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针对昆明市盘龙区世博片区的环境现状和环境功能区分区,对昆明市盘龙区世博片区进行了5年环境规划设计,介绍了世博片区环境规划设计的程序和方法,完成了昆明市盘龙区世博片区环境规划设计方案,提出噪声控制、汽车尾气治理排放、油漆厂水污染物的削减、生活燃煤的替代和排烟脱硫技术的引进、世博片区周边常住人口的总量控制,是确保世博片区环境功能区——环境重点保护地区达标的主要途径和措施,并进一步探讨了当前环境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湘西地区将发展旅游业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措施,按地质地貌条件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去年11月的深秋时节,习近平总书记到地处武陵山片区中心地带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考察。他沿着狭窄山路辗转来到花垣县十八洞村,在低保户施成付家院子里和村干部、村民代表等座谈,村干部和村民说话不绕弯子,纷纷建议这里风景好,希望政府帮助改造房子、发展旅游扶贫致富。习近平说,各级党委都要重视,还要更重视。之前2013年9月3日湖南省委副书记、  相似文献   
3.
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合理布局和质量提升是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之一,将GIS技术应用于规划领域可使规划成果具更理性与可实施性。以福州市马尾区马江片区为例,基于出行人群密度、区域繁华程度、公共厕所服务半径三者间的对应关系,对马江片区公共厕所的空间布局进行分析,认为该片区现状公共厕所存在数量与质量上的双重不足。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优化算法与优化布局方案,并基于GIS技术实现可视化模拟。优化后的公共厕所共有53座,较现状的27座增加26座,符合《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规定;公共厕所服务区覆盖片区总面积的91.5%,较现状的38.8%增加52.7%,满足城市规划与未来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以佛山市“岭南天地”(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的“三旧”改造为案例,讨论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改造中城市更新概念的衍生、想象及认知局限性.尤其侧重于概念运用在历史文化名城老城核心区更新中的作用、价值及其在更新实践中的推动或限制因素.研究显示,“三旧”改造概念作为城市更新理念与佛山城市旧区改造的现实问题相互结合而衍生的“应景”产物,在运用中凝练了更新主体(地方政府)对旧区改造发展的愿望、想象和认知倾向.这使得“三旧”改造概念在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更新中的应用存在部分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三旧”改造发展模式及其想象展望也可能只是地方政府及开发商谋求城市、产业发展和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的一种手段.此外,研究显示,“三旧”改造概念只被地方政府和投资人用作组织与寻求他们各自关注点的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或技术,从本质上来说,这个概念对他们的吸引力在于与之相关联的资源,以及一种供使用、阐释、替换的语言.至于这个概念对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更新的实用性,则似乎关注不够.  相似文献   
5.
城乡生活服务需求存在多级分异,当前面向城乡多级需求差异与供给失衡问题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基于等值化理论和“以人为本”思想,提出“配置不等价—等值”的城乡生活服务等值化路径,以重庆西部片区为案例区,采用核密度估计与Densi-Graph阈值确定法识别城市核心、城乡结合部、场镇和乡村,以4类城乡空间为研究对象,基于居民需求差异构建城乡生活服务多级差异评价体系,定量描述城乡居民生活服务需求差异及生活服务短板。研究表明:重庆西部片区城乡居民对生活服务需求偏好存在多级差异,由城市核心至乡村,居民的多元需求逐步收敛;乡村居民对公共基础服务需求更为迫切,乡村偏向性的基础设施投放,能够高效推动城乡等值。城乡生活服务等值化程度较低,生活服务水平存在城乡多级梯度差距,表现为城市核心>场镇>城乡结合部>乡村,城乡两极差距为28倍;城市核心与场镇的梯度差距最大,是城乡差距的主要组成。改善乡村生产、生活环境,施行城乡差异化配置,是实现城乡等值的重要手段。本文定量描述了城乡多级需求差异与供给短板,并提出城乡等值化路径与建议,对城乡多级供需关系研究与城乡等值发展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保护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区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开展了白水江片区界碑界桩标识的设计研究.采用外业踏勘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方法对白水江片区的现状进行了详细调查;并结合外业核查资料和专题资料数据,基于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了界碑界桩标识.结果表明,在白水江片区边界范围设置界碑界桩标识,能有效限制和提示人们在各管控区的活动范围...  相似文献   
7.
