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4篇
地质学   1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论龙门山中段前缘油气成藏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各种油气成藏必要条件的配置关系出发,把龙门山中段划分成半裸露带、单斜带和隐蔽带三种勘探领域。提出了“适时隆起”的概念,阐述了蓬莱镇组(J3p)气藏、白垩系气藏主要受燕山晚幕和喜马拉雅期运动的控制,表现为天马山组(K1t)或灌口组(K3g)为厚度减薄带。这些认识在勘探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有助于进一步拓宽在龙门山前缘寻找富集油气藏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3.
川西龙门山前缘雷口坡组油气成藏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门山前雷口坡组烃源岩为中等烃源岩,干酪根类型以I型干酪根为主,生气丰度30-50×10^8m^3/k^2,生气中心在安县。雷口坡组储集岩为粒屑白云岩,主要发育于雷三段,其次为雷一段,为孔隙性储层。研究表明这些粗结构碳酸盐岩的发育与滩相沉积环境密切相关。中坝雷三气藏成藏主控因素是:早期的构造,有利的储层和良好的保存条件。龙门山前缘雷口坡组天然气勘探前景良好,龙门山前缘中北段双鱼石至金河一带为有利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4.
川西坳陷圈闭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西坳陷有着复杂的形成与演化历史,从而导致油气成藏、圈闭类型复杂的局面。通过对川西主要气藏圈闭分析,把圈闭成因作为分类的基础,圈闭形态及遮挡方式作为划分各大类中次一级亚类的依据。按形成油气圈闭的主导成因差异,将川西坳陷圈闭划分为构造圈闭、地层圈闭和成岩圈闭三大类型。其中,岩性圈闭和古构造-成岩圈闭是川西坳陷的优势圈闭。  相似文献   
5.
成都市洛带地区沙溪庙组沉积相及储集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洛带地区沙溪庙组为河流-三角洲相沉积,“上沙”(J2s)储集砂体发育,经井间对比,划分出11套砂体,砂体呈条带状,沿NE—SW向构造展布,反映物源主要来自NE方向。储层主要为中一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储层物性条件与新场“上沙”储层相似,但地层电阻率较低。目前已在遂宁组(J3sn)和“上沙”储层中发现了孔隙性储层,孔隙类型主要是次生孔隙,这对在洛带气田深层寻找孔隙性的气藏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威远气田震旦系灯影组古岩溶与成藏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川威远震旦系灯影组为一套浅海相潮坪环境下沉积的藻白云岩沉积,其发育的古岩溶循征具有纵向上的多期性和横向上的不均性。根据古岩溶的特征,笔者将其划分为以间岩溶,风化壳岩溶和缝洞纱岩溶三种类型,并对其不同的判别标志进行了详细研究和论述。层间岩溶和碳酸盐岩地层在沉积期或成岩早期抬暴露地表,受到大气淡水渗入淋滤所发生的岩溶作用;风化壳岩溶系指碳酸盐岩地层长时间受到大气淡水的淋滤作用,由于淡水的渗入和循环地层进入埋藏期后,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在地层中不断排出压释水作用下,碳酸盐岩中发生的岩溶,威远构造的灯影组的震四顶的层间岩溶和震四顶的风化壳岩溶,成为威远气田气藏的主要储集层。尤其是震四顶风化壳岩溶发育时,形成一个古潜丘,孔洞发育的潜丘属于古圈团类型,有利于油气的早期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7.
龙门山构造变形始于印支期,经历燕山期和喜山期多次递进变形,构造变形时期具有由北向南、由西向东逐渐变晚和构造变形强度西侧强、东侧弱的特点。龙门山冲断带具有南北分段、东西分带和纵向分层的差异变形特征。龙门山逆冲推覆带构造变形强烈,油气保存条件差。山前断褶带主要发育断弯背斜、断展背斜和断挡背斜等,变形适中,油气保存条件好,龙门山山前断褶皱带有利于油气富集,形成构造油气藏。  相似文献   
8.
洛带遂宁组气藏为新发现气藏,已提交天然气探明储量上百亿立方米。洛带遂宁组沉积环境以季节性浅水湖为主,发育进积型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有利的沉积微相是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和席状砂。物源来自川西坳陷西侧的龙门山,其中坳陷东坡的新都—洛带地区处于中部的砂泥岩互层的三角洲相带,在斜坡带上形成了大型的遂宁组岩性圈闭。洛带地区遂宁组具有多套储盖组合,又靠近下伏烃源岩,对天然气的富集和保存十分有利。通过合成记录的标定J、ason反演表明,遂宁组含气砂岩的地震响应模式为“强波谷、中—强波峰,低波阻抗”模式;砂泥互层型的地震响应是“强中弱”。该大型岩性气藏的发现,说明川西地区浅层气仍然具有大的勘探前景,遂宁组气藏将是浅层扩展评价勘探和风险勘探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9.
龙门山地区关口断裂形成与演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大量野外露头剖面资料与钻井数据,系统分析了关口断裂形成过程与演化特征。认为关口断裂在印支早、中期为张性大力构造背景下形成的同沉积正断层,在晚三叠世卡尼克期为生长性正断层;印支晚期构造事件中该断裂改变为逆冲断层。关口断裂活动性较强,其中在燕山晚期活动性最强。关口断裂在喜马拉雅期有多期次的、长时期的强烈活动;并且目前仍是一条活动性的断层。  相似文献   
10.
层序地层学研究在国内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层序地层学被引入我国10年来,地质工作者结合我国的具体地质情况,运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对古生代海相沉积盆地碳酸盐岩地层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沉积体系域的控矿作用。在一些大比例尺沉积岩区区调工作中,开展了露头层序地质学的研究。在陆相盆地工作中,发现影响陆相地层层序的因素很多,随机性更强。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利用露头、地震和钻井资料综合进行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指导油气勘探。此外,利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在岩相古地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