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质学   6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钻井、岩心样品等分析资料,对川南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页岩气成藏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该区上二叠统龙潭组页岩主要形成于海陆过渡沉积相,页岩厚度较大(20~120m),富含有机质,有机质丰度高(TOC为0.85%~35.7%,平均7.51%),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Ⅲ型,热演化程度达高一过成熟(Ro为1.95%~2.4%,平均2.22%),利于干气生成;页岩富含脆性矿物和黏土,微米级孔隙比较发育,利于吸附气赋存。与成功勘探开发页岩气的北美页岩相比,川南地区龙潭组页岩有利于干气的生成及赋存,综合分析提出了泸州—自贡—宜宾、女基井—潼南—高科井2个区块为页岩气富集有利区。  相似文献   
2.
李芳  吴凤平  陈柳鑫  许霞  赵越 《地理科学》2021,41(4):728-736
基于公平合理利用视角,将多准则决策模型与破产理论相结合探讨跨境水资源分配问题。通过梳理国际水法,设计了跨境流域水资源公平合理分配的指标体系,采用投影法解决这一多准则决策问题,并依此加权调整流域国用水需求。在加权调整用水需求和考虑议价能力的基础上,基于破产博弈模型探讨跨境流域水资源分配问题,以提高分配方案的公平合理性和可接受性。最后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水资源分配为例进行研究,得到了澜沧江-湄公河旱季的水资源分配方案,并分析了需求加权调整系数对各流域国水资源分配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了分配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4.
安家岭井工矿一号井田地质构造中等复杂区;矿床充水直接充水水源为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煤系砂岩裂隙水、老窑水、构造水(通过断层和陷落柱),间接充水水源为奥灰岩溶水.根据煤层底板突水系数计算,井田内4#、9#煤及大部分11#煤可进行带压开采,11#煤白家辛窑向斜轴部开采前要进行疏排降压工作.  相似文献   
5.
张立功  许霞 《干旱气象》2002,20(2):41-42,44
引 言  光驱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 ,也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驱动器 ,因此了解和掌握光驱的基本原理、日常维护及故障排除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光驱基本原理、日常维护及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结合实例进行详细的分析判断 ,为提高工作效率 ,延长光驱使用寿命提供简便可行的解决办法。1 光驱的基本原理  光驱由机械部件、电子部件和光学部件 3类部件组成 ,它通过机械部件驱动 ,扫描头扫描光盘 ,读取光盘信息 ,实现系统安装、信息存储、信息读取等功能。2 光驱的日常维护2 .1 光驱的出盒与入盒2 .1 .1 放入光盘时 ,尽量将…  相似文献   
6.
谭婷  许霞  刘慧  张敏 《陕西气象》2019,(1):53-58
从气象部门发展战略及业务人员工作规范等内容出发,分析得出基层综合气象业务人员知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等科学方法确定各项评价指标权重,从而建立基层综合气象业务人员知识能力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实例验证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表明所建立的基层综合气象业务人员知识能力评价模型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射阳高空气象观测站采集的球炸后探空仪下降过程中的感应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探空仪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同气压层温度差是由摩擦增温、滞后误差、仪器故障、温度空间变化、温度时间变化等原因造成,并就采集的下降资料因仪器快速下降造成的摩擦增温误差、滞后误差测算方法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一些获取球炸后探空仪下降过程中周边环境准确气象资料的途径和努力方向,提出了高空观测球炸后继续观测和使用降落伞减缓下降速度的建议,以利获取更多的气象资料。  相似文献   
8.
许霞  陈存根 《气象科技》2016,44(6):889-895
分析了射阳高空观测站2014年全年探测资料,发现因为水分影响导致温度测量数据失真是比较普遍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当温度元件在高湿区吸附了水分进入低湿区时,元件会因水分蒸发带走潜热使温度测值低于环境实际温度。由于空中环境温度、水分分布、水分相态等情况的不同,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失真记录,对此我们选择部分实例进行分析,同时进行了测试检验,并就这些失真数据对使用者可能造成的一些影响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9.
祁连山及周边地区降水与地形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利用祁连山区及其周围(90°~104°E,32°~42°N)1960—2004年55个气象站点白天08:00—20:00时、夜间20:00—08:00时和全天20:00—20:00时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不同降水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海拔的关系,得出了不同降雨强度以及不同季节最大降水总量出现的海拔.小雨日数与海拔较为密切,呈线性增长;中雨以上与坡向、地理位置有关,在海拔4850m附近降雨日数最多为143d.降雨日数和总量在海拔3700m左右达最大峰值,而在海拔2700m附近为次大峰值.进一步利用干湿年资料诊断分析出祁连山区最大降水高度的出现除了受地面海拔的影响外,很可能与高低空两个最大相对湿度中心及相应较强的冷空气活动中心出现高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作物产量与气象条件关系时通常将实际产量分解为趋势产量、气象产量和随机产量三部分。亦即:Y_i=Y_t Y(?) Y_ε……(1)。式中Y_i为实产,Y_t为趋势产量,Y_w为气象产量,Y_ε为随机误差,这种处理方法在农业技术措施波动不大时是可行的。但实际上农业技术的改进并非如产量趋势,曲线那样平滑地上升或下降。每年产量的离差值都是由气象因素Y_w和农业技术因素Ya的共同作用结果,其数学通式应为:Y_i=Y_t Y_a Y_w Y_ε……(2)。农作物的产量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诸如:天气、地力、人为栽培措施、品种特性,具有重大的技术变革,严重的自然灾害等的影响。应用权重系数法预测产量效果较好,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