜力突出,以典型金矿床及矿点为研究对象,研究含矿石英脉微量元素及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简析重要成矿条件、成矿物质来源。乌什加嘎衣提一带矿(化)脉靠近花岗岩体分布,乌什加噶衣提金矿床(1)、(2)号带,布来萨拉金铜矿床(1)、(2)号带及乌金I矿点(1)号带靠近岩体,产于NEE向构造薄弱部位;乌金I矿点(2)、(3)号带,乌金II矿点(1)、(2)号带远离岩体,产于NWW向构造薄弱部位;矿(化)脉以石英脉型为主。含金石英脉低REE总量、具富LREE的右倾分布型式。富集Cs,Rb,Th,Ba相对亏损,Hf,Zr,Sm,Tb,Y,Yb,Lu等较低;δ~(18)O_(V-SMOW)、δD_(V-SMOW)分布范围窄,前者多小于10‰。认为区内靠近岩体的NEE向、远离岩体的NWW向断裂构造及构造薄弱部位为重要控矿构造,成矿物质来源于后碰撞环境挤压-伸展转换期的上下地壳混熔阶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