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吴清  冯嘉晓  邵娜 《地理科学》2021,41(3):428-436
运用DEA模型、MI指数及GIS空间分析等方法,探究2012—2016年中国残疾人扶贫效率的时空演化特征与类型,分析残疾人扶贫模式及优化路径,结果显示:① 2012—2016年,全国残疾人扶贫效率整体处于中上等水平,残疾人扶贫高效率区由粤桂两地、环渤海区向东南沿海、京津冀地区以及中部省市转化,扶贫中等效率区分布形态由“小聚集”向“大分散”转变。② 产出变化率空间分布不均,大部分省市实现了脱贫人数较大增长,培训残疾人数变化分布明显,区域聚集性显著。项目贷款扶持贫困残疾人变化差异性大,东高西低,且中等水平数量较多;危房改造项目受益贫困残疾人变化的差异性较为平均,部分聚集性明显。③ 扶贫效率类型差异较大,青、赣、黑为潜力型,扶贫效率偏低,边际递减;闽、琼、宁、沪、蒙、滇、藏、贵、陕、豫、新为朝阳型,扶贫效率偏低,边际递增;湘、川、浙、皖、渝、鄂、甘、辽、吉、粤、京、津、冀为黄金型,扶贫效率较高,边际递增;苏、鲁、桂、晋为夕阳型,扶贫效率较高,边际递减。④ “造血式”扶贫与“输血式”扶贫对残疾人实际脱贫均有正向作用,其中“造血式”的扶贫方式与实际脱贫的密切度更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