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1.
休闲行为的产生条件一直受到国内外地理学者的重视,邻里建成环境作为结构性制约因素,在休闲行为研究的交叉学科中开始受到重视,但是关注其对休闲行为影响的时间差异的研究严重不足;此外相关研究多从是否产生休闲行为或活动量的角度去验证,缺乏建成环境对休闲空间特征影响的衡量。基于时间地理学理论,以广州市为案例地,结合居民的出行活动日志调查与人口普查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建筑POI普查数据,探讨居民休闲行为时空特征及居住地的邻里建成环境对其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作日,居民外出型休闲活动时间呈现出高度集中特征,高度集中于12:00~14:00,活动集聚的时空区域是12:00~14:00、4 km内;休息日,居民外出型休闲活动时间集聚的集中性减弱,活动持续时间增长;活动集聚的时空区域是9:00~20:00、1 km内。邻里建成环境的不同维度指标对休闲活动距离的作用时段与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工作日上午并无影响显著的因素;中午,休闲距离主要受到道路交叉口数量和商业中心可达性的负向影响;下午,休闲距离受到道路交叉口数量先负向后正向的影响。休息日上午,休闲距离主要受开敞空间用地比例的负向影响;中午,受开敞空间用地比例、公交站点数和到最近开敞空间距离的负向影响,土地利用混合度则是呈现先正向后负向的影响;下午,受道路交叉口数量和公交站点数的负向影响、休闲设施数量的正向影响。从作用机制来看,休息日是休闲机会和时间成本作用占主导,工作日是休闲环境作用占主导。  相似文献   
2.
世界视野下的中国民众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幸福感的客观影响因素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在分析世界民众主观幸福感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中国民众主观幸福感的情况及其在世界的位置,并进行解释。总体上,调查范围内的世界各国民众处于比较幸福的状态,且多数国家民众主观幸福感在上升,幸福感分布具有一定区域差异并与经济水平等存在一定的关系。中国民众主观幸福感处于世界中等偏上水平,衡量的影响因素中人均收入和政府治理水平处于低水平,就业率在世界中处于比较高的水平。1990年到2007年的调查中中国民众幸福感有所下降,本文以相对剥夺理论解释中国人均收入在低生活水平条件下显著增长但是幸福感却下降的现象,此外,失业率增高,政府治理水平放慢也影响中国民众幸福感的提升。未来中国应提升民众收入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平、促进就业和提升政府治理质量来促进民众的幸福感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幸福感的客观影响因素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在分析世界民众主观幸福感概 况的基础上,分析中国民众主观幸福感的情况及其在世界的位置,并进行解释。总体上,调查范围 内的世界各国民众处于比较幸福的状态,且多数国家民众主观幸福感在上升,幸福感分布具有一 定区域差异并与经济水平等存在一定的关系。中国民众主观幸福感处于世界中等偏上水平,衡量 的影响因素中人均收入和政府治理水平处于低水平,就业率在世界中处于比较高的水平。1990 年 到2007 年的调查中中国民众幸福感有所下降,本文以相对剥夺理论解释中国人均收入在低生活 水平条件下显著增长但是幸福感却下降的现象,此外,失业率增高,政府治理水平放慢也影响中国 民众幸福感的提升。未来中国应提升民众收入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平、促进就业和提升政府治理质 量来促进民众的幸福感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以广州市统计局提供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作为人口统计数据源,以天河区卫生局提供的社区医疗机构数据作为社区医疗服务研究数据源,以广州市天河区作为研究案例,总结出社区医疗服务存在政府供给、单位制供给、集体经济供给、社会力量供给4种模式。各供给模式均具有受卫生局领导、政府部门监管和作为城市医疗体系的基础等一系列共性,同时在供给主体、服务对象、筹资与财务管理和人事管理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形成相互补充的多元模式共存体系,社区医疗服务的准公共物品属性、社会经济体制转型与城乡二元体制、居民的多元化需求和不同供给主体的利益诉求综合作用是多元模式共存的机制。只有充分利用多元模式供给主体、全方位协调机制要素、进行合理的制度设计,才能更好地促进社区医疗服务均等化,同时为其他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广州不同阶层城市居民日常家外休闲行为时空间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13年广州市居民活动日志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从休闲活动频次及时长、休闲活动的时间集聚、距离分布、时空分布密度和时空集聚特征等方面分析不同阶层居民休闲活动特征。研究发现:居民工作日家外活动以生存型为主,休息日以休闲型为主,高阶层居民比低阶层居民在工作日休闲活动时间长,休息日活动频次高;居民在工作日的休闲活动受生存型活动时空约束明显,各阶层在休息日的休闲活动持续时间明显增长,主要集聚于近距离;居民休闲活动大部分集中于中心城区,工作日早晚活动空间变化大于休息日;低阶层居民晚间休闲活动集聚范围明显比白天收缩,中高阶层以上居民工作日晚间休闲活动集聚范围明显比休息日收缩。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医疗设施可达性模型中端点吸引的影响因素检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引入出租车GPS数据对医疗设施端点特征指标、服务端特征指标、环境要素指标等进行检验,衡量这些指标对医疗设施端点吸引量和主要服务范围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医疗服务利用符合距离衰减规律,1.5 km内人数最多,超过1.5 km,随距离增加出行人数逐渐减少;医疗设施吸引量受医院规模、所在地区人口数量的正向影响,主要服务范围受到所在地区人口数量的负向影响,其他指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医学地理学发展趋势及当前热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从医学地理学两个主要分支——生态医学地理和保健地理领域入手,系统总结医学地理学研究内容与进展,并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结合软件平台建立医学地理学的文献数据库,对高引用文献、高频词汇、作者国别和所属机构进行排名和识别。结果发现,医学地理学从关注“疾病”拓展到与“健康”相关的地理问题,研究的空间尺度从全球、国家、地方到社区再到建筑内部向更广泛和更细致发展,研究手段进一步丰富,更多空间分析技术和方法被应用。研究内容热点包括人类自身发展和社会经济活动对健康的影响,保健服务的空间关系、人们的保健行为对健康的影响,邻里环境尤其是社会经济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卫生与健康公平尤其是特殊群体的医疗服务问题。医学地理研究的学者来自医学和公共卫生相关研究机构的最多,其次是地理研究机构。大量的医学地理研究主要来自于美洲、欧洲等发达国家和中国、巴西等快速发展中的国家。本文认为医学地理学未来将向更广泛层面的福祉研究发展,研究的空间尺度将一步深化和细化,并加大对网络医疗等虚拟空间的深入研究,学科融合更广泛。  相似文献   
8.
地理环境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是地理学近年来的热点话题,尽管地理学的幸福感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于幸福感如何表现为一种短暂的情感经历并与日常活动时空地理背景相联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生态瞬时评估(EMA)获取实时的幸福感,通过GPS和移动传感器收集活动地的即时环境数据,来探索日常活动地理环境与瞬时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居民瞬时幸福感体验受到活动地点即时环境的影响,适宜的温度、POI密度可以促进幸福感,而噪音、PM2.5、人口密度、POI类型和交叉路口不利于幸福感。日常活动地理环境与瞬时幸福感的关系也受到时间和空间要素的调节,相比工作日,休息日的活动地即时环境对幸福感的影响更大;而活动的离家距离会削弱建成环境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证实了日常活动地理环境与瞬时幸福感相关,并受到时空行为特征的调节,为指导中国城市的环境规划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