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3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掩星法发现的系外行星系统中,如果存在其他未知的伴星绕同一颗恒星运动,掩星行星由于受到伴星引力的影响,运动轨道将发生变化,轨道周期不再是常数,而是变化的。利用这种变化探测掩星系统中的其他行星,已成为一种新的方法。主要介绍了未知行星与掩星行星之间的引力作用引起的掩星周期变化效应,以及掩星周期变化法探测系外行星的理论和研究进展状况,最后简要讨论了几种影响掩星周期变化的其他因素:共轨行星、卫星、潮汐效应、相对论效应及恒星的引力四极矩等。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对开发生产的影响,以中东M油田白垩系Mishrif组生物碎屑灰岩为研究对象,基于岩心、铸体薄片、分析化验及生产测试等资料,通过地质成因—储层物性—生产动态相互标定,采用每米日产油和物性指标进行储层分类.结果表明:M油田白垩系Mishrif组储层划分为3类,Ⅰ类储层发育于高能浅滩,Ⅱ类储层发育于低能潟湖和高能浅滩,Ⅲ类储层主要发育于潟湖.储层特征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综合控制,浅滩原始物性好,滩体顶部发生强溶蚀、弱胶结,储层孔渗同步提升,形成Ⅰ类储层;滩体下部以破坏性成岩作用为主,发生弱溶蚀、强胶结,降低储层物性,形成Ⅱ类储层.潟湖相岩石原始物性较低,沉积期生物扰动形成连通潜穴,为成岩流体提供运移通道,后期以建设性成岩作用为主,溶蚀作用和白云化作用在潜穴和基底形成大量铸模孔、晶间孔和生物体腔孔,有效改善岩石物性,形成Ⅱ类或Ⅲ类储层.该结果为中东厚层碳酸盐岩储层分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云技术的影响有技术层面的,有社会层面的,也有文化层面的。这些影响在我们的创造之外,却在我们希望的结果之内。它将推动人类社会发展,重塑人类历史风貌。  相似文献   
4.
在整合处理现有的省基础测绘1:10000数据的基础上,分别对水系、交通、境界、居民地、植被等要素逐级进行数据制图综合,获得了1:500000—1:10000的多级多尺度应急地图数据库,可以实现各类应急地图的快速制作,进一步提升了应急地图在重大活动中的测绘应急保障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应用地震小折射法探查南京短水准场地地质环境,并据此改造场地。在改造场地后,水准测量结果表明,各项要求基本达到,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土壤湿度是表征土壤水分状况和土地水文过程的一项重要指标,与农作物及植被的生长密切相关,而传统的土壤湿度监测可以较为准确地测量出土壤湿度,但是不能反映较大范围内的土壤含水情况,耗时长且耗费的人力物力较多.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其被广泛应用于植被分类、土地利用规划、地球资源普查、环境污染监测等领域.其中,土壤湿度也可以通过遥感卫星影像丰富的波段信息反演获取,实现对土壤湿度的大范围的动态监测.本文旨在利用遥感卫星影像Landsat-8的OLI成像仪和TIRS传感器波段数据,反演地表温度,计算ND-VI,构建TVDI模型,对黑河流域内的土壤湿度进行反演研究.  相似文献   
7.
基于Stacking(ET-ET)的机器学习算法,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再分析数据和MGDSST海温融合数据,建立了一套高效的海温长期预报方法,并在南海北部海域开展了1 a的表层海温长期预报实验。结果表明:基于Stacking(ET-ET)机器学习模型的表层海温长期预报的均方根误差降至0.52℃,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降至1.58%,明显优于基于支持向量机、人工神经网络和长短期记忆模型的预报结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