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莉芹  程占红 《地理研究》2019,38(5):1162-1174
以往旅游对植被影响的评价成果较多,但是旅游影响下植被景观与地理因子之间的关系报道较少。本文利用多种数量生态学方法探讨了五台山旅游开发与植被景观之间的生态关系。结果表明:① 旅游开发影响下五台山植被景观可分为单优乔木区、草本区、差级乔草区、中级乔草区、中级灌草区、良级灌草区、良级乔灌草区、优级乔灌草区、以及寺庙区、商业区或居民区9种类型。② 在除趋势对应分析中,第一轴与所有因子的相关性都较大,第二轴与旅游干扰度和海拔呈显著的负相关性。各植被景观类型的空间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关键性指标的空间格局。③ 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方法能够大大提高植被景观特征与地理因子间的相关性,并将其直观地表达于排序图中。在植被景观特征与地理因子的关系上,第一轴上的相关系数是0.858DCCA>0.828DCA,第二轴上的相关系数是0.583DCCA>0.501DCA,这说明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方法更优。  相似文献   
2.
程占红  赵蒙 《干旱区地理》2012,35(4):578-586
 物种多样性是衡量景区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计算物种的多样性指数、科属、区系、生活型和生态型特征,利用除趋势对应分析方法对五台山旅游干扰下植物多样性的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地理因子和物种多样性的作用下,各类植被景观区表现出一定的格局规律。在排序图上,以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为主的Ⅲ区、Ⅳ区和Ⅶ区位于左侧,以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为主的Ⅰ区、Ⅱ区、Ⅵ区和Ⅴ区位于中间,仅有乔木层的Ⅸ区位于右侧。坡位、海拔和旅游影响系数与DCA第一轴和第二轴的相关性均较大,说明这3个因子对植物多样性的格局有重要影响。研究结果有益于五台山景区的生态管理。  相似文献   
3.
利用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对芦芽山从事旅游业者对旅游影响程度的认知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CA第一排序轴与性别、旅游收入和受教育程度有较高的相关性,第二排序轴与违法情况、年龄的关系较为密切。这些变化趋势与DCA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但是CCA具有明显的“弓形效应“。CCA作为一种限定排序,在研究样本类型与其背景特征的关系上优于DCA,但是在描述样本类型之间的关系上,DCA则优于CCA。  相似文献   
4.
五台山景区酒店碳排放效率的典范对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占红  徐娇 《地理研究》2018,37(3):577-592
酒店碳排放效率的测算可以为其实施节能减排提供参考依据。首先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计算五台山景区28家酒店的碳排放效率,其次,采用典范对应分析方法分析酒店碳排放效率与关键性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 9家酒店技术效率完全有效,15家酒店纯技术效率有效,9家酒店规模效率有效。② 基于碳排放效率的差异,所有酒店可以分为碳排放效率完全型、碳排放效率较高型、纯技术效率最低型和规模效率最低型4类。③ 在典范对应分析图中,从第四象限到第一象限、第二象限,酒店类型依次由第Ⅰ组逐步向第Ⅱ组、第Ⅳ组、第Ⅲ组过渡,在此递变期间,酒店的碳排放效率不断降低。④ 利用典范对应分析的结果表达了关键性指标对酒店碳排放效率的制约作用,并识别了限制因素,为提升酒店碳排放效率指明了路径。  相似文献   
5.
五台山风景区人为干扰下湿地植物物种的生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湿地植物的科属和区系特征以及生活型和生态型的角度,研究了五台山风景区人为干扰下不同群落类型区植物种的生态特性。结果表明,①人为干扰强烈的区域,其植物属数和种数明显小于人为干扰少的区域;豆科(Leguminosae)、唇形科(Lamiaceae)、菊科(Asteraceae)、蓼科(Polygonaceae)和禾本科(Poaceae)植物种类出现的频率最高,属于忍耐性的植物种类;单型科、单型属和单型种出现的频率也较高。②就物种的区系对人为干扰的生态响应而言,温带成分具有广泛分布的态势,而世界分布和热带分布的植物种类贫乏。随着人为干扰程度的加剧,物种区系成分趋于单一。③除牡蒿群落(Comm.Artemisia japonica)区外,随着人为干扰程度的加剧,一年生植物的比例在明显增加,地上芽植物的比例在明显减少。④随着人为干扰程度的加剧,湿生植物的比例不断增加,而旱生植物、中旱生植物、旱中生植物和中生植物的比例都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6.
