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9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巡察"利剑"再出鞘!从2018年5月中旬开始,广西国土资源厅党组启动新一轮政治巡察,组成2个巡察组分别对来宾市国土资源局和梧州市国土资源局党组进行巡察。6月12日,广西国土资源厅党组巡察组巡察厅土地整理中心工作动员会在南宁召开,巡察组正式进驻该单位开展为期15天的巡察工作。6月13日,广西国土资源厅党组巡察组巡察贺州市国土资源局党组工作动员会在贺州市召开,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东莞市城市现状路网调查与建库项目的背景及项目内容,剖析了项目采用的技术路线和工作步骤,最后对项目成果的精度的分析结果表明,成果精度能够满足城乡规划的使用需要。  相似文献   
3.
中小城市实施电子报批的总体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报批是规划管理部门实施信息化办公的一个重要方向和趋势,能够极大地提高规划管理部门办案的规范性、科学性、严密性和高效性。本文提出了中小城市实施电子报批的总体方案,并对系统建设的框架、功能、建设策略、实施模式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提出的策略和技术思路对中小城市实施电子报批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湘西沃溪钨锑金矿床成矿的独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沃溪钨锑金矿床位于NE向雪峰弧形构造带向北西凸出的转折部位东段,赋存于新元古界板溪群马底驿组紫红色板岩中,产在沃溪近EW向低角度拆离断层下盘沿层发育的层间剪切断裂系统,以层间石英脉型矿体为主,矿化作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分带性和规律性.矿体沿倾向延深大于走向延长数倍至10余倍,并普遍存在侧伏延伸的规律.杂多酸络合物作为W,Sb,Au成矿组合的共同载体,使它们共同进入热液地球化学迁移,并生成钨锑金共生组合的金矿床,成为重要的成矿地球化学机制.  相似文献   
5.
湘西北锰矿资源丰富,主要为赋存于南华系大唐坡组下段黑色页岩中。通过对烂泥田锰矿床研究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为深源富锰热液及古陆等多种来源,锰以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形式沉淀,菱锰矿的生成与藻类活动密切相关,属于化学-生物化学沉积成因矿床。湘西北地区南华系内自下而上构成钼钒矿→磷矿→锰矿→铅锌矿组成的矿床组合成矿系列,可进行综合找矿、综合评价、扩大矿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湘西地区脉状钨锑金矿床矿体严格受构造控制,并普遍具有沿倾向发育较深、侧伏和板柱状赋存的规律。文章阐述了矿体侧伏的控制因素,并以沃溪金矿和泥潭冲金矿为例,分析了褶皱和断裂控制的板柱状矿床(体)的构造特点,总结了矿体板柱状赋存的成因以及矿体侧伏和板柱状赋存的规律,认为应该利用矿体的侧伏和板柱状赋存的规律指导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7.
"遥感、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集成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数据获取来源,为城乡规划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本文以东莞市为例,总结了东莞市城乡规划信息化与新技术应用的发展历程,结合新技术的应用时代背景,揭示了存在的问题,并为探索基于"遥感、大数据、互联网+城乡规划"的"智慧规划"创新模式提出了建议,为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城市品质提供技术基础,同时为中小城市的规划信息化及新技术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LiDAR具有探测地表垂向结构的能力,目前还无法被其他遥感源所取代。本文提出通过变换点云提取LiDAR纹理特征,利用支持向量机(SVM)进行训练和分类,并与基于神经网络的分类方法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SVM能在训练精度和推广能力之间取得折中,可有效地避免LiDAR地物分类证据不完备引起的过拟合问题,适合于LiDAR地物分类。  相似文献   
9.
首先对东莞市的特殊市情及管线动态更新工作中的难点进行了分析,进而从法律制度、部门章程、联动机制、数据标准及数据共享等5个方面提出了地下管线动态更新机制建设的若干对策,并结合东莞实际给出了配套的实施措施,确保更新机制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就业与居住空间关系是城市规划与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已有研究主要基于传统宏观模型对就业—居住空间结构进行现状分析或对城市理论进行实证研究,在微观尺度的机制探讨与过程模拟方面较为缺乏。本文基于多智能体自下而上的建模思想,提出基于就业市场的人口居住区位选择模型(Labor Market Based Model of Residential Location-LMBMRL)。以典型的快速工业化地区—东莞市主城区为实验区,通过多情景模拟对就业与居住空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机制探讨与过程分析。模拟结果充分反映了就业选择对人口居住区位决策的影响,定量评估了住房与交通对职住空间均衡性与职住分离的影响规律。当住房成本提高时,城市职住均衡性降低;当交通可达性提高时,城市空间结构可能出现较为显著的职住分离现象。最后通过多情景模拟揭示不同行业劳动人口群体的就业—居住空间特征与组织模式。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刻理解城市就业—居住空间互动关系及其内部因果,能够为城市规划与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