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2篇
  1998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研究用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钛精矿中的亚铁,对试样的分解、滴定条件及防空气氧化措施等做了较详细的试验。所制定的分析方法准确可靠,操作简便,已于1997年通过冶金部初审。  相似文献   
2.
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菌苗浸浴免疫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于1992年12月—1995年12月,采用嗜水气单胞菌TPS-30株制成全菌苗,对本所、绍兴、杭州等地渔场鲫、鲢、鳙等进行浸浴免疫试验和生产性防病试验.(1)网箱试验:将含菌5X109全菌苗按1:10,1:100,1:500稀释,对体重超过10g的健康鲫进行菌苗浓度与浸浴时间、增效剂、高渗剂、加强免疫、连续多批分别浸裕和增氧剂等6项免疫试验.经不同时间的RSP%及部分抗体测定结果表明,在1:10-1:500的浓度中分别浸浴1—60min后,45-188天的RSP达66.7%—100%;菌苗液中加入5x10-6增效剂和2%高渗剂可使RSP提高10%;首次免疫后间隔1-6个月再加强免疫,可使RSP提高及免疫有效期延长;将1:10菌苗连续浸浴鲫15批,其中前10批免疫鱼的RSP可达60%以上;增氧剂直接加入菌苗液中会降低RSP。部分免疫鱼的血清中有微弱的特异抗体.(2)生产性试验表明:7.7ha成鱼池和533ha湖泊的鱼种浸裕免疫后,池塘免疫鱼平均成活率提高15%,用药成本降低;湖泊死鱼数比上年同期减少55.8%。  相似文献   
3.
草鱼出血病两种病原病毒的细胞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C.et v.) 出血病的病理切片,在病变细胞中发现有两种病毒颗粒,一种是呼肠孤病毒,以前已有报道;另一种为直径仅20—30nm的小病毒颗粒,系首次在鱼类细胞中发现。两种病毒主要侵染病鱼血管及微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细胞受损而至解体,红细胞弥散细胞间隙,导致出血症状。此外还侵染肾上皮细胞,肾间质细胞、肠上皮细胞以及脾网状细胞、嗜酸性白细胞等。根据小病毒颗粒的形态及核酸分析,拟初步鉴别为小RNA病毒科病毒。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