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5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Liu  Shen  Feng  Caixia  Fan  Yan  Chen  Xiaoqing  Yang  Yuhong  Zhao  Huibo  Coulson  Ian M. 《中国地球化学学报》2020,39(6):862-886
Acta Geochimica - This work reports an important episode of extensional, mafic magmatism that impacted the North China Craton (NCC) during the Permo-Triassic and influenced the evolution of this...  相似文献   
2.
河南焦作地区下二叠统太原组遗迹化石及其沉积环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胡斌  周方  宋慧波 《古地理学报》2010,12(5):577-588
河南省焦作地区下二叠统太原组发育一套陆表海碳酸盐岩以及海湾-潟湖、潮坪-沼泽和障壁岛 (砂质滩、坝) 相碎屑岩和煤层,其中保存有大量完好的遗迹化石,已识别出的有10个遗迹属11个遗迹种,包 括Zoohycos brianes,Zoohycos villae,Teichichnus rectus,Nereies isp.,Chondries isp.,Rhizocorallium isp.,Thalassinoides suevivus,Ophiomorpha nodosa,Gordiamaina,Taenidium satanassi和Planolites isp.等。这些遗迹化石多为 全浮痕保存,少数为半浮痕表迹保存,其丰度较高。根据遗迹化石的组成与产状特征及其围岩的沉积特征,可 识别出3种遗迹化石组合:(1) Zoohycos-Nereites遗迹组合,出现在水体相对较深、浪基面之下且沉积底层内 氧气贫乏的远岸浅海沉积环境;(2) Zoohycos-Taenidium遗迹组合,产生于水体相对较浅的浪基面之上的近岸 浅海沉积环境;(3)Ophiomorpha-Thalassinoides遗迹组合,发育于海岸带潮坪或海湾、湖沉积环境,遗迹化石 往往保存在泥质灰岩或钙质粉砂岩和薄层细砂岩中。基于遗迹化石组合的分布特点,提出了焦作地区太原组遗 迹化石的沉积环境模式。  相似文献   
3.
杭州湾庵东浅滩沉积物中发现有多种造迹生物,主要有蝼蛄、泥甲虫、宁波泥蟹、珠带拟蟹守螺、泥螺、弹涂鱼、蚂蚁和鸟类等,营造的生物遗迹主要为觅食迹、居住迹和爬行迹(爬迹、拖迹和鸟足迹)等。分析表明,浅滩不同亚环境的造迹生物及其遗迹的主要类型和分布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1)在潮上带植被茂密的草滩环境中,以层面上的生物觅食迹、居住迹和鸟足迹为主,造迹生物主要有蝼蛄、泥甲虫、蚂蚁和鸟类等,其中以蝼蛄的潜穴最为丰富。(2)在高潮滩的积水泥沼环境中,有大量近海喜盐植物,生物遗迹主要有宁波泥蟹的“J”形、“W”形和“Y”形潜穴、弹涂鱼的羽状爬迹、珠带拟蟹守螺在层面上营造的弧形、圆圈状的觅食迹和“C”形的条带状生殖迹。(3)在中、低潮间带的粉砂质环境中,以层面上珠带拟蟹守螺不规则的觅食迹为主。生物遗迹的分布与浅滩沉积底质沉积物粒度与含水量等特征密切相关。本研究不仅丰富了杭州湾浅滩沉积的新遗迹学研究,而且对古代潮汐沉积及其环境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宋慧波  黄志伟  胡斌  李娟  郑锋利  安红亮 《地质学报》2020,94(12):3790-3802
豫西禹州地区太原组旋回沉积与海平面变化特征的研究可为华北地区石炭 二叠系煤与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提供沉积背景方面的理论支撑。基于对豫西禹州地区龙华山一带太原组露头剖面的岩性、沉积构造、遗迹化石和沉积序列特征的精细研究,本次工作识别出2种沉积体系(无障壁海岸和有障壁海岸沉积体系)、4种沉积相(包括浅海相、潮坪相、障壁岛相和潟湖相)及3种相组合(浅海相和潮坪相组合,障壁岛、潟湖和潮坪相组合及浅海、潟湖和潮坪相组合)。依据沉积相、沉积体系以及海侵与海退构成的沉积旋回特征,划分出3个大的一级旋回和9个二级旋回。第Ⅰ大旋回由浅海相与潮坪相沉积的4次交替叠加组成;第Ⅱ大旋回由潮坪相→潟湖相→潮坪相→障壁岛相→潮坪相→潟湖相→潮坪相沉积构成;第Ⅲ大旋回表现为浅海相与潮坪相沉积的3次叠加,而后再变为潟湖相沉积。通过沉积旋回与海平面变化的响应关系分析,绘制了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阐明了本区太原组沉积期旋回沉积与海平面升降变化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
