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8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关于沥青铀矿的合成实验,前人做过许多工作,但多是在高温高压下进行的。1954年J·W·Gruner曾报导过在50℃及室温下做过实验,1958年 L·J·Miller也提到过在25℃下合成沥青铀矿的问题。但他们的合成产物只是雏晶,未得到理想的X射线德拜图。也未见有关合成矿物学方面的详细报导。人们很早就知道产于砂岩、煤、碳酸盐岩、硅岩、黑色页岩等中的沥青铀矿与黄铁矿的关系非常密切。它们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在同生(成岩)矿床中,沥青铀矿与胶状黄铁矿形成共生组合,并沿黄铁矿边缘分布,或局部交代黄铁矿。在后生(再造)矿床中,沥青铀矿依赖黄铁矿及其蚀变产物赤铁矿而存在,形成沥青铀矿与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华南早第三纪含煤碎屑岩型铀矿床为例,研究了矿床表生带天然水中铀和有机质的关系。 А.И盖尔曼诺夫等人在研究干旱气候条件下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床时,曾提出在该矿床的舌状强氧化前锋,水强烈富集铀,以含铀有机化合物的形式出现,有机质中含铀48-86%,甚至达100%。而在还原带中,水中的铀以无机化合物形式为主,含铀68-81%。但该研究只限于水中有机质富集铀的数量,并未说明铀与有机质呈什么形式结合。另一些研究者又只考虑到有机质与UO22+结合的问题。众所周知,地下水是一个具有复杂组分的天然体系,UⅥ在该体系中可以有各种各样存在形式的机率:如UO2OH+、UO2(Co3)2(H2O)22-、UO2(C03)34-、UO2SO4、UO2(SO4)22-、UO2(S04)34-以及UO2Cl+等。因此,在研究天然水体系中溶解腐殖酸结合铀时,必须要考虑它结合的是什么形式的铀,才能合理地评价天然水中溶解有机质对铀的迁移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3.
该书是苏联学者编写,并于1987年翻译成英文出版。全书253页,共分四章:一、古水文地质学这门科学及其在矿床研究方面的任务;二、现代地下水分布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4.
有机水文地球化学是地质学中一门新的边缘科学。它是在现代科学技术蓬勃发展,衔接各门知识领域的许多新的科学派别不断出现的情况下,在有机地球化学和水文地质学基础上发生的一门新学科。研究有机水文地球化学的主要目得和任务是通过运用水中各种有机组份的定性、定量标志来评价水文地质圈中有机质的数量、成分、分布规律、变化条件及其在地质、地球化学和其他过  相似文献   
5.
腾冲地区地热水分布广泛,经过初步调查,发现它的放射性水文地球化学具有许多特点。目前,有许多资料说明腾冲地热水的形成主要与现代火山作用有关。该区地热水大多分布在现代火山群附近,其出露状态和化学成分具有岩浆期后的某些特征,而与一般地下水成分有明显差别。其热源属玄武岩岩浆热,水源为大气降水。这些水进入地热系统后,被加温  相似文献   
6.
7.
前言在研究某地碳硅泥岩型铀矿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过程中,重点研究了该矿床沥青铀矿形成的物理化学环境,并在实验室内模拟了沥青铀矿形成的主要条件。从我们调研的材料看出,早在四十年代美国原子能委员会(AEC)下设的科研机构就已做过沥青铀矿合成实验,苏联至五十年代末还发表过合成沥青铀矿的有关文章。然而就我们所知,前人的合成实验大多在高温高压下进行,也有人如 J.W.格鲁纳(1954年)提到了曾在  相似文献   
8.
以第三纪含煤碎屑岩型铀矿床天然水的实际材料为依据,研究了铀的有机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拟定了研究水中铀和有机质之关系的新方法,首次发现该区天然水以UO_2OH~ -腐植酸络合物的新形式搬运铀。通过热力学计算,分别查明了有机形式和无机形式搬运铀的份额。过去许多研究者在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