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南海北部陆缘广西合浦盆地油气勘探迄今尚未取得突破,其根本原因是对该区基本油气地质条件及油气地质规律认识尚不够深入。合浦盆地主要烃源岩与百色盆地一样,均属成熟度偏低的始新统中深湖相暗色泥质岩系,其低熟烃源岩与低熟油气特征及其成藏地质条件亦基本一致。在深入分析研究合浦盆地低熟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生源母质类型及热演化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对其低熟油气及生物气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百色盆地进行了类比,指出合浦盆地古近系具备低熟油气/生物气的基本地质条件,其油气勘探方向及勘探策略,应借鉴百色盆地的成功经验,重点勘探寻找低熟油气及生物气资源。  相似文献   
2.
WHJM36-9构造位于莺歌海盆地中央泥底辟构造带的东南端,该构造是在红河断裂右旋走滑运动所派生的东西拉张应力下形成的近南北向泥底辟伴生构造,WHJM36-9气田即位于该构造上,属于一个由背斜和断层控制为主的构造型浅层气藏。气田各层构造高点基本重合,但深部构造幅度明显大于浅层;气田储层主要为第四系乐东组(QpL)和新近系上新统莺歌海组一段(N2Y1),其岩性主要为中细砂岩—泥质粉砂岩。通过对气田岩心物性分析及地质综合评价,第四系乐东组一段储层属高孔高渗—中低渗类型,乐东组二、三段及上新统莺歌海组一段属高孔中渗的储层类型,该区的低阻气层则主要属高孔中低渗储层类型;气田天然气中烃类以CH4为主,C2以上组分含量较少(0.49%~2.71%),属高熟干气藏;乐东组和莺一段地层水分别为CaCl2和NaHCO3水型;气田各气组具有不同的压力和气水系统,为正常压力系统。  相似文献   
3.
南海北部边缘盆地油气勘探中陆续发现较丰富的二氧化碳(CO2)和氮气(N2)等非烃气气藏,同时亦发现了一些含N2、富N2的天然气层。这些CO2和N2非烃气主要富集于西北部边缘莺歌海盆地中央泥底辟带新近系及第四系浅层中。根据N2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可将本区N2划分为大气成因、壳源型有机成因和壳源型有机-无机混合成因三种主要成因类型。结合温压双控热模拟岩石产氮气实验结果,以及N2等非烃气在平面上分区分块、剖面上分带分层的局部性富集特点,追踪判识并确定N2气源主要由来自不同成熟演化阶段的中新统及上新统海相泥岩气源岩的N2与多种物理化学和岩石脱气作用所形成的无机N2相互混合而构成。  相似文献   
4.
以HBJM39-1-1、HBJM39-1-2A、HBJM39-1-3和HBJM39-1-4等4口井的取心资料为基础,结合层序地层学解释,深入分析了莺歌海盆地HBJM39-1气田储层的岩相沉积特征.研究表明,HBJM39-1气田储层岩相具有颜色深、粒度细、水动力条件弱、生物扰动强且发育风暴沉积等特点.通过地震地质解释、盆地古地貌以及岩心描述等分析研究证实,HBJM39-1气田储层形成于相对较深的沉积水体环境.莺歌海盆地上新世主要发育滨浅海相沉积,但根据古水体环境、生物遗迹相、岩相以及测井相等资料揭示,上新世莺一段至第四系乐东三段尚发育滨外亚相,不发育前滨及以上亚相沉积.同时,为了进行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以“泥”、“砂”截然不同的渗流、渗流屏障作用为主线,亦对滨外亚相等进行了进一步细分和较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根据X井钻遇的古近系和新近系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分析,确定X井生烃门限深度在2 600m以下,那么该井钻遇始新统流沙港组泥岩有机质丰度较高的井段(2 100~2 285m)尚未达成熟门槛,而生烃门限以下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低,生烃潜力差,不能提供充足的烃源供给,故导致X井勘探失利。X井位于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东3洼南部边缘,钻遇流沙港组厚度达568.5m,且泥岩厚度占该组地层的62.3%,其中单层泥岩最大厚度高达115m,表明流沙港组沉积时期水体环境偏深,沉积可容空间大,可见X井钻探结果与前人"迈5号同生断裂始新世活动弱,沉积可容空间小,导致东3洼缺少油气形成的物质基础"的结论存在较大偏差。由于X井处在东3洼陷边缘,流沙港组顶部剥蚀强度较大,推测靠近东3洼沉降中心的始新统流沙港组湖相泥岩沉积厚,埋深亦加大,完全能够达到有机质成熟生烃门槛,故应具有较好的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和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海盆地处在欧亚、印度-澳大利亚及太平洋三大板块相互作用之新生代最活跃区域,古近纪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尤其是中新世以来的新构造运动较强烈,在此区域地质背景的影响和制约下,中国近海盆地构造演化具有幕式演化特征,逐渐形成了"沟-弧-盆"系统,在边缘海浅水及深水区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断坳双层结构的不同类型的新生代盆地,沉积充填了古近纪断陷裂谷早期中深湖相地层及其烃源岩、断陷晚期煤系地层及烃源岩、新近纪坳陷期中新统海相地层及其烃源岩,进而为油气形成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中国近海盆地沉降沉积中心具有由陆逐渐向深海洋盆迁移的特点,形成了多套不同类型储盖组合,加之与晚期新构造运动和烃源供给系统时空上相互耦合配置,进而最终形成并控制影响了近海沉积盆地油气分布富集规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