PsammichnitesDictyodora为古生代海相环境典型的弯曲带状遗迹,是由具有虹吸器官的生物所形成的遗迹化石,一般被归入到psammichnitids。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和样品分析,对古生代PsammichnitesDictyodora的形态功能对比和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1)Psammichnites通常具有短、浅的凹槽; 随着时间的推移,Dictyodora的壁高却逐渐增大。(2)Psammichnites主要分布于正常浅海环境; Dictyodora大都分布于深海环境,也有个别类型分布于浅海环境。(3)Psammichnites的种级多样性在石炭纪浅海环境呈快速增加,属于晚期辐射类型,但Psammichnites gigas广泛分布于寒武纪早期,具有很好的地层指示意义; Dictyodora的种级多样性在奥陶纪快速增加,属于早期辐射类型。(4)寒武纪—奥陶纪,PsammichnitesDictyodora主要分布于南半球中高纬度的Iapetus和Rheic大洋,其中Laurussia大陆的形成以及Iapetus和Rheic大洋的闭合对其古地理分布具有显著影响; 自石炭纪开始,PsammichnitesDictyodora均向新的空白生态位进行迁移,反映出造迹生物对于新生态位的适应和迁移均受环境变迁的强烈影响; 二叠纪之后,PsammichnitesDictyodora在地层中没有发现,可能暗示它们的造迹生物均在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中遭受了毁灭性打击。上述对PsammichnitesDictyodora行为习性演化特征及其生物古地理迁移特征的系统总结和归纳,可为从精细和精深角度深入解读遗迹化石所反映的遗迹类群的演化生态学和生物古地理迁移特征提供新资料和新认识。  相似文献   
6.
犯罪时空预测作为预测警务的核心支撑技术,自2000年左右至今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介绍了犯罪时空预测的实践背景和理论基础,将犯罪时空预测解构为利用历史案件的时空位置、时空环境和个体行为等要素,结合相应的算法模型预测未来案件时空分布的过程。然后,从输入要素的视角对当前的犯罪时空预测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将其划分为基于案件时空位置信息的犯罪时空预测、基于时空环境要素的犯罪时空预测,以及融合行为轨迹和时空环境要素的犯罪时空预测3种类型,详细总结了不同类型犯罪时空预测的方法原理,并从适应场景和预测效果等方面对不同的方法模型进行了比较。最后,结合当前的大数据技术发展趋势,对未来的犯罪时空预测进行了展望。本文认为犯罪时空预测未来需要从数据角度重点解决输入数据的体系融合、粒度细化和新型数据融合等问题,从模型优化角度应着重提高多源异构数据融合能力,平衡模型的可解释性与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山东青岛和日照滨岸潮间带可见到现代生物营造的各种遗迹。通过分析这些生物遗迹与其沉积背景的关系,取得以下成果: (1)研究区生物遗迹中,层面遗迹以腹足类动物的拖迹为主,层内遗迹以居住迹丰度最高,且类型多样。(2)建立了2个生物遗迹组合: 一是高潮区组合,主要遗迹类型包括珠带拟蟹守螺拖迹、沙蚕的拖迹、摄食迹和居住迹、四角蛤的居住迹、弹涂鱼的爬行迹和居住迹、鸭嘴海豆芽的居住迹以及螃蟹的居住迹和摄食迹;该组合产生的沉积物底层具有含泥量较高,水、氧、有机质含量均较丰富及基底较稳固等特点。二是中低潮区组合,主要由斑玉螺的拖迹和停息迹、扁玉螺的爬行迹和停息迹、寄居蟹的爬行迹、长竹蛏的居住迹、虾蛄的爬行迹和居住迹、鸭嘴海豆芽的居住迹以及螃蟹的居住迹和摄食迹组成;该组合产生的沉积物底层具有含泥量较低、粒度较粗、间隙水不易保存、有机质含量低等特点;研究区潮间带为急剧多变的海洋环境,该遗迹组合可指示温带季风气候条件下的海洋潮间带沉积环境。(3)通过分析各种造迹生物及其遗迹的组成和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其与底层沉积物和沉积环境的关系,建立了研究区潮间带沉积中的生物遗迹组合及其沉积环境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8.
