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海洋吸收了到达地球表面太阳幅射能量的约三分之二。太阳幅射加热了海洋,推动了海水的运动,影响着海洋与大气间的能量、质量交换。依赖太阳幅射进行光合作用的浮游藻类是海洋生产力的基础。光在海水中的传播、吸收、散射过程与水中的悬浮体和溶解物质有密切关系,也与海水的温盐度、流速等有关。海水的这些光学性质,表征出不同水团的某些固  相似文献   
2.
The rate of evaporation of seawater droplets in the airsea boundary layer can be estimated by its salinity change compared to the sea surface salinity. A micro-chemical method based on Farlow (1954) is developed for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the salinity of an individual droplet without the error due to further evaporation after sampling. A halide ion-sensitive sampling surface is prepared by colloidally dispersing brown silver dichromate into the gelatin layer of a commercially available film. The reaction of soluble chlorides with the silver salt leaves a clear white halo with diameter a on the brown film to reveal the volume of the droplet- After the film is developed in a water vapor saturated atmosphere, the halo grows to diameter d with the original as the embryo to indicate the quantity of chloride ion involved in the action. The ratio of d/(a ) is a function of the salinity of the droplet. The method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salinity of seawater droplet of 10 to 10 ~10 gram. Details of t  相似文献   
3.
全息术自从激光器发明以来,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用于颗粒的观测与分析, 1963年Thompson研究了空气中雾滴的Fraunhofer衍射与背景相干光形成的全息图;1964年制出了第一套激光雾滴分析设备,拍摄与分析了空气中雾滴的粒径分布。由于这种方法能够真实地拍摄雾滴的形成过程,并且不破坏测量的环境,所以要比其它方法可靠,自那时以来已用于原子核物理的云雾室研究、超微粒子的检测、冰的结晶过程以及其他许多有关颗粒分析方面的研究。 这种颗粒观测分析方法,大都是用同轴型Fraunhofer全息术(或称同轴型远场全息术)。由于同轴型全息术对光源的相干性要求低、光路简单、不要求高分辨率的感光片,因而被广泛采用。1969年,Knox曾用于对海洋中浮游生物的研究;1973年,Scripps海洋研究所将Knox的工作用于对海上浮游生物的现场观察,取得了在自然环境下一些浮游生物真实情况的资料。用全息术来研究粒径分布、运动状态以及密度等,正在成为全息学应用的一个分支而迅速发展着。 从原理上讲,全息术能够把颗粒运动的现场状况不受干扰地记录下来,然后方便地、立体地予以再现。这好象是把颗粒运动的真实情形"冻结"起来,然后搬进实验室,让研究人员的眼睛与仪器来观察。由于全息干涉术的发展,被"冻结"的不只是运动着的颗粒的一瞬间的情形,而可以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值或两个瞬间的干涉图。所以,颗粒运动状态的本身也被完整地记录下来,使得在一张全息图上能取得颗粒密度、粒径分布、运动速度等许多重要资料。 用同轴型全息摄影的方法来研究海水中悬浮沉积物的运动,将是这方面应用的一个发展。海水中的悬浮沉积物包含有大量的泥沙、有机物颗粒等,需要对它们的含量、粒径分布、速度分布等作出描述,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是很不完善的。本文试图解决全息术用于这方面研究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初步的分析。由于泥沙是悬浮沉积物中比较大量存在的典型颗粒,所以下面的讨论,都是假定对泥沙颗粒进行的。  相似文献   
4.
应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曾呈奎所长的邀请,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教授E、E、苏克宁于五月廿六日至六月十二日在青岛进行了一次讲学及海上实验。讲学由毛汉礼付所长主持。参加听讲的有来自广州、履门、天津、北京、鹤壁等地的海洋与无线电工作者,以及在青岛各有关单位人员共约九十余人。全部讲学分五次进行。包括(1)海上定位原理。(2)漂流浮标与海流测量。(3)沿岸波浪电话遥测系统等三部分。介绍了漂流标测流的一些理论与实际问题,并对各种类型浮标的特点及其在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的使用情况作了说明,着重讲解了他本人研制和改进的漂流浮标的结构、性能、电  相似文献   
5.
应用1983年11-1984年7月观测的温度、盐度和光学衰减系数C作为划分水团指标,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划分南黄海水团,并对南黄海的悬浮体分布和光学性质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将海水光学衰减系数作为划分水团指标是可行、有效的。分析结果为:夏季表层有黄海水团、黄海冷水团和长江冲淡水,底层只有黄海水团和黄海冷水团,并且存在着混合带。秋季水团基本上保持着夏季型,但长江冲淡水缩小,不存在混合带。南黄海底层水的主要光学特征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并大体上可分为如下区域:(1)中、东部区域,相当于黄海底层冷水区域,最大光学衰减系数大于9;(2)西部区域,黄海水团区域,呈东南向条状,其轴心区的光学衰减系数C>1;(3)西南部区域,包括苏北沿岸水与黄-东海混合水;(4)西北部区域,相应于黄海底层浑水侵入区。最后,用称重法获得的悬浮总量(SS)与C之间有线性关系:C=0.366SS+0.50,相应的线性关系数为0.8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