胥瑞晨  逄勇  胡祉冰 《湖泊科学》2021,33(3):797-805
为了对江苏片区主要入太湖水量的原因进行定量化分析研究,基于1990-2019年的气象数据、遥感数据以及沿江引水量数据,借助Mann-Kendall趋势检验与突变检验法、Envi5.3以及Pearson系数法分别对近30年入湖水量、建筑用地、降雨量和蒸发量与引江水量进行了突变检验,并以入湖水量为因变量,对各因素间的相关性和贡献度做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入湖水量近30年来上升趋势达到了95%,城市化率、气象条件和沿江引水量都是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中人为干扰(城市化率和沿江引水量)与自然影响(气象条件)的贡献度各占50%.未来建议强化海绵城市的建设,合理科学地对沿江水资源进行调度使用,以降低城镇化率上升与外部引水增加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冷志明  唐珊 《地理学报》2014,69(6):782-796
连片特困区的贫困是特殊的区域性贫困,减贫与发展的关键在于形成区域自我发展能力。了解连片特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现状、制约因素和时空演变规律就显得十分重要。本研究基于中观的视角,将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理解为产业能力、市场能力、空间能力和软实力四个维度耦合的复杂系统,通过构建多指标综合测算方法,测算了连片特困区的典型代表武陵山片区2005、2008 和2011 年各县市的自我发展能力,并对其时空演变特征与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 武陵山片区自我发展能力整体偏低且发展不平衡;② 空间能力和软实力是制约武陵山片区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两块短板;③ 2005-2011 年间,武陵山片区自我发展能力各维度间的一致性逐渐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内部结构更为合理;④ 武陵山片区自我发展能力空间上呈“东南部相对下降,北部整体上升”的趋势,并且产业能力、市场能力、空间能力和软实力均有自身明显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9.
杨水根  王露 《地理科学》2020,40(11):1909-1920
运用协同度模型、空间ESDA、趋势面分析和面板计量回归模型,分析湖南省武陵山片区2001—2017年人口城镇化与流通产业发展协同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减贫效应。研究发现:湖南省武陵山片区人口城镇化与流通产业协同发展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水平偏低,不同板块间协同水平差异显著且有扩大倾向;具有“集聚–分散–集聚”空间循环过程,局部空间极化效应明显,形成邵阳板块的显著热点区和湘西自治州板块的显著冷点区;协同发展“东高西低”空间分布格局更趋明显,“北高南低”分布态势减弱;两者协同发展对农民收入提升、贫困减缓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进一步空间效应分解发现协同减贫的空间正外溢性显著;实施人口城镇化与流通产业发展“双轮”协同驱动战略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也是落实高质量脱贫方略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贫困分布研究以大尺度为主而缺乏对小尺度的关注和致贫因素分析忽略个体效应或背景效应的不足,基于空间贫困视角,以乌蒙山片区为研究区域、贫困村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点模式分析方法探究贫困村空间分布特征,并设计多层线性回归模型从贫困村和县域两个层面综合定量剖析贫困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 贫困村的空间聚集特征较为明显,总体分布呈现大分散小集中、散点-极核-轴带-团块并存的空间格局。② 贫困村的贫困程度受多层因素的显著影响。其中,村级影响因素为:人口密度、通路率、劳动力比例、遭受自然灾害频次、安全饮用水比例;县级影响因素为:人均地方生产总值、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植被覆盖率。③ 农村贫困来源于贫困村与县域的双重作用。因此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政府及相关部门可针对不同尺度对象有针对性地施策,合理配置扶贫资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