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大气污染扩散GIS模拟分析--以福州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福州市为例,分析了GIS在环境模型研究中的主要应用范围;剖析了GIS与环境模型结合的三种层次。在 GIS技术支持下建立了城市点源和线源大气污染扩散模型,采用大气污染扩散模型与GIS的嵌入式的紧密集成技术,进行福州市大气污染扩散模拟,直接采用等值线的方式表达大气污染物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空间分布模拟结果, 为城市大气污染源的管理和时空模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可视化分析环境。模拟结果表明:2000年福州市区工业路附近区域与福新路附近区域出现SO2高浓度;湖东路、八一七路、福新路、六一北路围成区域出现NOx高浓度,为机动车污染严重的区域。污染物浓度分布与污染源的空间分布和排放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以2005年严重影响我国的登陆台风Haitang为研究对象,在用MM5模式成功模拟台风登陆前后路径、强度、降水以及结构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地形敏感性试验,分析了地形对台风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台风在经过台湾及其后在福建登陆期间的异常路径是地形诱生低压发生发展的结果;在降水强度上东部沿海特殊地形对台风北侧东南气流的辐合抬升使得暴雨增幅度1倍以上;地形对台风强度也有一定影响,约为4~5hPa。通过对有无地形影响时台风结构的比较发现地形影响主要在低层,使得高度场分裂两个中心,低层台风主体受山脉阻挡在位置上落后于高层。分析还发现台风登陆前夕移动方向西侧相当位温向西倾斜也可能与地形有关。  相似文献   
3.
利用汉江上游地区汉中、安康和商洛三市1960—2009年28个地面气象观测站观测资料,分析该区域雷暴的时空分布等特征,结果表明: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雷暴总体发生频率呈逐年减少趋势,并呈现出明显的震荡周期;一年内55%雷暴发生在7、8月,春季明显多于秋季;区内雷暴以热对流伴随雷暴为主,77%的雷暴出现在午后至前半夜;雷暴总体呈现三高三低准东西方向交错分布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4.
根据E-601B型蒸发器人工测定蒸发量近10年的工作经验,分析了在实际工作巾引起蒸发量常见误差的原因、观测中的注意事项,对获取真实、准确、连续的蒸发量数据具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E-601B型蒸发器人工测定蒸发量近10年的工作经验,分析了在实际工作中引起蒸发量常见误差的原因、观测中的注意事项,对获取真实、准确、连续的蒸发量数据具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应用常规气象资料对2017年安康市华西秋雨的天气特征和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7年安康市秋雨具有开始时间早、持续时间长、降水强度大、总降水量大等特点,为1961年以来仅次于1964年的强华西秋雨;乌拉尔山长波脊和贝加尔湖长波槽的稳定维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偏西,为2017年华西秋雨的典型大气环流场;安康市秋雨期间暴雨发生在西风带低槽东移,秦岭山脉附近对流层低层有暖式切变环流形势下,对流层低层辐合加强,上升运动明显;中到大雨发生在副高西伸,低层有切变的环流形势下,同时低层有一定的辐合上升运动。  相似文献   
7.
利用MM5模式,在MRF和Blackadar两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下,分别选用KF2、Grell和BM三种对流参数化方案对登陆浙闽两省的6个台风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及其与观测资料的比较表明:KF2方案和Grell方案在降水量较小时误差较小,BM方案在降水量较大时误差较小;对大雨以上量级的降水预报,KF2方案、Grell方案和Blackadar方案组合效果较好,而BM方案则适宜与MRF方案组合;KF2方案不适合时效较长的降水预报。在台风"卡努"的个例试验中,位涡分布特征在积分后期对不同参数化方案十分敏感,这种差异进而影响了降水预报的准确性,同时暴雨中心潜热加热的时间演变总体特征表现为暴雨中心凝结潜热加热随时间积分有明显变化。因此,在预报和模拟中应根据预报和研究对象的特点来选择对流参数化方案。  相似文献   
8.
利用常规天气图和物理量资料以及雷达资料对2005-07-06—10安康出现的一次连续性暴雨过程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是在稳定的天气形势下,副高西北侧的西南急流与贝湖低涡不断分裂的冷空气在安康相遇,700 hPa低涡、850 hPa切变线少动而形成的。持久而强劲的低空偏南急流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能量条件。高空辐散、低层辐合的散度场配置及垂直运动是强降水维持的重要因素。上升运动持久且深厚,是这次暴雨过程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暴雨区与水汽辐合中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多普勒雷达反射率图和径向速度图对短时强降水及暴雨中心预报、影响系统的形成发展有很好的监控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环流形势、影响系统、大气层结和基本物理量场特征等方面,对2005-06-17—22榆林市大范围高温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发现:西部型青藏高压的持续加强为高温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河套暖高压稳定少动是形成高温天气的直接影响系统;前期干旱、持续的低水汽输送、稳定的层结以及近地层逆温共同作用导致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10.
利用侯马市1960年~2003年太阳总辐射资料,对其变化趋势和突变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候马市年和四季的太阳总辐射都呈现下降趋势;年太阳总辐射的减少主要是由夏季和冬季太阳总辐射的减少引起的;通过采用M—K方法对年和四季总辐射序列的检测得知,各个序列都存在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