基于DCCA方法的旅游从业者对旅游影响认知水平的排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旅游社区,旅游从业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研究他们对旅游影响的认知水平与其背景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有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利用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etrended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DCCA)对芦芽山旅游从业者对旅游影响程度的认知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CCA第一排序轴与性别、旅游收入和受教育程度有较高的相关性,而第二排序轴与违法情况、性别的关系较为密切。这些变化趋势与DCA分析结果基本一致。DCCA作为一种限定排序,在研究样本类型与其背景特征的关系上优于DCA,但是在描述样本类型之间的关系上,则DCA优于DCCA。  相似文献   
7.
从事旅游业者对旅游影响认知水平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芦芽山自然保护区为例,采用TWINSPAN和DCA对从事旅游业者对旅游影响程度的认知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1)TWINSPAN是一种较好的数量分类方法,将32个样本分为成熟积极型、非成熟积极型、退却型和冷漠型4组; (2)DCA第一轴主要反映了样本的性别和收入特征,第二轴反映了样本的受教育程度; (3)优势因子的分布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样本类型的分布格局; (4)TWINSPAN分类的结果与DCA排序的结果基本一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它们都客观地反映出从事旅游业者对旅游影响认知水平的生态关系。  相似文献   
8.
芦芽山旅游开发对不同植被层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2个物种多样性指数,研究了芦芽山旅游开发对不同植被层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乔木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在旅游干扰很少的地方都达到最大值,在干扰严重的地方,也相对较大,在中度干扰的地方,则相对较低。均匀度随着旅游干扰的减小而趋于减小。乔木的多样性与地理因子间的相关性很小,仅有1对因子呈显著相关。(2)灌木的丰富度和均匀度,在旅游中度干扰的地方都最大,在干扰很少的地方次之,在干扰严重的地方其值都最小。多样性则随着旅游干扰的减小而趋于增大。灌木多样性与地理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较大,有10对因子显著相关。这说明地理因子对灌木多样性影响的作用开始增大。(3)在旅游干扰最大的地方,草本的均匀度和多样性最大,而丰富度相对也较大。在中度干扰的地方,草本的丰富度最大,多样性居中,均匀度最小。在干扰很少的地方,草本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最小,均匀度居中。草本多样性与地理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最大,有23对因子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这说明地理因子对草本多样性影响的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9.
不同距离带上旅游植被景观的特征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占红  张金屯 《山地学报》2003,21(6):647-652
以芦芽山自然保护区为例,采用4个指标,对不同距离带上旅游植被景观的特征差异进行了研究,利用DCA排序的结果来表达它们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在海拔2020m~2150m地段各指标变化复杂。在海拔2150m以上地段,不同距离带上景观重要值表现出远距离>中距离>近距离;物种多样性信息指数是中距离>远距离>近距离;阴生种比值大致为中距离<近距离和远距离;旅游影响系数是近距离>中距离>远距离的格局。距游径的水平距离关系随着旅游活动的分布规律,是导致旅游植被景观特征差异的关键因素。DCA排序能够有效揭示旅游与植被景观的关系,在简化的空间中深刻地表达出它们复杂的演化机制,是一种较好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芦芽山生态旅游资源及生态旅游区划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生态旅游结合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赋予了新的机遇,但同时又使它面临着严峻挑战。加强旅游规划分区研究非常必要。芦芽山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地貌形态多样,生物资源异常丰富,气候、植被--土壤呈明显垂直变化。结合其旅游资源,我们对其分区如下;河谷和沟谷农田乡村区--接近自然的生态旅游;落叶阔叶林区--亲近自然的生态旅游;针阔叶混交林枢--返回自然的生态旅游;寒温性针叶林和亚高山灌丛草甸区--回归大自然的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