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海洋学   8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于2011年2~12月,在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海域设置6个采样站位,每逢双月份调查1次,研究该海域浮游植物密度及优势种的时空变化.调查共获得浮游植物87种,以硅藻种类最多.浮游植物密度呈周年双峰变化,分别在4月和8月成峰,4月峰值最大,水样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1.59×104cells/dm3,网样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2.71×106cells/m3,8月峰次之,水样浮游植物的平均密度为1.28×104cells/dm3,网样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7.38×105cells/m3;浮游植物密度在2月和4月,北高南低,6月和8月中部高,外围较低,10月和12月南部高北部低.2月和4月,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为第一优势种,6月和12月虹彩圆筛藻(Coscinodiscus oculus-iridis)为第一优势种,8~10月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jonesianus)为第一优势种,枯水期(2月)铁氏束毛藻(Trichodesmium thiebautii)在局部海域形成优势.  相似文献   
2.
运用多元统计方法识别浙北海域两个典型港湾的水质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北海域两个典型港湾,杭州湾与象山港的水体污染状况日趋严重。本文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对分析了研究海域水体的物理及生物地球化学要素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根据物理及生物地球化学特性,层次聚类分析可将研究海域划分为两个不同的子区域;主成分分析分别在杭州湾和象山港识别出3个潜在的污染源,且陆源径流的输入、沿岸工业排污以及自然演化过程为主要源头。因此,研究海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刻不容缓,应该立即采取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对杭州湾及其沿岸各县(区)的工业、生活、农业、畜禽养殖和海水养殖等污染负荷及贡献率进行了系统、定量的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杭州湾各污染源中,工业污染负荷和贡献率最大,其次为畜禽养殖污染,同时生活和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亦不容忽视;杭州湾周边12个县(区)中,萧山、绍兴的污染负荷和贡献率相对最大;加强萧山和绍兴等区域的污染负荷控制,尤其是来源于工业和农业面源排放的CODcr和畜禽养殖排放的BOD5以及农业面源和畜禽养殖排放的总氮及总磷等,对杭州湾污染源和污染物的削减以及海域环境的改善等都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长江口岛沙数量、分布及其演替等变化情况的了解和掌握,根据海岛及海岸线等相关定义,并结合长江口实际,对长江口海岛进行界定与分类研究。从而为长江口以及上海、江苏的海岛开发与管理提供依据。分析研究表明:长江口岛沙现共有25个,其中海岛共9个,低潮高地16个;除情侣礁外,其他24个均为面积大于500m2的海岛;海岛岸线类型中,除东风东沙和情侣礁仍为原始岸线外,其他7个岛屿的岸线均出现了人工海岸类型;由于人为因素,永隆沙、兴隆沙、黄瓜主沙和青草北沙、青草南沙及青草沙目前已消失;与20世纪90年代初相比,虽也无新形成的岛沙,但近20年来长江口岛沙一直都处于动态演变中。  相似文献   
5.
根据象山港海域2011年专项研究项目监测站,结合赤潮监控区站、趋势性监测站等50个测站,运用普通克立金方差分析法,对研究区现有海洋环境监测站位进行分析,优化后获得38个测站。再采用统计学中的T检验方法,对站位优化前后象山港海域环境监测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经统计检验,2组数据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优化后的38个监测站位所表征的监测信息量与现有50个监测站位的信息量等效,可作为今后的常规监测站位。  相似文献   
6.
象山港海洋生态环境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基于1988—2014年的监测数据,针对象山港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建立了象山港海洋生态环境评价的科学方法,结果表明:(1)根据象山港生物生态、水质、水动力、水团提出了三类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水质指标的确定综合考虑了水体中主要超标物质、长时间序列的波动及变化趋势;(2)根据东海E2断面、象山港及口门监测数据统计分析确定象山港的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的环境污染变化推荐基准年分别为1993年和1992年;结合频数分析法,象山港海域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的推荐基准值分别是0.023mg/L和0.50mg/L;(3)评价分级根据生态环境现状及分区衔接确定为3个等级,其中水质指标选择2011年25%、75%所对应的营养盐浓度值为分级依据;(4)评价结果表明,2011年象山港从口门至港底生态环境分别为好、较好、一般,2014年为好、较好、一般、差;与2011年相比2014年象山港2、4、5、7、8、9区的综合环境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2010年8月杭州湾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资料,对其沉积物含量进行分析,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两种方法对其进行评价。经过分析可知,杭州湾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平均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锌、铬、铅、铜、砷、镉、汞,铬和铅的富集程度最高。两种方法评价结果表明,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指数法对杭州湾海域的评价总体一致,大多数站位的Igeo和RI值分级彼此符合,杭州湾海域沉积物处于清洁或者低风险状态,沉积物质量状态良好。鉴于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在评价过程中只有把重金属在沉积环境中的累积程度与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相结合,才能全面地反映沉积物中污染物的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8.
根据2006~2008年夏季(7~8月)在象山港西部海域(121°37′E、29°40′N以西)进行的海洋调查资料,对该海域浅水Ⅲ型浮游生物网采集的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与分布、年际变化以及与理化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夏季共鉴定到浮游植物54种,其中硅藻类占绝对优势,为48种,并可大体分为河溪淡水性、外洋性广布种和沿岸内湾性三大生态类群,优势种主要有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danicus)、紧密角管藻(Cerataulina compacta)、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琼氏圆筛藻(Coscynodiscus jondsiarus)等。根据环境因子与种类数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透明度和化学需氧量(COD)对浮游植物种类数影响最大,其次为活性磷酸盐(PO43-P),无机氮(DIN)、盐度、水温相对较小。与历史资料相比,调查海域夏季浮游植物种类数量存在明显年际差异,且仍处于波动状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