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3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本文以台湾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为研究个案,探讨商品作物全球化的趋势下农业区域的新意义。台湾的花卉苗木产业崛起于1960年代末期,而于1990年代后期面临生产过剩危机。缓解危机的出路,一方面是产品结构向耐储运产品(盆花与苗木类)转移,另一方面生产与贸易向大陆内需市场转移,使台湾花卉苗木业者藉先发者的生产技术与通路优势,以跨界生产网络再结构其自身,也将台湾花卉产业进一步地镶嵌在更复杂,更动态,更不确定的全球经济的竞争中,从而挑战了传统的重粮主义的农业区域及其治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微观社会学取径的经验研究,将行动者的集体行动意义与认同的建构,纳入创新氛围的理论框架中,以指出创新氛围的综效,乃是涉及认同建构的集体性的创新行动,与历史积累性,偶发性与矛盾的动态互动中,产生系统内部缝隙与外部技术的开放性接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厦门市的地方经验为例,探讨征地拆迁城市化过程的土地产权重构。相对于产权经济学派以“南海模式”为范例主张土地制度改革应根本地给与农地完全的转让权,“厦门模式”进行的是对现存征地城市化制度的“修补”,在地方政策界定被征地农村享有城市建设用地使用权,即所谓的“农村预留发展用地”。“农村预留发展用地”涉及地方政府和农村间、村和村间、集体和农民间的土地资源和土地权利的分配,以农村人口数而非征地面积为基数、量化为股权、和不完全处置权的权利制度,具有沿袭农村社会平均主义和成员权的社会凝聚意义;对于已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攫取级差地租、具有实质“地主”身份的集体和农民,则在转移土地权利的同时,具有福利再分配的意义。亦即,在地方政府和农村农民之间,市场并不是“厦门模式”的主要规则。“南海模式”和“厦门模式”不同的土地权利界定方式,何者能达到资源最优配置,目前尚难定论,有待实践和理论继续开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