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台湾海峡野生牙鲆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报道了2004年3月对产自台湾海峡的野生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进行人工育苗的研究结果。共获153万粒受精卵,孵出仔鱼140.8万尾,孵化率达92%,在育苗水温为20~24℃,海水盐度为26~31的条件下,经63 d培育,育出全长3.8~5.5 cm的幼鱼53.39万尾,成活率为37.9%。  相似文献   
2.
福建沿海鲚属(Coilia)鱼类现知有3种。即七丝鲚Coilia grayii(Richardson),凤鲚Coilia mystus(Linnaeus)和刀鲚Coilia ectenes (Jordan et Seale)。它们是福建沿海港湾与河口一带常见的经济鱼类之一,肉味鲜美,除鲜销外,还制成罐头,畅销国内外。有关这几种鲚鱼的形态,国内尚少报道,本文以七丝鲚和凤鲚为材料作一些补充。  相似文献   
3.
基于Weinberg-Salam理论,考虑Coulomb效应对连续态电子气体的影响,对恒星演化晚期核素12C、16O、20Ne、24Mg、28Si和56Fe在完全电离环境下的K壳层连续态自由电子俘获过程的中微子能量损失进行了讨论.根据Beaudet、Petrosian和Salpeter (BPS)的方法所得结果与我们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相对较高温度环境(如T9=0.1和T9=1.T9是以109 K为单位的温度),两种结果符合很好;而低温环境(如T9=0.01和T9=0.001)核素16O、20Ne、24Mg和28Si的中微子能量损失,BPS的结果比我们的结果高10~70倍,对核素12C甚至高出2个数量级.我们的研究可能对恒星演化晚期尤其是白矮星核坍塌到相对低温和中等密度阶段冷却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漠斑牙鲆仔、稚、幼鱼的形态发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年12月至2007年2月,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华涛水产综合养殖场,对漠斑牙鲆(Paralichthys lethostigma)仔、稚、幼鱼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描述.初孵仔鱼平均全长2.73±0.211mm.在培育水温18.1~23.0℃和盐度为33~34条件下,初孵仔鱼至孵化后7日龄为前期仔鱼,6日龄仔鱼开口;孵化后8日龄至30日龄为后期仔鱼;孵化后31日龄至45日龄为稚鱼期;孵化后46日龄进入幼鱼期.冠状幼鳍的消长、右眼的移位以及体色的左右不对称是漠斑牙鲆早期发育过程中最明显的外部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5.
日本对虾人工性腺催熟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越赳 《海洋科学》1995,19(6):13-15
我们于1990~1991年承担了农业部下达的“日本对虾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的研究”课题,并在东山县海兴水产养殖场进行日本对虾人工性腺催熟试验,连续2a均获得成功。现将实验情况报告如下。l材料与方法l月设备与条件利用3个规格为5.0m×5.5m×1.5m的水泥池作为亲虾催熟池、池上加棚盖,池面用黑布遮盖,池底四周每隔1m左右布气石一个,用于亲虾催熟过程增氧,池中间作为投饵和亲虾栖息场所,不布气石,以免充气时干扰亲虾。1.2亲虾来源和选择亲虾来源于广东惠来县沿海水深50~80m的海区。挑选无受伤、附肢…  相似文献   
6.
利用秋末至次年夏初福建省海区自然水温一般处于大菱鲆(Scophthalmusmaximus)生长最适水温范围这一条件,采用陆上工厂化养殖和海上网箱养殖二种方式,试验其养殖效果。利用海上网箱养殖方式,可以在秋末夏初自然水温处于大菱鲆最适生长范围期间,将大菱鲆鱼苗饲养至平均体质量500g/尾的商品规格。从2003年11月26日至2004年4月2日,鱼苗从平均全长11.3cm、平均体质量113.6g生长至平均全长27.1cm、平均体质量500.4g,成活率86.7%。而同一阶段,陆上水泥池的水温一般要比自然海区低1~2℃,生长速度也较慢。另外,大菱鲆对高水温有相当的耐受能力,在平均水温达27.0℃、最低25.2℃、最高达29.2℃的6月份,成活率仍可达85.9%。结果表明,在南方开展大菱鲆阶段性养殖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台湾海峡牙鲆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台湾海峡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的养殖技术。经过在室内水泥池189d的饲养,共获得平均全长32.20cm,平均体质量402.10g规格的牙鲆11.5万尾,养殖成活率达96%。养殖结果表明,台湾海峡牙鲆的生长速度快于黄、渤海牙鲆;水温与牙鲆的生长关系密切,台湾海峡牙鲆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8~27℃左右;饲料中添加适量中草药对提高牙鲆的成活率有较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8.
台湾海峡野生牙鲆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年12月至2004年5月对台湾海峡的野生牙鲆进行了亲鱼的驯养、促熟产卵及人工育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活的鲻鱼苗可用于牙鲆亲鱼的诱食;当水温达到16.2~19.5℃时,牙鲆可自然产卵,产卵盛期为3月中旬至4月上旬.4月份受精率高达86%.在驯养过程中亲鱼未发生死亡.本实验共用受精卵约153万粒,孵出仔鱼140.8万尾,孵化率达92%.经63d培育,育出全长3.8~5.5cm幼鱼53.4万尾,成活率37.9%.育苗水温为20~24℃,海水盐度为26~3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