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8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利用地震时间剖面的内部反射结构和外部几何形态等地震相标志,结合古地貌特征的研究,对周口拗陷下第三系核桃园组二段进行了古水流体系和沉积体系的分析。研究表明,充分利用地震信息,对在控制井少的新区寻找隐蔽油藏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昌都盆地上三叠统采集的25块流体包裹体样品进行了显微观察和显微测温、测盐等系统分析。显微观察结果证实了研究区古油藏的存在,同时指示晚三叠世早期存在活跃的油气运聚过程,晚期受热改造破坏而残留大量沥青。显微测温结果表明上三叠统发生过至少6幕流体充注,第1~4幕含烃流体活动明显。结合埋藏史分析可知,可能存在两期流体活动,分别发生在188.6~181.8Ma(早侏罗世中期)和174.0~157.1Ma(中侏罗世早期到晚侏罗世中期),其中第2期流体活动特征表现为连续充注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中扬子区中古生界海相领域油气资源量约4.47亿吨,油气主要形成于加里东期、印支—早燕山期及晚燕山—喜山期。由于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现今油气主要保存于生储盖组合齐备且加厚的逆掩推覆带和相对稳定沉降的地区。大洪山逆掩推覆构造带、澧县逆掩推覆带和当阳复向斜、沉湖—沔阳—陈沱口地区及石门—澧县复向斜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为有利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4.
阿克库勒凸起于奇地区YQ3井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奇地区是塔河油区外围重要的油气勘探地区.以成藏理论为指导,应用荧光薄片及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技术和方法,综合研究分析了于奇地区YQ3井区中下奥陶统鹰山组碳酸盐岩油气成藏条件及成藏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YQ3井区鹰山组储层类型为洞穴型、裂缝.孔洞复合型和裂缝型,洞穴、溶蚀孔隙和中小型裂缝普遍发育,但洞穴充填相当严重;区域封盖和直接封盖能力较好,但海西晚期构造运动对本井区油气保存影响较大;至少发生了4次油气注入成藏期。即海西晚期、燕山期、喜山早期和喜山中期,其中最重要的油气注入成藏期为海西晚期和喜山期;油气藏形成主要受到3种因素的控制,即油气源区是控制本井区油气分布和富集的主要因素,盖层等保存条件是控制本井区油气分布和富集的关键因素,有效储集体发育程度是控制本井区油气分布和富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昌都盆地古油藏的流体包裹体证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红汉  吴悠  何生  肖秋苟  付孝悦 《地质学报》2010,84(10):1457-1469
青藏高原隆升与油气保存是当今油气勘探理论与实践面临挑战课题之一。本文利用在昌都盆地采集的51块储层岩石样品,运用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的技术和方法,不仅揭示了工区中生界三叠系和侏罗系在早侏罗世—早白垩世的前陆盆地发育阶段发生4期油气充注,形成了古油藏,而且这些古油藏在新生代的走滑拉分盆地发育阶段遭到破坏而演化成沥青砂岩。同时,在古生界—中生界储层检测到大量纯气相包裹体,并且与高温盐水包裹体共生,暗示工区晚期存在天然气运聚过程。由此认为,昌都盆地以寻找天然气为主;在盆地南部的芒康深凹陷中生界可能是天然气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6.
藏南拉萨,江孜,岗巴—定日三个盆地的油气远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生代时期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北两侧具有完全不同性质的大陆边缘。北部为沟-弧系的活动大陆边缘,南部是具有完整结构的稳定大陆边缘。拉萨盆地是北部活动大陆边缘上的一个弧间盆地。江孜盆地、岗巴一定日盆地则是南部稳定大陆边缘大陆棚下部和大陆棚上部的构造沉积环境,其中,拉萨盆地在沉积后的期受板块俯冲作用的影响,盆内岩浆-热作用异常强烈,致命地层普遍发生热变质、无油气前景。江孜盆地侏罗-白垩系为深海-半深海-浅  相似文献   
7.
西藏措勤地区(昂拉仁错)海相白垩系油气远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秋苟  李松照 《地球科学》1996,21(2):152-157
白垩纪昂拉仁错是冈底斯岛弧后的前陆盆地,盆地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海进-海退沉积旋回,并在沉积上表现出由北向南沉积层序逐渐增高,厚度变薄的趋势;在纵向上有多套有利于的生储盖组合,发育有背斜圈闭,断块圈闭,岩性圈闭,火山岩圈闭多种类型,盆地的后期改造经历了燕山和早喜山运动长期近南北向挤压,形成南北对冲的构造格局,其中晚燕山运动有利于油气和聚集,早喜山运动对油气具破坏性,该盆地具有和日本海盆地,台湾台  相似文献   
8.
伦坡拉盆地牛堡组的夺储集性能研究程度较低,物性分析项目及成果资料少,给储量计算带来困难,因此,有必要研究储集性能。  相似文献   
9.
陈红汉  吴悠  肖秋苟 《地球科学》2013,38(3):541-552
尽管前人对青藏高原隆升机制、地块拼合和陆内俯冲、中-下地壳流动以及岩浆活动等过程做了大量研究, 但对工区发育众多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热体制和古地温梯度演化很少涉及, 而这些对中生代海相烃源岩油气生成过程以及已生成的油气命运具有重要影响.在总结前人有关青藏高原温度场背景和盆地类型演化成果基础之上, 运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数据, 综合建立了高原腹部中生代海相盆地古地温梯度演化曲线, 认为在中生代至古近纪的被动陆缘-弧后盆地-前陆盆地演化过程中, 中生代海相盆地处于相对低的地温梯度条件下(<3.0 ℃/100 m)有利于成熟油的生成; 在新近纪至第四纪的青藏高原隆升阶段, 这些中生代海相盆地不仅演化成残留盆地, 而且还伴随着新的热事件使得盆地地温梯度不均匀急剧上升(~6.5 ℃/100 m), 同时会导致大部分中生代海相烃源岩生成的油再度裂解成气和存在二次生烃(气)的可能性.因此, 古地温梯度演化决定了在"冷盆"区域可能还存在找油潜力, 但在大部分的"热盆"区域只能以找气为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