东秦岭陕西镇安聂家沟地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发育一套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序列,较完整地记录了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前后浅海碳酸盐岩台地相生物群落演替及环境变化等信息,是研究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前后生态环境变化与沉积响应的理想区域。通过碳酸盐岩微相分析方法,对陕西镇安聂家沟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的碳酸盐岩生物组合和微相类型进行了详细分析,共识别出11个微相类型: 斑点状凝块石、叠层石灰岩、鲕粒—纹层状叠层石灰岩、有孔虫颗粒灰岩、藻—海百合泥粒灰岩、含有被包壳和被磨蚀骨屑颗粒的粒泥灰岩、鲕粒颗粒灰岩、集合颗粒灰岩、含鲕粒的粒泥灰岩、泥晶灰岩和泥岩。根据碳酸盐岩微相特征及沉积相标志,在二叠系—三叠系界限附近划分出台地边缘、开阔台地和局限台地3种沉积相,其反映了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频繁的沉积相带变更的特点。该剖面碳酸盐岩微相反映的古生态和生物群落演替特征与中国华南同时期其他剖面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即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之后,早三叠世正常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生物类型和丰度极低,仅含有少量的双壳类、海百合等,灭绝事件界线附近以微生物碳酸盐岩等特殊微生物沉积构造占主导,之后微生物岩等消失,又出现了以双壳类为首的生物碎屑石灰岩。研究结果为了解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中生物和环境的协同演化提供了新的材料和认识。  相似文献   
9.
In view of the importance of mafic dyke swarms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current scient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South China, herein, we present the findings of studies on twenty–five representative mafic dykes cropping out in Hunan Province and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within the southern Wuling Mountain gravity lineament, China. These results include new zircon LA-ICP-MS U-Pb age, whole rock geochemical, Sr-Nd-Pb isotopic, and zircon Hf isotopic data for these dykes. The dykes formed between 131.5 ± 1.2 and 121.6 ± 1.1 Ma, and have typical doleritic textures. They fall into the alkaline and shoshonitic series, are enriched in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s(LREE), some large ion lithophile elements(LILE; e.g., Rb, Ba, and Sr), Th, U, and Pb, and are depleted in Nb, Ta, Hf, and Ti. Moreover, the dolerites have high initial87 Sr/86 Sr ratios(0.7055–0.7057), negative εNd(t) and zircon εHf(t) values(-14.8 to-11.9,-30.4 to-14.9), and relatively constant initial Pb isotopic ratios(that are EM1-like, 16.77–16.94, 15.43–15.47, and 36.84–36.92 for 206 Pb/204 Pb,207 Pb/204 Pb, and 208 Pb/204 Pb, respectively).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ykes were likely derived from magma generated through low-degree partial melting(1.0%–10%) of an EM1-like garnet–lherzolite mantle source. The parental magmas fractionated olivine, clinopyroxene, plagioclase, and Ti-bearing phases with negligible crustal contamination, during ascent and dyke emplacement. Several possible models have been proposed to explain the origin of Mesozoic magmatism along the Wuling Mountain gravity lineament. Herein we propose a reasonable model for the origin of these mafic dykes,involving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paleo-Pacific Plate and South China, which led to subsequent lithospheric extension and asthenosphere upwelling, resulting in partial melting the underlying mantle lithosphere in the Early Cretaceous, to form the parental magmas to the WMGL mafic dykes, as studied.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中二叠世山西期古地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南省中二叠统山西组发育了一套以陆源碎屑含煤岩系为特色的滨海相、三角洲相沉积,是河南省晚古生代的重要含煤地层。基于地层厚度、砂泥比等值线的变化趋势分析以及指相化石和沉积组合类型的分布特征,可以确定出4种沉积相:潟湖(海湾)相、潮坪相、障壁岛相和三角洲相;划分出3种岩相区:三角洲泥岩及砂岩相区,海湾(潟湖)—潮坪粉砂岩及泥岩相区和障壁岛—潮坪—潟湖(海湾)砂岩及泥岩相区。当时的沉积古地理特征表现为:豫西南为伏牛古陆,豫西为中条古陆,总体地势呈北西高,南东低,中部有一水下隆起区;海水由西北向东南方向退去;物源主要来自盆地西侧的中条古陆;最大厚度沉积区位于东北部及东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