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19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铜陵矿集区印支-燕山期盖层形变场三维结构的实验重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野外观测和流变学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相似物理实验重塑了铜陵矿集区印支-燕山期的构造格架; 并采用“切片”与“剥层”的方法, 分解透析了矿集区盖层的这一三维变形结构. 其中, 垂直于褶皱枢纽的系列切面观察, 显示了实验模型与钻孔的剖面结构相似性; 逐层剥离分析表明, 模型各层的变形特征也与野外景观定性吻合. 通过对模型与野外现象之间平面景观和垂向结构的对比分析, 还发现此套构造格架有如下主要特征, 即: (1)三套北东向“S”型褶皱群组成了区域构造平面格局的基本框架; (2)在整体一致的统一应力场中, 不同部位、不同方位和不同层位中普遍可见不协调褶皱的分布; (3)与褶皱幅度向深部逐步衰减对应, 断裂系统的发育是由下而上逐步扩张, 且以低角度顺层滑脱断层为主体; (4)志留系层内流褶皱和劈理化高度发育的现象, 反映印支-燕山期构造层的变形效应在此层趋于中止. 这有可能暗示着志留系是该期脆-韧性变形转化的分界层次, 其下伏岩系当属另一套不同性质变形产物的事实.  相似文献   
2.
于军 《江苏地质》2001,25(1):27-32
简要介绍了地下水流面在维实体模型制作系统-GWT3D(V1.00)的实体建模技术及光线跟踪原理,对其绘图所需数据文件结构进行了必要说明,同时阐述了GWT3D的功能与特色,并给出了该软件在这地区绘制地下水流场三维实体模型的一个实用实例。GWT3D是由VisualC 6.O开发的Win32应用程序,采用Outloow98流行的动画工具条风格,能利用通和地下水流模拟软件(如Modfolw等)所提供的网格剖分及水位数据,给制近似逼真的三维地下水流形态,具有动画显示功能和TIF、BMP、GIF3种图像文件存储格式,是一个专业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计算机图像制作软件。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GTP的地下真3D集成表达的实体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建模对象、组成元素和拓扑描述三个方面对广义三棱柱(GTP)模型进行了修正和扩展。基于修正与扩展后的GTP模型,从地学、几何、拓扑三个层面对地下实体进行了提炼,抽象出8种空间构模几何元素,并将地下实体划分为点、线、面和体4类,体实体又进一步划分为简单体、复合体和复杂体,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GTP的地下真3D集成表这的实体模型(GTP—based entity model,GTP—EM);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通过构模元素之间拓扑关系的定义实现了地下实体的拓扑描述,并应用实例验证了GTP—EM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地球化学异常结构三维综合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是为了满足地球化学多维异常体系的研究而逐步展开的。应用于深部找矿预测的多维异常结构方法,从钻孔岩芯直接采样,获得了具有真三维属性的地球化学数据,研究者迫切需要在三维场景下对所获三维地球化学数据进行解读和表达。异常结构三维综合系统(3D-MDAS)是利用三维可视化和地质体三维建模技术,在MapGIS K9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获得的。本系统实现了地上、地下数据模型的一体化显示,实现了实体模型与属性模型的耦合一体化显示,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对异常结构进行空间分析,建立三维地球化学找矿模型。笔者详细阐述了三维异常结构3D综合系统的三维建模思路和技术,并用安徽马头矿区的实际应用成果给以说明。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钻孔资料为源数据,利用VTK强大的数据处理与图形显示功能,使用规则格网三棱柱模型法构造地层三维模型,实现了地层的平移、旋转、缩放、透明等多种控制操作。并实现了任意点地层分布查询、任意剖面切割、属性查询等分析功能,从而尽可能模拟现实世界,增强三维地层的真实感。最后,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验证了其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岳利群  夏青  黄勇  孟岩斌 《测绘科学》2010,35(6):120-122
在对武器装备模型的研究中,武器空间运动轨迹的研究和运动中产生的特殊效果的研究是当前重要的两个研究方向。本文研究的相关技术主要应用于某单方仿真推演系统,以飞机、导弹、炮弹等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武器装备的空间运动轨迹建模,建立了参数可变的轨迹解算方程,并且在三维可视化环境下模拟了其运动轨迹,同时利用粒子系统的方法模拟了飞机运动时产生的特殊效果。最终建立一个多视点、多角度、多层次观察武器运动仿真进度的可视化平台。  相似文献   
7.
沪苏通长江大桥从建设至开通运营期间,积累了大量的监测数据、设计图纸等资料,如何利用BIM技术将这些数据信息与沪苏通长江大桥实体三维模型相关联,从而进行可视化展示及分析,是目前工程运营管理中亟须解决的问题。在监测数据可视化研究中,大多数都依赖于特定的三维软件,难以满足多用户、无插件、跨平台的使用需求,在铁路工程项目跨专业应用中的共享性较差。本文基于Cesium平台,采用Echarts、WebGL技术,针对沪苏通长江大桥主航道变形监测数据可视化需求分析,实现了沪苏通长江大桥主航道三维实体模型的搭建、监测点布设展示、交互式监测点变形信息查询等功能,为运营管理及工程人员提供了大桥实体监测点变形数据查询,能更加高效地对监测点变形规律进行分析,同时也能帮助决策者直观快速地了解大桥整体健康监测情况。  相似文献   
8.
三维地质建模和可视化概念最早是由加拿大Houlding在1993年提出的。三维地质建模是指采用适当的数据结构在计算机中建立能反映地质构造的形态和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地质体物理、化学属性空间分布等地质特征的数学模型。Minexplorer软件集高效快捷、地质分析自动化、二维GIS制图与三维可视化为一体,能对原始勘探资料和地质编录成果数字化,有效管理、分析地质勘探多元数据,可构建理想的三维勘探辅助决策模型,科学计算矿床资源储量、实现储量动态管理和计算机辅助制图。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当前的几种3维建模方法,重点针对海量3维实体模型的管理与显示问题,基于Skyline 3维软件平台,紧密结合2维GIS中成熟的空间数据管理能力和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最终在上海市警用3维地理信息系统中进行展现,流畅快速地加载数以万计的海量3维实体模型,并提供新颖的琴健式展示效果.同时研究成果展...  相似文献   
10.
三维符号构成及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敏  刘宁  丛凤波 《海洋测绘》2006,26(2):45-48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二维平面电子地图正在向直观、形象的三维电子地图方向过渡,而原来的二维地图符号已难以满足三维场景逼真性的要求,它必然要求与之配套的三维符号理论和技术的产生。由于三维符号如何构成及怎样标注尚无标准可遵循,在对三维符号的构成、分类及建模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实体模型符号的两种建模方法,实验表明它们切实可行,能较好地表达三维实体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