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4篇
  免费   706篇
  国内免费   1259篇
测绘学   261篇
大气科学   316篇
地球物理   834篇
地质学   2376篇
海洋学   636篇
天文学   50篇
综合类   212篇
自然地理   244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161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234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274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23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形地貌是岩性解译的重要信息,地形因子作为描述DEM数字曲面几何特征的定量指标参数,可用来定量化表达不同岩性所在地区地形地貌特征。本文以桂林-阳朔地区为研究区,研究地形因子数学、地质意义,建立岩性与地形因子组合间的定量关联,进而实现岩石类型划分。本文基于ASTERGDEM提取坡度、起伏度等12个地形因子,在分析各个地形因子地质意义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及方差分析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各岩性地形因子特性及其关联性,建立研究区岩性之间的定量差异;此外,利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岩性分类过程中的主导因素,确定适宜岩性分类方法以实现定量化岩性分类。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岩性、不同地形地貌的地形因子(组合)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基于因子分析得到的宏观地形复杂度指数(MTI)以及微观曲率指数(MCI)对岩石类型的分类精度达77.36%。研究表明,地形复杂度等地形因子可用于岩性分类,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可获取反映地形地貌宏观、微观特征的定量指标,且岩性分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在2017年秋冬季组织实施的2个绿潮种源调查航次,研究苏北浅滩紫菜养殖区沉积物中的大型绿藻微观繁殖体的垂直分布和物种多样性。对沉积物中的微观繁殖体的定量实验结果表明:表层泥样中绿藻微观繁殖体的丰度最高,随着深度的增加迅速降低。在9月份表层沉积物中丰度为9±2ind./g,而在11月份表层丰度达到98±25ind./g;与9月份相比, 11月份浅滩沉积物中绿藻繁殖体数量呈现出显著升高的趋势。通过对51个绿藻样品的分子鉴定发现:沉积物中存在石莼属(Ulva)、尾孢藻属(Urospora)、盘苔属(Blidingia)等大型绿藻的微观繁殖体;数量占优是石莼属繁殖体,主要包括曲浒苔(Ulva flexuosa)、浒苔(Ulva prolifera)、扁浒苔(Ulva compressa)、缘管浒苔(Ulva linza);其中曲浒苔占据的比例最高,在9和11月份分别达到80.94%和73.33%。在2个调查航次中,都从沉积物中发现了绿潮浒苔的微观繁殖体,这些微观繁殖体是绿潮浒苔在苏北浅滩种源维持的重要方式和关键阶段,也构成了黄海浒苔绿潮连年暴发的"种子库"。  相似文献   
3.
杭州湾中部实测波浪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杭州湾中部一年实测波浪资料,分析该地区的波参数统计变化特性,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出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式,并统计分析了频谱特性。结果表明:杭州湾中部以小浪和轻浪为主,在各月分布较为均匀,年平均周期为2.97 s;最大一次波浪过程为冷空气影响所致,影响强度大于台风莫拉克;常浪向分布在东北至东南向,其中又以小浪出现较多,对应的波周期以2~4 s为主;强浪向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北方向,对应的波周期主要分布在3~5 s;多数特征波参数之间相关关系较好;由谱分析得知风浪占多数,且以单峰为主。研究结果可为相关工程和理论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2015年以来,秦皇岛近岸海域暴发了绿潮,对北戴河旅游区的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绿藻微观繁殖体在绿潮的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主要包括孢子、配子、幼苗和营养片段。绿藻微观繁殖体作为绿潮的“种源”,其分布规律可以反映绿潮的“藻源”位置。本研究于2016年4-9月和2017年1月对秦皇岛近岸海域绿藻微观繁殖体的调查,探究了其分布规律以及生物量变化。结果显示,绿藻微观繁殖体主要分布在近岸海域,由近岸向远岸海域逐渐降低。绿藻微观繁殖体的数量在7、8月份最高,在冬季最低。受绿潮影响严重的海域微观繁殖体数量高于其它海域。秦皇岛近岸海域的绿藻微观繁殖体为该海域绿潮的种源,其分布规律表明秦皇岛近岸海域绿潮起源于本地。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南海资源的特点及开发利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海我国可管辖的海域面积近200万km^2,具有丰富的生物,油气,矿产等资源,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支持和保障因素,具有海域面积大,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未来开发潜力大等特点,应从强化“寸海寸金”的海洋国土意识出发,通过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强有力的海上统一执法队伍,按照统一规划,相对集中,由远及近的原则实施重点区域开发战略,全面提升南海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和效益。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活动星系核 ,特别是blazar天体的研究现状 ,对blazar天体的多波段与多波段能谱特性研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评述。主要的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一 )γ噪blazar天体的短时标光变研究 ,通过对 1 6个γ噪blazar天体 (其中包括全部已证认和观测到VHEγ射线爆发的可能甚高能γ射线源 )自 1 998年的光学观测及光变分析研究表明 ,短时标光变 (小时量级 )是GeVγ噪blazar天体的普遍特性 ,光变幅度通常可达 0 .6mag/h ,对PKS 1 51 0 -0 89类星体的观测发现在一个小时内对象变暗 2个星等 ,对如此激烈的光变变暗目前的理论还不能很好的解释 ,但它同样反映了辐射区域的内部结构 ;而对TBLs的监测表明 ,其光学波段的短时标光变没有其他对象激烈 ,出现的频度和振幅变化都较小 ;(二 )在研究γ噪blazar天体光变时 ,研究了寄主星系对光变的影响 ,得到了 1ES 2 3 44 + 51 4的光变与PSF的FWHM的关联 ,表明随着大气视宁度的下降 (即FWHM变大 ) ,对象变暗 ,即由于寄主星系的影响从而导致假光变的产生 ;(三 )引进两个多波段复合谱指数 ,αxox=αox-αx 及αoro=αor-αo。对样本的统计研究表明 ,RBLs是能谱特性界于XBLs和OVVs之间的一类中间态 ,所得结果支持了Sambrunaetal.( 1 996)大样本多波段能谱分布特性的统计研  相似文献   
7.
8.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degree of returning-to-zero of temperatures of deformed calcite, a series of rock-breaking experiments were designed to test calcite-rich limestone samples under fixed confining pressures and different temperatures. The consolidated deformed samples in their initial state were observed under a microscope and the microscopic indicators in different zero-returning states were put forward, thus providing a microscopic foundation for evaluation of reliability of dating values of deformation in calcite. At last, the correction of dating values of deformation for samples whose temperature has not yet returned to zero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
曹传儒 《地质实验室》1992,8(5):283-287
我国的微型核反应堆由中国原子能科学院研制,命名为MNSR-C(Miniature Neutron Source Reaetor),已有三座MNSR—C型堆在国内外投入运营。地矿部山东省中心实验室的MNSR—C堆为我国地矿系统第一座原子核反应堆。该堆于1990年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微堆中子活化分析应用研究,中子辐照及中子应用研究已开始为国内、外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0.
通过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客观地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地区长8砂岩的微观非均质性特征,发现该区长8储层为致密型砂岩,直观地显示出长8砂岩储层具有很强的微观非均质性,砂岩的成岩作用和孔隙结构是影响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地区长8砂岩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主要原因。在低渗透砂岩中,引起砂岩产生强烈的非均质性,而这些砂岩则形成长8砂岩储层的高渗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