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质学   20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 为了阐明盐类矿床形成的机理,盐矿地球化学工作者常根据溶解度相图,分析卤水等温(通常为25℃)蒸发的析盐规律。为能接近自然界的实际情况,在物理化学实验研究方面,不仅研究了卤水-矿物间的稳定平衡关系,而且研究了介稳平衡。关于卤水蒸发析盐过程的分析,也分为平衡条件下的蒸发作用和分离结晶蒸发作用两类情况。尽管如此,仍未能反映自然界卤水-矿物平衡的复杂过程。温度是影响盐类溶解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沉积是在年温度周期性变化的条件下,卤水-矿物不断平衡的产物。显然,年温差对卤水蒸发析盐过程、卤水的演化、盐类矿物组合以及  相似文献   
2.
四川盆地三叠系杂卤石形成条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四川盆地三叠系杂卤石有很大一部分产于硬石膏层中,与硬石膏互层。在许多杂卤石产出层位,缺失钾镁盐甚至石盐等易溶盐类。上述现象用已有的研究资料难以解释。本文通过100多个实验点的平衡实验,研究了35℃ K—Na—Mg—Ca—SO_4—Cl—H_2O六元海水体系中,NaCl及K、Mg盐均不饱和条件下杂卤石形成的可能性。与饱和溶液相比,不饱和溶液中杂卤石稳定区收缩。但在饱和溶液被稀释将近1倍时,杂卤石仍有一定的稳定范围。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四川盆地三叠系含杂卤石剖面的成因。由于成盐期卤水频繁地被淡化,形成“石膏——石盐+钾镁盐——石膏”沉积韵律。成岩作用中盐层遭受来自石膏层的水的溶滤。在石膏层较厚,盐层较薄的层段,石盐和钾镁盐可被全部溶掉,形成对NaCl及K、Mg盐均不饱和的液体。当这种对易溶盐类不饱和的液体进入膏层,部分K、Mg组分就能与CaSO_4结合生成杂卤石被保留下来,形成现在所看到的“硬石膏一杂卤石——硬石膏”剖面。  相似文献   
3.
一些有机物对Ph、Zn、Cu迁移与沉积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一些有机物在成矿溶液中存在的可能性,作者相继就中性、酸性与碱性氨基酸,以及酒石酸在铅、锌、铜迁移与沉积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从90~210℃范围内,酸性氨基酸在热卤水中的存在,比中性和碱性氨基酸更有利于铅、锌、铜的活化、迁移。而酒石酸在热卤水中的存在,只在90℃或更低时,才是铅、锌等金属活化、迁移的最佳温度条件。且无论哪种有机物在热卤水中的存在,随作用时间及温度的变化,不同金属的活化、迁移明显不同。这表明,金属与氨基酸或其它有机物形成的易溶络合物,其稳定性不仅与金属、氨基酸等有机物的种类有关,而且还受温度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四川盆地三叠系杂卤石有很大一部分产于硬石膏层中,与硬石膏互层。在许多杂卤石产出层位,缺失钾镁盐甚至石盐等易溶盐类。上述现象用已有的研究资料难以解释。本文通过100多个实验点的平衡实验,研究了35℃ K—Na—Mg—Ca—SO4—Cl—H2O六元海水体系中,NaCl及K、Mg盐均不饱和条件下杂卤石形成的可能性。与饱和溶液相比,不饱和溶液中杂卤石稳定区收缩。但在饱和溶液被稀释将近1倍时,杂卤石仍有一定的稳定范围。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四川盆地三叠系含杂卤石剖面的成因。由于成盐期卤水频繁地被淡化,形成“石膏——石盐+钾镁盐——石膏”沉积韵律。成岩作用中盐层遭受来自石膏层的水的溶滤。在石膏层较厚,盐层较薄的层段,石盐和钾镁盐可被全部溶掉,形成对NaCl及K、Mg盐均不饱和的液体。当这种对易溶盐类不饱和的液体进入膏层,部分K、Mg组分就能与CaSO4结合生成杂卤石被保留下来,形成现在所看到的“硬石膏一杂卤石——硬石膏”剖面。  相似文献   
5.
硝酸盐钾盐沉积的物理化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亚文  韩蔚田 《地质论评》1999,45(3):301-305
硝酸盐钾盐沉积,在世界上一些极度干旱的沙漠地区有报道,新疆吐鲁番和大洼地的盐类沉积物中发现硝酸盐钾盐组合。本文从含硝酸盐水盐体系相平衡的角度,分析硝酸盐钾盐沉积的物理化学依据,推断水硝碱镁矾相同在K^+,Na^+,Mg^+/Cl^-,NO^-3,SO^2-4-H2O六元体系干基图中的位置,并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铜矿在含有氨基酸的热卤水中溶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志健  韩蔚田 《矿床地质》1992,11(2):188-194
  相似文献   
7.
潜江凹陷是自垩—第三纪的江汉盆地中次一级的继承性凹陷.凹陷内潜江组(渐新统)盐系地层是一套巨厚的内陆盐湖沉积.盐系地层厚达3500米以上,其中盐类岩石累计厚度达1800米,并广泛分布有钾钠镁的硫酸盐复盐矿物,如无水钠镁矾、钠镁矾、盐镁芒硝、钾芒硝、无水钾镁矾等(图1).由钾芒硝和无水钾镁矾组成的钾矿层,在钾盐矿床中属于一种新的矿床类型.研究这些矿物的形成条件,共生组合及其在剖面上的变化规律,对于查明该盐矿床的沉积条件和形成过程,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盐镁芒硝(D'Ansite)是盐矿床中罕见的一种矿物。1909年,格尔基(R.Grgey)在研究奥地利提罗耳(Tirol)的哈尔(Hall)盐矿床时,曾简略地描述过这一矿物,但未明确定名。此后,较详细的矿物学研究工作都是用人工合成晶体进行的。1958年,奥廷雷思(H.Autenrieth)和布劳恩(G.Braune)研究Na~ —Mg~( )—Cl~-—SO_4~=—H_2O四元平衡体  相似文献   
9.
南海海水25℃等温蒸发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亚文  韩蔚田 《地质科学》1995,30(3):233-239
用南海海水在25℃条件下进行等温蒸发实验,获得了海水蒸发残余液相中不断变化的氢、氧同位素比值及蒸发析出的石膏、泻利盐、光卤石等矿物结晶水中的氢、氧同位素比值,获得酸碱度、氧化还原电位及密度等数据。由于南海海水在化学组成及氢、氧同位素组成上都与平均大洋水非常相近,所得数据可作为研究海相盐类沉积及古海盆地卤水成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根据氨基酸在成矿溶液中存在的可能性,继铅、锌、铜在含有中性及酸性氨基酸热卤水中迁移与沉积作用的实验研究之后,作者对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铜矿在含有碱性氨基酸——赖氨酸热卤水中的溶解性,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含碱性氨基酸的热卤水中,从90~210℃的温度范围内,铅与锌的溶解量均从增到减,铅于150℃时达最大值(约4×10~(-6));锌于120℃时达最大值(约800×~(-6));铜的溶解量则于90℃时即达最大值(约80×10~(-6)),其后随温度升高而呈锐减趋势。这说明铅、锌、铜与氨基酸形成的易溶络合物,其稳定性不仅与金属和氨基酸的种类直接相关,而且还受温度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