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海洋学   4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海洋对大气环流大尺度变化的影响,是研究气候异常的重要基础,而海洋信息区是海气相互作用的关键区,它的温度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海洋热状况的大尺度变化。本文,根据1950~1979年热带太平洋(42°N~42°S,130°E~80°W)的表层水温资料(COADS),采用两次相关计算标准信息量指标的方法确定了信息区;讨论了各信息区的水温与全区水温同期相关的特征,对研究气候异常提供了海洋热力基础。  相似文献   
2.
风和气压的变化是引起海洋非周期性水位(实测潮位值减去预报潮位值的差值,以下简称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尽管人们对这种过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这一自然现象的研究至今不衰;这是因为水位变化在渤海这种浅水海区达到很大的值,若恰遇高潮阶段,则往往会使所影响的海域水位暴涨,以至海水内陆溢浸造成灾害。所以人们用各种途径去探讨水位变化与强迫力之间的关系。 引起和影响水位变化的原因中,风应力是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实际的水位变化除包括天文潮变化外,还含有非天文因素影响而产生的非潮汐性质的水位变化。用一日24小时逐时水位平均求得的日平均水位,基本上滤去了日周期以下的高频分潮,而非潮汐性质的水位变化仍包括在日平均水位变化之中。不过这儿要指出,日平均水位仍包含日和半日以及更高频的潮汐成份,这必然形成Nyquist折叠现象,会使谱分析中形成的极值出现虚像。但是在研究大尺度的低频波动还常采用日平均水位  相似文献   
4.
1986—1987年埃尔尼诺期间赤道太平洋的物理海洋学事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文中,根据“中美热带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联合研究”第1—4航次考察的资料结合美国NOAA提供的SST资料和Wyrtki博士提供的水位资料,对1986—1987年埃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发展和消衰过程中的海洋事件作了综合分析.指出,这次埃尔尼诺是一个中等偏强的事件.SST场和水位场的宏观变化是同步和相似的,并且都与风场特征有关.次表层温度结构的变化是与上层暖水的东向输送相对应.在此期间,热带西太平洋的流系结构和方向发生了异乎寻常的变化.在埃尔尼诺爆发前期,南赤道流较强,暖水在西太平洋堆积;在爆发期内,则在12.5个纬度带内形成东向流,向东输送暖水;在消衰期内,北赤道逆流变弱、而南赤道逆流变强;在埃尔尼诺结束后,海洋转为动力调整,并在约12个纬度范围内变为西向流.在这次埃尔尼诺期间,向东输送的暖水总量为11.4×1014m3,此量比1976年埃尔尼诺多1/3,而比1982—1983年埃尔尼诺少2/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