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7篇
地质学   3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夜光遥感影像数据可有效反映城市空间格局变化。本文基于1992—2012年的DSMP-OLS夜光遥感影像和2018年的珞珈一号遥感影像,利用分层阈值法提取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城市建成区;通过计算平均灯光强度、平均灯光增长速率、城市建成区面积、城市建成区增长速率、城市重心、城市重心偏移距离等一系列指数,揭示区内各城市的空间格局演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①1992—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规模大幅增长,沿珠江口两侧形成了以澳门、广州、深圳和香港为核心的倒“U”形城市群,并呈辐射状向周边扩张。②以珠江口为界,粤港澳大湾区东部各个城市的发展水平整体高于西部各个城市,广州、深圳、香港等核心城市发展水平明显高于江门、肇庆、惠州等外围城市。③1992—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区的增长速率由小变大,最后逐渐趋于稳定,2002—2007年是城市扩张最迅猛时期。④1992—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的各城市重心迁移方式表现为3种类型:持续向区域中心迁移;持续向相邻城市邻接区迁移;持续向海洋方向迁移。大部分城市的重心迁移方向呈“震荡”特征。  相似文献   
2.
稀土矿床开采导致矿产资源极大损失,并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本文选取韶关新丰、清远英德交界区域为研究区,采用2010年到2012年3期不同来源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在建立解译标志的基础上,采用人机交互解译方法提取各年度的稀土开采状况、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恢复治理情况,并进行野外实地验证。监测结果表明,研究区稀土开采图斑较多,但均已停采,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较为严重,且大多未进行有效治理。研究发现,基于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的遥感调查手段,既能利用不同时相数据的时效性优势,又能发挥不同分辨率数据识别各类矿山地物和地质环境要素的能力,有效监测稀土矿区的整体状况和变化情况,为国土、环保等相关部门进行矿政管理和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朱腾  黄铁兰  何军拥 《北京测绘》2021,35(4):432-435
针对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研究中的波段降维问题,利用混沌映射的遍历性与初值敏感性提升遗传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提出一种基于混沌遗传寻优算法的高光谱影像分类波段选择方法.实验部分采用粤港澳大湾区欧比特高光谱影像对多个行政区进行了仿真分类实验,同时对比了主成分分析(PCA)等经典降维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欧比特高光谱影像能够有效地区分出多种典型地物,而且引入混沌映射改进的遗传算法具有更强的全局寻优能力,基于所选波段子集得到的分类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4.
广东三个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开采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稀土资源丰富,资源种类较全,但真正具有工业意义只有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已有调查表明广东富有重稀土资源,重稀土资源量约占离子吸附型稀土资源总量的1/3。广东现仅有采矿权企业三家(简称A、B、C矿区),2013年度开采指标REO(稀土氧化物含量)仅为2200吨,但离子型稀土年分离能力超万吨,供需矛盾突出。为了解广东稀土矿开采现状,本文在具备采矿证的A、B和C三个矿区采集风化壳剖面和尾砂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分析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和相关有用元素的含量,获得了一批新数据,研究矿区的地球化学特征和资源潜力。数据分析表明:1广东稀土资源非常丰富,实际资源量与现有报告评估的资源量有着极大的差别,相差两个数量级。2三个稀土矿的风化壳原矿的轻稀土/重稀土的比值为1.8~6.6,说明三个稀土矿均为轻稀土矿;只开采轻稀土矿,与市场需求和广东富有重稀土资源的情况都不相符,年稀土开采指标与年冶炼分离能力也存在极大缺口,无论资源类型和数量都无法满足经济对稀土资源的巨大需求,建议考虑适当增加稀土矿证和开采指标。3A矿区和C矿区的腐植层和半风化层稀土含量都不高,成矿部位在全风化层,成矿模式为浅伏式;B矿区的腐植层和全风化层稀土含量高(最高超过0.3%),为成矿部位,成矿模式为表露式。4风化壳采矿位置尚需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减少矿体的漏采,尾砂稀土资源有待回收利用。5风化壳和尾砂样品微量元素含量相对陆壳丰度,多数元素富集倍数低于10,部分元素甚至出现亏损,没有回收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珠江三角洲海岸线遥感调查和近期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调查和分析珠江三角洲海岸线近期演变情况,利用TM,ETM,ALOS等多源多时相遥感图像对珠江三角洲海岸线进行遥感调查和近期演变分析,通过几何纠正与图像配准,得到具有统一投影和坐标系统的基础图像;根据不同海岸类型特征和所建立的解译标志,采用人工目视解译和计算机自动提取相结合的方法,提取了珠江三角洲1998,2003和2008年3个时段的各类海岸线,提取精度优于80%;借助GIS的叠加和统计工具,分析了珠江三角洲海岸线近期演变特点、变化趋势和原因.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海岸线长度在1998-2003年间几乎没有多大变化,而在2003-2008年增加较多,其中人工岸线的增加比例最高(达50%以上),其次是基岩岸、河口岸、沙砾质岸和淤泥质岸,而红树林岸的增加比例最低;珠江三角洲海岸线变迁趋势以向海延伸为主,主要是沿岸工程建设、滩涂围垦、围海造地和人工养殖等所致,而人为造地是海岸线变迁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遥感技术识别矿山植被污染信息的有效方法,基于ASTER和QuickBird 2种数据源,采用植被指数法和植被绿度法2种方法,对广东大宝山矿区的植被污染信息进行了识别研究。通过不同数据源、不同识别方法的对比分析,为遥感技术识别矿山植被污染信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工作思路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的特大城市群。本文利用多期遥感数据,并结合景观格局指数研究大湾区2000—2020年的发展规律。结果表明:①大湾区主要的土地覆盖类型为林地、耕地与居住及建设用地,3种地类总占比多年来均在80%以上;②大湾区的居住及建设用地在20年间增长了115.21%,面积达到9 183.47 km2,是大湾区内面积增长最多、变化速率最快的用地类型;③大湾区内的景观格局破碎度、斑块密度不断降低,景观聚集度与景观丰富程度不断升高,区域景观格局分布状况日趋合理。  相似文献   
8.
为了揭示广州城市热岛特征,本文选择1994-2009年共4个时相的Landsat 5TM卫星数据为数据源,利用ENVI和ARCGIS软件进行处理,对广州市城市热岛效应进行模拟。在此基础上,统计广州城市地表温度、热岛强度的空间分布和年际变化情况,分析广州城市热岛与行政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的相互关系,探讨城市热岛的整体演变趋势。结果表明:从行政区域看,城市热岛主要分布在老城区和其他城市的中心地带;从土地利用类型看,城市热岛主要分布在建设用地区域;从变化趋势看,热岛由老城区、行政核心区向郊区、行政核心区周边扩展的趋势明显。因此,在城市热岛的防治上,一方面要在城市规划和改造方面增加城市绿地和水域的面积,减轻城市热岛聚集效应,另一方面在加大产业转移和升级改造的力度,降低中心城区的工商业密度和人口密度,减少人为热源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现代地貌遥感信息的示矿意义,以广东省全境所涉及的1∶5万标准图幅(共546幅)范围为研究区,采用SPOT 5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地貌的解译和定位,查明了区内地貌类型及其分布特征,获取了有效的示矿地貌信息。该成果可为广东省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勘查部署和矿产资源开发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遥感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经过深入分析和探讨,确定了基于项目驱动的教学改革思路。首先在课程定位、课程设计、内容选取方面对整个课程设计进行改进,然后在教学实施上通过教学组织、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考核标准、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通过实践,学生的学习成绩大幅提高,综合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课程得到同行、督导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